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正理;
杜梨根端的结构,可分成中柱分生组织,皮层细胞和根冠。根端的分生组织区域,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其中只能划分出中柱分生组织与其外面的皮层分生组织。中柱最前端可较早地分化出中柱的最外一层中柱鞘。中柱鞘内的中柱分生组织,先分化初生韧皮部中的筛管,但无伴胞,随后出现原生木质部极。中柱外面的皮层分生组织,将来发展成为皮层、表皮层和根冠。杜梨根端的内皮层外面,也具有菲增厚壁细胞层。
1991年01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姚源喜;杨延蕃;邓迎海;刘树堂;
在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的第9年、10年、11年,测定冬小麦和夏玉米籽粒蛋白质及17种氨基酸含量,氮钾肥配合施用,冬小麦氨基酸总量较对照提高40.29%,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含量提高25.92~38.23%。高量有机肥和高量氮肥相配合,冬小麦蛋白质含量较对照提高49.44%,并且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6301);夏玉米氨基酸总量较对照增加41.92%,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增加33.33%~65.71%,蛋白质含量增加31.30%,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552)。施肥对冬小麦和夏玉米蛋氨酸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1991年01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杨国枝;田明宝;郑芝荣;王晶珊;
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进行了花生萎蔫对农艺性状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萎蔫次数与相对单株生产力、相对单株结果数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相对单果重、相对饱果率相关不显著;与相对主茎高、相对总分枝数、生育期差值均无相关性。萎蔫可作为衡量花生抗旱性的依据之一。
1991年01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献玳;陈学留;刘益同;王忠孝;张建华;
利用池栽网架法和根系双向切片法研究了玉米根系的生长动态及其在土层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初生根和第1~4层次生根与地面呈小于45°的夹角伸长。随着根层数的提高,次生根与地面的夹角逐渐增大。根系干重的85%~90%分布于距植株20cm、深40cm的柱状土壤内。鲁三9号根系的水平分布较鲁原单4号分布集中。
1991年01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 ] |[阅读次数:0 ] - 弭云禄;邹强;
对山东省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等主要土类的麦田经济施用氮磷化肥进行试验研究。经综合分析,各土类低肥力麦田平均施N7.4kg、P_2O_55.0kg、氮磷比1:0.67最经济;中肥力麦田平均亩施N8.2kg、P_2O_54.4kg、氮磷比1:0.53最经济;高肥力麦田平均亩施N9.1kg、P_2O_54.1kg、氮磷比1:0.45最经济。不同土类上,氮、磷化肥肥效总的趋势是: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
1991年01期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庆旭;
通过田间及盆栽试验,利用西蒙1号药用甘暑蔓头研究了氮、磷、钾、沙综合因素对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沙配配合施用,茎、叶、块根中的总糖含量较对照分别高7.35%、19.7%和18.7%左右,而且鲜薯增产10%左右,最高可达50%以上。其中,钾的作用最大,能使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趋于协调,促进块根膨大,而氮肥过多时会造成茎叶旺长致使产量降低。
1991年01期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庆国;
吐温80、司本20两种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可以明显增强苹果、梨碱液化学去皮的效果。红香蕉、祝光苹果、雪花梨、鸭梨的化学去皮必须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否则果实易于褐变,但茄梨在90℃以上不会褐变。使用以15%苛碱加0.1%表面活性剂为宜。
1991年01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庆华;张秀芬;
曼陀罗茎干在适当时期大面积环剥后,能生长出新的茎皮。剥后不久就可以从次生木质部暴露在表面的射线细胞与其它细胞中发生出愈伤组织。大约9天后,在愈伤组织里面靠近原来次生木质部处分化出新的维管形成层。大约半个月后,在靠近表面的愈伤组织中出现木栓形成层。剥皮后的曼陀罗茎,经过1个月的时间,就可建立起完整的新皮。
1991年01期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辛洪礼;
在由于非单色光引起对朗白—比耳定律偏离的理论证明中,本文从透光度着手,采用光强度直接加合的新方法,汪明非单色光将引起透光度的正偏离。
1991年01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汉松;王继伟;王智发;
用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7个菌株测定的结果表明,病菌在各5种含量的干烟叶和鲜烟叶煎汁培养基(分别简称DTLA和FDTLA)上较在PDA培养基上的生长能力差。病菌达到最大生长量时,DTLA中干烟叶和FDTLA中鲜烟叶用量分别为30g/L和30~50g/L,烟叶用量增加趋向于抑制病菌生长。产孢能力在烟叶煎汁培养基(TLA)上较在PDA上为强,并随烟叶用量增加呈逐渐增强趋势,分别以烟叶用量60~90g/L(DTLA)和100~150g/L(FDTLA)为产孢饱和点。在FDTLA中加入蛋白胨能降低病菌的生长能力,但可增强产孢能力强的菌株的产孢量。
1991年01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波;刘经芬;叶钟音;
将灰霉菌株的菌丝块在含速克灵2、100、1000ppm的PSA培养基上进行抗药性诱导,可产生速克灵抗药性菌株。该菌株与孢子诱导得到的抗性菌株及田间抗性菌株一样,抗性程度很高,最低抑制浓度值大于1000ppm,在无药培养基上连续转移8次,仍保持其抗药性。致病性测定表明,该菌株具有一定的致病性,致病力小于“母株”。
1991年01期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吴献忠;李庆基;
测定了TX-5、TX-8两个棉花品种在不同播种期、不同铃期的抗生物质——单宁含量及其对铃炭疽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宁对铃炭疽病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不同播种期、不同铃期铃的各部位的抑菌强度和棉铃中单宁浓度呈正相关;选用早熟性强的棉花品种适期播种,使铃炭疽病盛发期的棉铃处于单宁含量较高的阶段,可减轻病害的发生,达到避免病害的目的。
1991年01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鞠志国;杨韶;周文才;潘文波;
红香蕉苹果虎皮病重于国光苹果,同一品种而言,早采果发病率是晚采果的4~5倍。乙氧基喹防治虎皮病效果最佳,其次是二苯胺和印磷脂,维生素E(V_E)和丁羟基茴香醚(BHA)无明显效果。双层塑料袋包装的发病率大于单层塑料袋装,并显著大于普通包果纸包装。
1991年01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文烈;杨品钟;钟振燕;毕可东;尹洪仙;
应用8mw氦氖激光原光束,对6头奶牛24个慢性和隐性乳房炎乳区进行了照射,并测定了照射前后乳的酸度和细菌污染度变化。结果表明,照射前后的平均酸度由照射前的14.86°T增加到16.34°T,照射后美蓝的褪色时间由照射前的8h10min增加到13h04min,美蓝褪色时间延长,细菌污染度减少,牛乳的卫生品质有了显著改善。
1991年01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贵传;徐立;李扬汉;
对胶东半岛8个山区及其所属县、市的调查发现,崂山为青岛百合的分布中心,海阳招虎山有少量分布,其它地区尚未见有分布。对其生态学、形态解剖学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表明,青岛百合属阴生植物,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生态适应能力差,其主要限制因子是光照和土壤,即需要弱光和肥沃土壤。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用鳞片或小鳞茎作种引种栽培青岛百合可获成功。
1991年01期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益庆;孙振军;刘玉田;
对发酵酒糟在蛋鸡全价配合饲料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洒糟较自然风干酒糟粗脂肪提高了298%,粗蛋白提高了39%,磷提高了384%。在基础日粮几乎不变的蛋鸡配合饲料中添加4%~8%发酵酒糟后,产蛋率提高9.2%~18.8%,料肉比降低0.35~0.53,综合经济效益提高81.6%~134.8%。发酵酒糟在蛋鸡配合料中的添加比例以6%~8%较好。
1991年01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伍富尧;刘治西;黄炳亮;邱作文;孙先民;
利用玻板代替微量检测板检测鸡新城疫血凝抑制抗体滴度,结果与96孔V型微量检测板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这一方法应用简便,反应快速,容易判断,较适用于基层。
1991年01期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治西;伍富尧;杜培莲;黄炳亮;
本试验采用从疫区患水貂病毒性肠炎(MEV)的典型病尸中分离的SMPV-8605株,经本动物传代制备抗原和羊抗MEV血清,应用羊抗MEV血清对人工感染病貂及疫区自然病貂进行试验性治疗,幼貂每只2ml,成貂每只3ml,进行皮下注射,对早期发病的病例有显著疗效。临床治疗1123只,有效率达83.73%。
1991年01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