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毓骏;安克;王铭伦;陈万民;
经3年试验,对夏直播甚至春播覆膜花生现行密度进行减粒增穴单株密植,增产极显著,达18.6%及25.6%。费县夏直播大田示范,亩约16000穴(株)生育期111天,在应用AnM栽培法并施入表土50kg复合化肥基础上,2年有250亩平均单产402.6kg。
1993年01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正> 刘恩训,男,汉族,1933年2月26日生于山东省历城县。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分配到莱阳农学院任教。作为李竞雄先生的研究生,1961~1965年在北京农业大学攻读遗传育种专业。现任莱阳农学院农学系教授、玉米研究室主任。曾任山东农学会第四
1993年01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广才;
研究了冬小麦主茎及分蘖的植株性状,分析了单茎主要性状的相关关系,并结合不同群体的产量分析,探讨高产小麦分蘖的合理利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主茎及分蘖的单茎性状均优于高位蘖。因此认为主茎、1N、2N和3N为优势蘖组,1N-1及其以后出生的分蘖为劣势蘖组。在高产栽培中,以每亩12~15万基本苗为宜,即利用优势蘖组成穗以获得高产。
1993年01期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王铭伦;刘鲁民;秦月秋;杨德奎;张祥庆;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ABT生根粉对花生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或叶面喷施均可提高荚果质量,表现为饱果率和双仁果率提高,果重增加;可提高花生籽仁中脂肪的含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呈降低趋势,糖分含量无明显变化。
1993年01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周景明;丁兰英;李文昌;孙鹏;
连续5年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有不同的影响。中、高量施肥处理区的土壤肥力状况有所改善,作物产量较高;低量施肥处理区的土壤肥力水平明显降低,作物产量较低。
1993年01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隋方功;傅建祥;张金政;王培庆;王中文;
以东营市1978~1989年粮食生产系统中的历史数据为依据,对粮食生产及其与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多维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是对全市粮食生产影响最大的优势母因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是潜在优势母因素。有机肥料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仍然大于无机肥料,是不容忽视的物质投入要素。尽管降雨量的影响大于农村社会总产值,但两者对全市粮食生产的影响明显低于其它因素。利用多维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了各县(区)在全市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和发展优势。
1993年01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善勇;陈晓;
<正> 植物杂种优势的利用对世界衣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是利用杂种优势最多的国家,1990年我国仅杂交水稻就达2.3亿亩,占全国水稻总产量的一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言而喻,作物杂种优势育种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诱发突变作为一种植物育种的实际工具已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在作物杂种优势育种中也逐渐被科学家们所利用,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993年01期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博;
以石榴(Punica granatum L.)为试材对我国临潼石榴的2个主栽品种(净皮甜,三白甜)果实采后的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后石榴的呼吸动态呈现非跃变型。果内乙稀含量很低,并呈现时有时无的不连续产生。由蒸腾引起的果实迅速失水和萎蔫是石榴贮藏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当果实鲜重降低了5.82%~6.32%时,石榴即开始发生皱皮;萎蔫现象。净皮甜石榴采后可溶性固形物比较稳定,三白甜石榴从贮藏开始的14.1%降至12.1%。在贮藏期间,果汁可滴定酸也有所下降。三白甜石榴果汁无色,净皮甜品种果汁颜色随贮藏逐步加深。
1993年01期 27-3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许方;许列平;张长胜;姚宜轩;
采用电镜对我国4种栽培樱桃的花粉形态及其壁的层次结构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表明,4种栽培樱桃花粉的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具三孔沟,表面具条纹状纹饰和小穿孔。壁的层次结构,从外向内为覆盖层、棒状层、基层、外壁内层和内壁。不同种的花粉形状大小、表面纹饰及壁的层次结构有差异,这些差异可作为鉴别种的依据之一。
1993年01期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姚宜轩;许列平;张长胜;许方;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毛樱桃花粉壁的个体发育。毛樱桃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刚完成时,小孢子尚未形成自己的壁,却被一层胼胝质所分隔。四分体初期,在质膜与胼胝质之间产生原外壁,然后,在原外壁中产生原棒,进而形成了基粒棒。在四分体中期,基粒棒顶端形成覆盖层,下端形成基层。四分体解体前后,在基层下方形成电子密度较大的外壁内层。当小孢子核进行有丝分裂后,在基层和质膜之间产生内壁。
1993年01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5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苘辉民;Warwick B.Silvester;
结果表明:在Gunnera/Nostoc固氮共生体中存在有双方向氢酶,即此酶既可催化组织放H_2,又可催化氢的吸收利用。双方向氢酶的存在,对Gunnera/Nostoc固氮共生体而言是十分有利的,因此酶使固氮酶在固氮过程中具有了适应变化着的还原力供应状况(碳水化合物不足)及氧气环境变化的能力。
1993年01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荣平;
<正> 首次报道植物体内具有催化脂肪酸氧化反应的酶“脂肪氧化酶”已是60年以前的事了。与类胡萝卜素的降解相联系的“类胡萝卜素氧化酶”也是此酶。现在当谈到“脂氧合酶”活性时,实际上已包括上述两种说法。近年的工作已确定:植物的脂氧合酶是一种含有非血红素铁的加双氧酶,它催化含有顺,顺-1,4-戌二烯结构的不饱和脂肪酸
1993年01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李法圣;
本文描述了山东(虫齿)目昆虫1新属6新种:重鳞(虫齿)科Amphientomidae 1新属1新种;单(虫齿)科Caeciliidae 2属4新种;狭(虫齿)科Stenopsocidae 1属1新种。
1993年01期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宝笃;李金玉;
对柑桔青霉菌(Penicillum italicum)的多菌灵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的氨基酸种类及含量、呼吸强度和膜透性等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的氨基酸种类相同,但某些氨基酸的含量有差异。抗性菌株的Met、Cys、Tyr和Ileu的平均含量比敏感菌株的平均含量分别高48%、36%、28%和12%。而敏感菌株中的Asp、Gly、Phe、Arg和Lys的平均含量比抗性菌株的平均含量分别高7%、7%、10%、8%和6%。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的其它种类氨基酸和平均含量相似。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的某些游离氨基酸含量及某些蛋白组分有所不同。抗性菌株的呼吸强度比敏感菌株的呼吸强度高11.5%,但它们之间的细胞膜透性没有差异。
1993年01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波;苗蓉;刘经芬;叶钟音;周明国;
将4个速克灵敏感菌株的孢子以2种方法进行定向诱导,得到了多个速克灵的抗性突变菌株。直接加至含药培养基上诱导得到的抗性突变菌株均为高抗菌株;而以紫外光附加照射得到的菌株则既有高抗菌株,又有低抗菌株,且以低抗菌株为主,高抗突变菌株可在1000ppm的速克灵PSA培养基上生长,难以测定最低抑制浓度。而低抗菌株在50ppm的含药培养基上即不能生长。高抗性突变菌株在无药培养基上转代,每7天转移1次,共转8次,抗性程度仍未下降。只是生长速率有所降低。而低抗性菌株转移至第3代,即丧失抗药性。低抗性菌株在冰箱中贮存1个月,大部分丧失抗药性。
1993年01期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蒋桂福;
<正> 螟虫长距茧蜂Macrocentrns linearis(Nees)是玉米螟幼虫的重要天敌,寄生率一般在30%~40%,最高可达70%以上,是抑制玉米螟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1985年以来作者对该蜂的寄生习性作了系统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1993年01期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瑞中;郭和以;
将CB-HRP注入鸡睾丸内,通过逆行和跨节追踪证明:支配鸡睾丸的迷走神经传入神经元位于结状节和颈静脉节内,主要位于结节内(74.5%),其传入纤维投射到延髓的孤束核、孤束、孤束连合核和迷背核内,以闩前0.70mm处孤束核内最密集;迷走神经的节前神经元位于延髓的迷背核、中间核、中间带和疑核内,主要位于迷背核内,它们在迷背核内具有明显的代表区。
1993年01期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蒋金琳;唐匀平;高玉庆;栾明川;张锡斋;
对夏玉米成熟度进行了测定分析并对收获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获初期籽粒含水率为70%~80%。延至20天后,全部棒穗倒垂,玉米籽粒含水率约为48%。用现有脱粒装置脱粒籽粒破碎率高。在通常收获期,整株收获较摘穗收获和剥苞叶收获有8%左右的增收效果。
1993年01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