• 梨受精前后胚囊的变化

    许方;姚宜轩;

    梨受精前,胚囊处于4~8核期,体积较小,胚囊内无淀粉粒出现。当发育为成熟胚囊时,体积增大,胚囊内卵细胞核和中央细胞核的周围有淀粉粒密集,细胞质中也有淀粉粒分布。中央细胞中的淀粉粒比卵细胞中的大,助细胞和反足细胞中无淀粉粒。受精后,胚囊体积进一步增大,合子的核和初生胚乳核周围仍有淀粉粒存在。合子二分裂为2细胞原胚时,细胞中淀粉粒有所减少。初生胚乳核分裂为2个游离核时,淀粉粒分布在游离核的周围。受精后,一个助细胞被花粉管破坏,另一个退化消失。反足细胞也逐渐退化消失。助细胞与反足细胞内无淀粉粒。

    1990年04期 24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γ辐照冬小麦亲本对杂种后代的影响

    周赓坚;蔡秋芳;李建修;宋希云;

    冬小麦品种经γ辐射处理后再作亲本,M_1F_1代能明显地表现杂种优势,有的性状甚至优于正常亲本的相同组合。M_1F_1多数组合的穗长、穗粒数、千粒重劣于F_1,但也有约14%的组合优于F_1,M_2F_2有70%的组合蛋白质含量比F_2高。配合力分析表明,本试验5个亲本辐射后均有不少性状提高了一般配合力,其中蚰64(亲本3)M_1F_1代的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M_2F_2代的千粒重、蛋白质、干面筋含量都提高了一般配合力;其次为密穗早(亲本1)M_1F_1代的小穗数、穗粒数和M_2F_2代的小穗数、穗粒数、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都提高了一般配合力。有些性状亲本辐射后明显地提高了特殊配合力。

    1990年04期 246-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旱地冬小麦高额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徐茂臻;张洪君;倪方进;傅建祥;史全文;

    在莱阳等地对无水浇条件旱地冬小麦高额丰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结果在年降水409.9~515.5mm,土层厚度1m左右,实行1年2作或2年3作的条件下,获得小麦大面积亩产达500kg,最高亩产616.3kg。高额丰产麦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全氮在0.08%以上,速效磷含量达10ppm以上;小麦生长期间耗水总量为215.4~444.4mm,耗水系数在0.7mm/kg·亩左右,最低达0.53mm/kg·亩。不同的栽培措施可显著影响水分利用效率而使产量有较大差异,在培肥地力的基础上,选用抗旱耐肥品种,防止麦苗早发早衰,可通过穗数及粒数在较大范围内同步增长而获得高额产量。

    1990年04期 253-2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小麦—山羊草双二倍体的结实率和细胞遗传学研究

    胡英考;许树军;董玉琛;

    对小麦-山羊双二倍体9个组合的细胞遗传学和16个组合的自交结实率进行了观察。双二倍体的减数分裂过程不规则,在减数分裂中期1均有不同数目的单价体,甚至多价体出现。但具有ABD组型的双二倍体,其花粉母细胞中的染色体在后期Ⅰ一般可正常分向两极,表现结实率较高,达70%以上。具其它组型的双二倍体,则表现结实率较低,但具DAG组型的除外。

    1990年04期 260-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大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及a/b值消长规律的研究

    潘波;郑丕尧;

    大麦各叶位叶片叶绿素a、b及a+b含量均呈单峰曲线消长。单株总叶绿素a、b及a+b含量自出苗始逐渐增加,抽穗至开花达最高,后逐渐降低。随叶位上升,叶片叶绿素a、b及a+b含量也相应上升,至旗叶达最高。单株叶绿素a/b值苗期最高,生育期间有消长。不同叶位以中部叶片的叶绿素a/b值较低。同一叶片未定长前的叶绿素a/b值高于定长后的比值,定长后此比值逐渐降低。文中分析了叶绿素a、b、a+b含量及其与a/b值之间的相互关系。

    1990年04期 26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几种主要土壤中有机磷素状况的研究

    隋方功;杨静之;刘勤红;孟祥霞;

    对山东棕壤、褐土及潮土类土壤中有机磷素状况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潮土类土壤中有机磷平均含量为64ppm-P,占土壤有机质的0.65%,占土壤全磷量的7.6%,有机磷和全磷与速效磷含量间存在极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棕壤和褐土类土壤中,有机磷平均含量分别为88.1ppm-P和148.0ppm-P,各占有机质的0.81%和0.64%,占全磷量的24.9%和30.2%。各类土壤中均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的提高,有机磷含量相应增加,二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土壤速效磷并不因为有机磷的增加而增加。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也是提高土壤磷素肥力的重要途径。

    1990年04期 270-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谷子数量性状的遗传差异分析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管延安;任连菊;徐淑良;

    对24个夏谷品种(系)的12个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前5个主成分对总变的贡献率达85.61%。24个品种(系)被分为8类。同时,初步探讨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谷子育种中的应用。

    1990年04期 274-2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石刁柏不定芽诱导的研究

    姜国勇;董金铎;曲咏梅;

    在6个培养基上进行了石刁柏茎段直接分化不定芽的试验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直接影响不定芽的分化率。不定芽的诱导率最高达28.5%,分化率最高达14.4芽/块。MS+1.5mg/l KT+0.5mg/l NAA培养基比较适合于做外殖体感染并用于诱导不定芽的分化。

    1990年04期 280-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芨芨草属系统分类和形态演化

    初庆刚;杨永昌;

    在查阅、解剖芨芨草属植物标本的基础上,以外部形态特征为依据,初步建立了芨芨草属的系统分类。该属被分为4组和14个种1个变种,长舌直芒组,2种,芨芨草和短芒芨芨草;藏芨芨草组,3种1变种,细叶芨芨草、林荫芨芨草(变种)、干生芨芨草和藏芨芨草;小芨芨草组,3种,小芨芨草、异颖芨芨草和光药芨芨草;拟芨芨草组,6种,醉马草、光颖芨芨草、羽茅、朝阳芨芨草、远东芨芨草和京芒草。同时,对每一分类群给予详细的地理分布,探讨了该属的形态演化趋势。

    1990年04期 282-2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碱处理的背景校正UV法快速测定果蔬及饮料中Vc的研究

    周德庆;韩雅珊;

    对测定果蔬及饮料中的Vc含量的碱处理背景校正UV法进行实验研究。Vc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加NaOH溶液使pH达12~13,10min其破坏率达95%以上。利用碱处理前后在243nm处吸光度的变化消除背景干扰,比色液的Vc含最在0.3~50μg/ml范围内服从Beer—Lambert定律。经过对UV法准确度、精确度、回收率以及几十种物质对测定干扰试验表明,这一方法快速、准确、可靠,适用于除了含有高浓度咖啡因、糖精、焦糖和单宁酸以外的果蔬及饮料的Vc测定。

    1990年04期 291-2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杜梨菌根苗几种培育方法的试验

    刘润进;高秋莲;生兆江;韩殿一;姜德峰;

    以萌芽期和4叶期杜梨实生苗接种VA菌根,用不同方法培育梨树菌根苗。结果表明,营养钵砂培较简便、快速,而且成本低;黑塑管半水培和苗床土培成本高和优质菌根苗产量少,且二者培育周期长。苗木菌根化后能显著促进植株生长(如株高、叶面积等)并可在大田干旱条件下提高苗木的移栽成活率。

    1990年04期 298-3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大灰食蚜蝇种群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研究

    杨奉才;

    应用频次分布X~2检验法、Iwao法及其它聚集指标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大灰食蚜蝇种群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大灰食蚜蝇的卵和3龄幼虫在麦田基本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此外,利用分布型的参数,确定了理论抽样数及序贯抽样。

    1990年04期 301-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热处理茎尖组织培养法快速繁育苹果无病毒苗木研究

    辛玉成;李保华;冯敬奎;宿暹;王厚臣;

    对热处理茎尖组织培养法繁育苹果无病毒苗木进行实验研究。北斗、王林等5个苹果品种的盆栽苗经38℃±1℃恒温处理21~35天,取处理苗茎尖灭菌后,切取0.10~0.15cm长的生长点置MS+1.5ppm6-BA+0.2ppmIBA培养基中,培养40天后,剪取分化苗转入各品种适宜的生长分化培养基中,继代培养2~3次,可获足量的试管苗。取少量组培苗研磨成汁,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摩擦接种草本指示植物进行病毒检测,北斗、王林、红乔纳金和高岭4品种均不带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和苹果茎沟病毒(ASGV),早富士品种仍带有茎沟病毒(ASGV)。剪取组织培养苗,用100ppmIBA处理12小时后,置1/2MS+0.1ppmGA+1.5ppmIAA+0.5g/L活性炭各品种皆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中培养,生根率达72%~98%。生根苗在5~30℃的温室内自然光下闭口驯化4周,开口驯化1周,植入普通腐质土中,成活率达90%~100%。

    1990年04期 305-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夏播玉米免耕播种机开沟器的研制与应用

    蒋金琳;唐匀平;马廷玺;郭佩玉;

    经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研制出适用于夏播玉米免耕播种的锄铲式倒T形开沟器和圆盘倒T形开沟器。经试验,在未耕地上破茬开沟,这两种开沟器均能达到应有的开沟质量,并具有独特的侧深位施种肥的优点。与传统播种机相比,免耕播种土壤水分散失少,玉米出苗早,出苗率高,生长健壮。

    1990年04期 310-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履刺形状对履带拖拉机切线牵引力影响之探讨

    王健刚;

    通过履刺形状改变的受力分析,认为履带拖拉机切线牵引力由摩擦力、挤压剪切力、边缘剪切力、履刺摩擦力4部分组成。依此推导出计算公式,并输入数据计算履刺的最佳倾角,在轻粘土上工作时为80°。此时切线牵引力比用直板式履刺提高2.56%。

    1990年04期 314-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莱阳农学院学报第7卷(1990年)总目录

    ~~

    1990年04期 319-3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