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建祥;
<正> 沈毓骏,汉族,济南市历下区人,1924年8月生。1950年7月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农学院农艺系,留校任教即讲授花生栽培学。现为莱阳农学院农学系教授,旱作研究室主任,山东省作物学会理事,《花生科技》编委。曾为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报副主编,烟台市政协第六、七届常委,九三学社烟台市委第一、二届委员,莱阳支社第一、二届主委;]956一]957年山东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代会第一、二届代表,第三届为特邀代表。]956年出席全国职工科普积代会,荣获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党
1993年0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傅建祥;
<正> 沈毓骏,汉族,济南市历下区人,1924年8月生。1950年7月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农学院农艺系,留校任教即讲授花生栽培学。现为莱阳农学院农学系教授,旱作研究室主任,山东省作物学会理事,《花生科技》编委。曾为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报副主编,烟台市政协第六、七届常委,九三学社烟台市委第一、二届委员,莱阳支社第一、二届主委;]956一]957年山东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代会第一、二届代表,第三届为特邀代表。]956年出席全国职工科普积代会,荣获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党
1993年0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傅建祥;
<正> 沈毓骏,汉族,济南市历下区人,1924年8月生。1950年7月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农学院农艺系,留校任教即讲授花生栽培学。现为莱阳农学院农学系教授,旱作研究室主任,山东省作物学会理事,《花生科技》编委。曾为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报副主编,烟台市政协第六、七届常委,九三学社烟台市委第一、二届委员,莱阳支社第一、二届主委;]956一]957年山东省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代会第一、二届代表,第三届为特邀代表。]956年出席全国职工科普积代会,荣获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党
1993年02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琅丰;李俊良;梁素娥;
用新的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对20个石灰性土壤中磷的存在形态进行分级测定,并以“连续矿化——栽培微钵试验”植物吸磷量为参比项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Ca_2-P是植物最有效的直接磷源。Al-P以及Ca_8-P和Fe-P与Ca_2-P有极高的相关性,直接影响Ca_2-P含量,也是植物的有效磷源。
1993年02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韩琅丰;李俊良;梁素娥;
用新的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对20个石灰性土壤中磷的存在形态进行分级测定,并以“连续矿化——栽培微钵试验”植物吸磷量为参比项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Ca_2-P是植物最有效的直接磷源。Al-P以及Ca_8-P和Fe-P与Ca_2-P有极高的相关性,直接影响Ca_2-P含量,也是植物的有效磷源。
1993年02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韩琅丰;李俊良;梁素娥;
用新的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对20个石灰性土壤中磷的存在形态进行分级测定,并以“连续矿化——栽培微钵试验”植物吸磷量为参比项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Ca_2-P是植物最有效的直接磷源。Al-P以及Ca_8-P和Fe-P与Ca_2-P有极高的相关性,直接影响Ca_2-P含量,也是植物的有效磷源。
1993年02期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于经川;刘照烨;姜鸿明;邹德庆;王江春;
对14个不同基因型的小麦品种(系)的灌浆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灌浆速度、灌浆中期速度、最大灌浆速度、灌浆初期速度与千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平均灌浆速度、最大灌浆速度、灌浆持续期对千粒重的直接贡献最大,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出了影响千粒重的主要灌浆构成因素最优方程,讨论了在烟台市气候条件下选育小麦新品种对灌浆构成因素的要求。
1993年02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于经川;刘照烨;姜鸿明;邹德庆;王江春;
对14个不同基因型的小麦品种(系)的灌浆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灌浆速度、灌浆中期速度、最大灌浆速度、灌浆初期速度与千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平均灌浆速度、最大灌浆速度、灌浆持续期对千粒重的直接贡献最大,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出了影响千粒重的主要灌浆构成因素最优方程,讨论了在烟台市气候条件下选育小麦新品种对灌浆构成因素的要求。
1993年02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于经川;刘照烨;姜鸿明;邹德庆;王江春;
对14个不同基因型的小麦品种(系)的灌浆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灌浆速度、灌浆中期速度、最大灌浆速度、灌浆初期速度与千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平均灌浆速度、最大灌浆速度、灌浆持续期对千粒重的直接贡献最大,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出了影响千粒重的主要灌浆构成因素最优方程,讨论了在烟台市气候条件下选育小麦新品种对灌浆构成因素的要求。
1993年02期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正> 由我院牧医系讲师、中国科学院兼职副研究员孙振军主持的“库区蚯蚓高产养殖与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课题,1992年已通过省级鉴定。来自全国的12位专家教授一致认为,该研究为我国蚯蚓的高产养殖与综合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这项由我院和有关单位共同承担的山东省"七五"期间重点课题的研究始于1988年,经过4年多的研究,现已摸清了蛆州高产养殖中的重要生态特征,据此研究出以深层高密度养殖与温床塑料大棚相结合的周年循环养殖为主要内
1993年02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由我院牧医系讲师、中国科学院兼职副研究员孙振军主持的“库区蚯蚓高产养殖与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课题,1992年已通过省级鉴定。来自全国的12位专家教授一致认为,该研究为我国蚯蚓的高产养殖与综合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这项由我院和有关单位共同承担的山东省"七五"期间重点课题的研究始于1988年,经过4年多的研究,现已摸清了蛆州高产养殖中的重要生态特征,据此研究出以深层高密度养殖与温床塑料大棚相结合的周年循环养殖为主要内
1993年02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由我院牧医系讲师、中国科学院兼职副研究员孙振军主持的“库区蚯蚓高产养殖与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研究课题,1992年已通过省级鉴定。来自全国的12位专家教授一致认为,该研究为我国蚯蚓的高产养殖与综合开发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研究成果居国内领先水平。这项由我院和有关单位共同承担的山东省"七五"期间重点课题的研究始于1988年,经过4年多的研究,现已摸清了蛆州高产养殖中的重要生态特征,据此研究出以深层高密度养殖与温床塑料大棚相结合的周年循环养殖为主要内
1993年02期 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沈毓骏;王铭伦;安克;陈万民;
覆膜花生以含N、P、Ca、S的化肥施入表土层0~10cm内,预供果针入土后直接吸收,较常规法施入0~20cm全耕层内的,增加了光合产物向荚果积累,4年平均,明显增产15.84%,荚果质量提高,肥效增加近2倍。
1993年02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沈毓骏;王铭伦;安克;陈万民;
覆膜花生以含N、P、Ca、S的化肥施入表土层0~10cm内,预供果针入土后直接吸收,较常规法施入0~20cm全耕层内的,增加了光合产物向荚果积累,4年平均,明显增产15.84%,荚果质量提高,肥效增加近2倍。
1993年02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沈毓骏;王铭伦;安克;陈万民;
覆膜花生以含N、P、Ca、S的化肥施入表土层0~10cm内,预供果针入土后直接吸收,较常规法施入0~20cm全耕层内的,增加了光合产物向荚果积累,4年平均,明显增产15.84%,荚果质量提高,肥效增加近2倍。
1993年02期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岳平;张爱民;宋希云;
利用14个T型小麦F_1代在5个地点的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数据分析表明,杂交小麦产量与稳定性间无必然联系,可以将稳定性组合分为高产稳定性组合和低产稳定性组合。产量的稳定性与产量构成因素稳定性间无必然联系。
1993年02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岳平;张爱民;宋希云;
利用14个T型小麦F_1代在5个地点的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数据分析表明,杂交小麦产量与稳定性间无必然联系,可以将稳定性组合分为高产稳定性组合和低产稳定性组合。产量的稳定性与产量构成因素稳定性间无必然联系。
1993年02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岳平;张爱民;宋希云;
利用14个T型小麦F_1代在5个地点的产量及构成因素的数据分析表明,杂交小麦产量与稳定性间无必然联系,可以将稳定性组合分为高产稳定性组合和低产稳定性组合。产量的稳定性与产量构成因素稳定性间无必然联系。
1993年02期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宛妹;李增禄;李星华;赵经荣;黄承彦;
以去壁低渗方法对栽培大豆品种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豆的20对染色体中,具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有16对,其中一对染色体带有随体;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有4对。其核型分类为2B,核型公式为2n=40=2x=16m(1SAT)+4Sm。
1993年02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宛妹;李增禄;李星华;赵经荣;黄承彦;
以去壁低渗方法对栽培大豆品种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豆的20对染色体中,具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有16对,其中一对染色体带有随体;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有4对。其核型分类为2B,核型公式为2n=40=2x=16m(1SAT)+4Sm。
1993年02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宛妹;李增禄;李星华;赵经荣;黄承彦;
以去壁低渗方法对栽培大豆品种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豆的20对染色体中,具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有16对,其中一对染色体带有随体;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有4对。其核型分类为2B,核型公式为2n=40=2x=16m(1SAT)+4Sm。
1993年02期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史新海;蔡秋芳;李储学;宋再华;刘恩训;
分析了山东省1980~1988年9年中熟组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共54个杂交种的产量与穗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亩产量在450kg以下时,起主要作用的是穗粒数、千粒重和穗长,其次是穗行数和双穗;当亩产量在450kg以上时,起主要作用的是穗行数,其次是穗粒数、千粒重和双穗。由此认为,在选育中熟高产(亩产450kg以上)玉米杂交种时.需协调好穗行数、穗粒数与千粒重的关系,使千粒重保持在300g的前提下,应着重对穗行数和穗粒数的选择。
1993年02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史新海;蔡秋芳;李储学;宋再华;刘恩训;
分析了山东省1980~1988年9年中熟组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共54个杂交种的产量与穗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亩产量在450kg以下时,起主要作用的是穗粒数、千粒重和穗长,其次是穗行数和双穗;当亩产量在450kg以上时,起主要作用的是穗行数,其次是穗粒数、千粒重和双穗。由此认为,在选育中熟高产(亩产450kg以上)玉米杂交种时.需协调好穗行数、穗粒数与千粒重的关系,使千粒重保持在300g的前提下,应着重对穗行数和穗粒数的选择。
1993年02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史新海;蔡秋芳;李储学;宋再华;刘恩训;
分析了山东省1980~1988年9年中熟组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共54个杂交种的产量与穗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当亩产量在450kg以下时,起主要作用的是穗粒数、千粒重和穗长,其次是穗行数和双穗;当亩产量在450kg以上时,起主要作用的是穗行数,其次是穗粒数、千粒重和双穗。由此认为,在选育中熟高产(亩产450kg以上)玉米杂交种时.需协调好穗行数、穗粒数与千粒重的关系,使千粒重保持在300g的前提下,应着重对穗行数和穗粒数的选择。
1993年02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永孝;丁发武;李佩珽;崔如;王法宏;
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夏大豆叶片蒸腾速率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水肥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大豆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蒸腾速率与叶龄、株龄、水肥条件的关系均呈单峰曲线,可用模式y=ax~pe~(bx)模拟。各生育时期植株干物质积累与蒸腾速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
1993年02期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永孝;丁发武;李佩珽;崔如;王法宏;
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夏大豆叶片蒸腾速率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水肥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大豆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蒸腾速率与叶龄、株龄、水肥条件的关系均呈单峰曲线,可用模式y=ax~pe~(bx)模拟。各生育时期植株干物质积累与蒸腾速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
1993年02期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永孝;丁发武;李佩珽;崔如;王法宏;
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夏大豆叶片蒸腾速率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水肥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大豆叶片蒸腾速率日变化,蒸腾速率与叶龄、株龄、水肥条件的关系均呈单峰曲线,可用模式y=ax~pe~(bx)模拟。各生育时期植株干物质积累与蒸腾速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
1993年02期 10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吕善勇;何世贤;孙桂芝;时香玉;刘金元;
以鲁麦12号为材料进行幼胚培养,转分化前辐照1000rad,在R_2代调查千粒重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后代千粒重发生了显著变化,变异范围为39.5~68.5g,突变率高达63.08%,最高千粒重超过对照40.95%。已选出一批大粒材料应用于生产,其中核生2号新品种千粒重65g。
1993年02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善勇;何世贤;孙桂芝;时香玉;刘金元;
以鲁麦12号为材料进行幼胚培养,转分化前辐照1000rad,在R_2代调查千粒重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后代千粒重发生了显著变化,变异范围为39.5~68.5g,突变率高达63.08%,最高千粒重超过对照40.95%。已选出一批大粒材料应用于生产,其中核生2号新品种千粒重65g。
1993年02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吕善勇;何世贤;孙桂芝;时香玉;刘金元;
以鲁麦12号为材料进行幼胚培养,转分化前辐照1000rad,在R_2代调查千粒重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后代千粒重发生了显著变化,变异范围为39.5~68.5g,突变率高达63.08%,最高千粒重超过对照40.95%。已选出一批大粒材料应用于生产,其中核生2号新品种千粒重65g。
1993年02期 11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建萍;李秀贞;王宝玲;张术京;魏家鹏;
用~(60)Co辐照韭菜干种子,不同辐照剂量的韭菜M_1幼苗成活率及幼苗生长量差异明显。30KR辐照剂量,刺激幼苗生长;45KR和50KR辐照剂量。幼苗成活率低,幼苗生长表现了抑制作用.
1993年02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建萍;李秀贞;王宝玲;张术京;魏家鹏;
用~(60)Co辐照韭菜干种子,不同辐照剂量的韭菜M_1幼苗成活率及幼苗生长量差异明显。30KR辐照剂量,刺激幼苗生长;45KR和50KR辐照剂量。幼苗成活率低,幼苗生长表现了抑制作用.
1993年02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建萍;李秀贞;王宝玲;张术京;魏家鹏;
用~(60)Co辐照韭菜干种子,不同辐照剂量的韭菜M_1幼苗成活率及幼苗生长量差异明显。30KR辐照剂量,刺激幼苗生长;45KR和50KR辐照剂量。幼苗成活率低,幼苗生长表现了抑制作用.
1993年02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培环;董晓颖;刘成连;徐茂龙;
在干旱条件下,以成龄扁桃为试材,进行了一定量水(100mm±),在不同时期(5月底、7月中旬和9月初)灌溉对提高其抗旱性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灌水处理,生长季中叶片水势低,树冠温度高,水势日变化大,果实性状表现差,单位果枝上花量少,座果率低,尚不及全年不灌者;中期灌溉处理上述各指标优于不灌和早期灌水处理;以中、晚期各灌一次(总水量150mm±)处理表现最好,对树体抗旱性的提高和生长发育有利。
1993年02期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培环;董晓颖;刘成连;徐茂龙;
在干旱条件下,以成龄扁桃为试材,进行了一定量水(100mm±),在不同时期(5月底、7月中旬和9月初)灌溉对提高其抗旱性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灌水处理,生长季中叶片水势低,树冠温度高,水势日变化大,果实性状表现差,单位果枝上花量少,座果率低,尚不及全年不灌者;中期灌溉处理上述各指标优于不灌和早期灌水处理;以中、晚期各灌一次(总水量150mm±)处理表现最好,对树体抗旱性的提高和生长发育有利。
1993年02期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培环;董晓颖;刘成连;徐茂龙;
在干旱条件下,以成龄扁桃为试材,进行了一定量水(100mm±),在不同时期(5月底、7月中旬和9月初)灌溉对提高其抗旱性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灌水处理,生长季中叶片水势低,树冠温度高,水势日变化大,果实性状表现差,单位果枝上花量少,座果率低,尚不及全年不灌者;中期灌溉处理上述各指标优于不灌和早期灌水处理;以中、晚期各灌一次(总水量150mm±)处理表现最好,对树体抗旱性的提高和生长发育有利。
1993年02期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成连;鞠志国;原永兵;张玉娜;蒋家慧;
试验表明,掐花萼可使果实可食部分增加约8%,果肉含糖量增长10%。并且能降低果实中易导致组织褐变的酚类物质含量,PAL和PPO酶活性也处于较对照低水平。
1993年02期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刘成连;鞠志国;原永兵;张玉娜;蒋家慧;
试验表明,掐花萼可使果实可食部分增加约8%,果肉含糖量增长10%。并且能降低果实中易导致组织褐变的酚类物质含量,PAL和PPO酶活性也处于较对照低水平。
1993年02期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刘成连;鞠志国;原永兵;张玉娜;蒋家慧;
试验表明,掐花萼可使果实可食部分增加约8%,果肉含糖量增长10%。并且能降低果实中易导致组织褐变的酚类物质含量,PAL和PPO酶活性也处于较对照低水平。
1993年02期 12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钟经;张春胜;方涛;姜广仁;王宝斋;
对莱阳茌梨不同采收期的产量和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莱阳茌梨进入9月份成熟度提高很快,9月20日采收比9月10日、9月15日采收茌梨产量分别提高33.3%、16.4%;总糖含量提高、酸度降低,品质提高。9月25日、9月30日、10月5日3期采收的茌梨产量比9月20日采收的茌梨产量分别提高9.34%,16.4%和20.9%。总糖含量提高8.0%以上,但9月25日、9月30日和10月5日3期采收的茌梨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与9月20日和9月10日采收的茌梨产量差异显著.要实现茌梨优质高产,9月20日~9月25日为茌梨的最适采收期,若提高莱阳茌梨耐贮性与远外销能力可提早到9月15日~9月20日采收。
1993年02期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钟经;张春胜;方涛;姜广仁;王宝斋;
对莱阳茌梨不同采收期的产量和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莱阳茌梨进入9月份成熟度提高很快,9月20日采收比9月10日、9月15日采收茌梨产量分别提高33.3%、16.4%;总糖含量提高、酸度降低,品质提高。9月25日、9月30日、10月5日3期采收的茌梨产量比9月20日采收的茌梨产量分别提高9.34%,16.4%和20.9%。总糖含量提高8.0%以上,但9月25日、9月30日和10月5日3期采收的茌梨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与9月20日和9月10日采收的茌梨产量差异显著.要实现茌梨优质高产,9月20日~9月25日为茌梨的最适采收期,若提高莱阳茌梨耐贮性与远外销能力可提早到9月15日~9月20日采收。
1993年02期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钟经;张春胜;方涛;姜广仁;王宝斋;
对莱阳茌梨不同采收期的产量和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莱阳茌梨进入9月份成熟度提高很快,9月20日采收比9月10日、9月15日采收茌梨产量分别提高33.3%、16.4%;总糖含量提高、酸度降低,品质提高。9月25日、9月30日、10月5日3期采收的茌梨产量比9月20日采收的茌梨产量分别提高9.34%,16.4%和20.9%。总糖含量提高8.0%以上,但9月25日、9月30日和10月5日3期采收的茌梨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与9月20日和9月10日采收的茌梨产量差异显著.要实现茌梨优质高产,9月20日~9月25日为茌梨的最适采收期,若提高莱阳茌梨耐贮性与远外销能力可提早到9月15日~9月20日采收。
1993年02期 124-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姚宜轩;许方;张长胜;
甜樱桃品种大紫6月15日以前花芽尚未分化。未分化的芽,其生长锥呈锥状突起,原套和原体细胞尚未发生变化。到6月20日前后,多数花芽开始了花原基及苞片原基的分化。7月20日前后,花原基伸长,萼片原基分化.7月30日前后,花冠原基分化。8月20日前后,雄蕊原基分化。8月30日前后,心皮原基分化,并向上突起。苞片、花萼、花冠、雄蕊和心皮等原基均由表皮下的原套细胞分化而来。到9月10日左右,雌蕊形成。
1993年02期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姚宜轩;许方;张长胜;
甜樱桃品种大紫6月15日以前花芽尚未分化。未分化的芽,其生长锥呈锥状突起,原套和原体细胞尚未发生变化。到6月20日前后,多数花芽开始了花原基及苞片原基的分化。7月20日前后,花原基伸长,萼片原基分化.7月30日前后,花冠原基分化。8月20日前后,雄蕊原基分化。8月30日前后,心皮原基分化,并向上突起。苞片、花萼、花冠、雄蕊和心皮等原基均由表皮下的原套细胞分化而来。到9月10日左右,雌蕊形成。
1993年02期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姚宜轩;许方;张长胜;
甜樱桃品种大紫6月15日以前花芽尚未分化。未分化的芽,其生长锥呈锥状突起,原套和原体细胞尚未发生变化。到6月20日前后,多数花芽开始了花原基及苞片原基的分化。7月20日前后,花原基伸长,萼片原基分化.7月30日前后,花冠原基分化。8月20日前后,雄蕊原基分化。8月30日前后,心皮原基分化,并向上突起。苞片、花萼、花冠、雄蕊和心皮等原基均由表皮下的原套细胞分化而来。到9月10日左右,雌蕊形成。
1993年02期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韩广清;
<正> 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地栽培蔬菜病害(霜霉病、白粉病、炭疽、斑桔病和早晚疫病)的克星——增效百菌清烟剂,已由我院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开发研制成功。增效百菌清烟剂系复配杀菌药剂,广谱、高效(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低毒、安全、
1993年02期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广清;
<正> 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地栽培蔬菜病害(霜霉病、白粉病、炭疽、斑桔病和早晚疫病)的克星——增效百菌清烟剂,已由我院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开发研制成功。增效百菌清烟剂系复配杀菌药剂,广谱、高效(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低毒、安全、
1993年02期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广清;
<正> 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地栽培蔬菜病害(霜霉病、白粉病、炭疽、斑桔病和早晚疫病)的克星——增效百菌清烟剂,已由我院科技开发服务中心开发研制成功。增效百菌清烟剂系复配杀菌药剂,广谱、高效(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低毒、安全、
1993年02期 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战淑敏;
将5mm×5mm左右的烟草叶组织接种到2/3MS+BA0.5mg/L+IAA0.1mg/L的培养基中培养2周,可从外植体的边缘产生芽点,3~4周后分化出大量丛生芽,继续培养到6周后,芽长成苗,直接从茎基部分化出根,形成完整植株。
1993年02期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战淑敏;
将5mm×5mm左右的烟草叶组织接种到2/3MS+BA0.5mg/L+IAA0.1mg/L的培养基中培养2周,可从外植体的边缘产生芽点,3~4周后分化出大量丛生芽,继续培养到6周后,芽长成苗,直接从茎基部分化出根,形成完整植株。
1993年02期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战淑敏;
将5mm×5mm左右的烟草叶组织接种到2/3MS+BA0.5mg/L+IAA0.1mg/L的培养基中培养2周,可从外植体的边缘产生芽点,3~4周后分化出大量丛生芽,继续培养到6周后,芽长成苗,直接从茎基部分化出根,形成完整植株。
1993年02期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李法圣;
本文描述了山东的啮虫7新种,其中围(虫齿)科Peripsocidae3新种;外(虫齿)科Ectopsocidae 2新种和叉(虫齿)科Psuedocaeciliidae 2新种。
1993年02期 13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法圣;
本文描述了山东的啮虫7新种,其中围(虫齿)科Peripsocidae3新种;外(虫齿)科Ectopsocidae 2新种和叉(虫齿)科Psuedocaeciliidae 2新种。
1993年02期 13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法圣;
本文描述了山东的啮虫7新种,其中围(虫齿)科Peripsocidae3新种;外(虫齿)科Ectopsocidae 2新种和叉(虫齿)科Psuedocaeciliidae 2新种。
1993年02期 133-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孟昭礼;刘波;张振芳;董向丽;王祖晋;
采用FAO推荐的浸渍玻片法,选用生产上常用的8种农药对中国梨木虱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莱阳种群2龄若虫对久效磷、氧化乐果、对硫磷、杀灭菊酯、水胺硫磷。双甲脒、氯氰菊酯和敌杀死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721.83ppm、277.03ppm、237.38ppm、100.62ppm、53.12ppm、37.86ppm、22.17ppm和5.84ppm。供试农药中,以敌杀死、氯氰菊酯和双甲脒毒力较高。不同龄期和不同虫态的梨木虱耐药性有着明显的差异。
1993年02期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孟昭礼;刘波;张振芳;董向丽;王祖晋;
采用FAO推荐的浸渍玻片法,选用生产上常用的8种农药对中国梨木虱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莱阳种群2龄若虫对久效磷、氧化乐果、对硫磷、杀灭菊酯、水胺硫磷。双甲脒、氯氰菊酯和敌杀死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721.83ppm、277.03ppm、237.38ppm、100.62ppm、53.12ppm、37.86ppm、22.17ppm和5.84ppm。供试农药中,以敌杀死、氯氰菊酯和双甲脒毒力较高。不同龄期和不同虫态的梨木虱耐药性有着明显的差异。
1993年02期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孟昭礼;刘波;张振芳;董向丽;王祖晋;
采用FAO推荐的浸渍玻片法,选用生产上常用的8种农药对中国梨木虱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莱阳种群2龄若虫对久效磷、氧化乐果、对硫磷、杀灭菊酯、水胺硫磷。双甲脒、氯氰菊酯和敌杀死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721.83ppm、277.03ppm、237.38ppm、100.62ppm、53.12ppm、37.86ppm、22.17ppm和5.84ppm。供试农药中,以敌杀死、氯氰菊酯和双甲脒毒力较高。不同龄期和不同虫态的梨木虱耐药性有着明显的差异。
1993年02期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宋协松;董炜博;闵平;宋文武;仇新民;
1989~1992年经过小区大面积示范试验证明:亩用防线剂2号有效成分250g,结合花生播种,将药施于播种沟内15cm深处,田间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效果为65.5%,增产为106.86%,较亩用涕灭威颗粒剂的防效分别提高38.31%及34.74%。同时能够兼治蛴螬。金龟甲及蚜虫等多种地下地上害虫。
1993年02期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协松;董炜博;闵平;宋文武;仇新民;
1989~1992年经过小区大面积示范试验证明:亩用防线剂2号有效成分250g,结合花生播种,将药施于播种沟内15cm深处,田间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效果为65.5%,增产为106.86%,较亩用涕灭威颗粒剂的防效分别提高38.31%及34.74%。同时能够兼治蛴螬。金龟甲及蚜虫等多种地下地上害虫。
1993年02期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协松;董炜博;闵平;宋文武;仇新民;
1989~1992年经过小区大面积示范试验证明:亩用防线剂2号有效成分250g,结合花生播种,将药施于播种沟内15cm深处,田间防治花生根结线虫病效果为65.5%,增产为106.86%,较亩用涕灭威颗粒剂的防效分别提高38.31%及34.74%。同时能够兼治蛴螬。金龟甲及蚜虫等多种地下地上害虫。
1993年02期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瑞中;郭和以;
将CB-HRP注入鸡的一侧睾丸内,通过逆行和跨节追踪证明,支配鸡睾丸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T_1——S_8椎旁节内,集中于T_5——L_1,在T_5——L_1和S_4——S_6区间出现2个标记高峰,在L_3——S_2出现1个少标记区;交感节后神经元还位于腹腔神经节、肠系膜前神经节、前部主动脉神经节、肾上腺前后极神经节、肾上腺的被膜和实质内。支配鸡睾丸的长轴突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T_1——L_2髓节,集中于T_5和T_6髓节的Terni氏柱内。此外,在直肠前端、回肠末端的肠神经节内含有大量的节后神经元支配鸡睾丸。
1993年02期 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瑞中;郭和以;
将CB-HRP注入鸡的一侧睾丸内,通过逆行和跨节追踪证明,支配鸡睾丸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T_1——S_8椎旁节内,集中于T_5——L_1,在T_5——L_1和S_4——S_6区间出现2个标记高峰,在L_3——S_2出现1个少标记区;交感节后神经元还位于腹腔神经节、肠系膜前神经节、前部主动脉神经节、肾上腺前后极神经节、肾上腺的被膜和实质内。支配鸡睾丸的长轴突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T_1——L_2髓节,集中于T_5和T_6髓节的Terni氏柱内。此外,在直肠前端、回肠末端的肠神经节内含有大量的节后神经元支配鸡睾丸。
1993年02期 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瑞中;郭和以;
将CB-HRP注入鸡的一侧睾丸内,通过逆行和跨节追踪证明,支配鸡睾丸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T_1——S_8椎旁节内,集中于T_5——L_1,在T_5——L_1和S_4——S_6区间出现2个标记高峰,在L_3——S_2出现1个少标记区;交感节后神经元还位于腹腔神经节、肠系膜前神经节、前部主动脉神经节、肾上腺前后极神经节、肾上腺的被膜和实质内。支配鸡睾丸的长轴突交感节前神经元位于T_1——L_2髓节,集中于T_5和T_6髓节的Terni氏柱内。此外,在直肠前端、回肠末端的肠神经节内含有大量的节后神经元支配鸡睾丸。
1993年02期 148-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振军;
采用养殖床自由选食和缸养相结合方法,对“大平2号”蚯蚓人工养殖高产饲料因子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氮素饲料中的牛粪,碳素饲料中食用菌渣、果渣为蚯蚓高产饲料因子。这几种成份相结合或与其它料相配合,蚯蚓的繁殖倍数和增重倍数都较高。70%鲜牛粪+30%食用菌渣为较理想的蚯蚓饲料配方。
1993年02期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孙振军;
采用养殖床自由选食和缸养相结合方法,对“大平2号”蚯蚓人工养殖高产饲料因子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氮素饲料中的牛粪,碳素饲料中食用菌渣、果渣为蚯蚓高产饲料因子。这几种成份相结合或与其它料相配合,蚯蚓的繁殖倍数和增重倍数都较高。70%鲜牛粪+30%食用菌渣为较理想的蚯蚓饲料配方。
1993年02期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孙振军;
采用养殖床自由选食和缸养相结合方法,对“大平2号”蚯蚓人工养殖高产饲料因子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氮素饲料中的牛粪,碳素饲料中食用菌渣、果渣为蚯蚓高产饲料因子。这几种成份相结合或与其它料相配合,蚯蚓的繁殖倍数和增重倍数都较高。70%鲜牛粪+30%食用菌渣为较理想的蚯蚓饲料配方。
1993年02期 153-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志坚;
<正> 钴—60辐照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中成药及西药、化妆品、草编制品和羊毛等的灭菌消毒;食品蔬菜、瓜果等的辐照保质、保鲜;农业上的辐照育种和消灭病虫害;以及化工材料的辐照加工等。用辐照加工技术对各种成品进行处理时,不用拆除包装,可整箱或
1993年02期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志坚;
<正> 钴—60辐照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中成药及西药、化妆品、草编制品和羊毛等的灭菌消毒;食品蔬菜、瓜果等的辐照保质、保鲜;农业上的辐照育种和消灭病虫害;以及化工材料的辐照加工等。用辐照加工技术对各种成品进行处理时,不用拆除包装,可整箱或
1993年02期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志坚;
<正> 钴—60辐照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中成药及西药、化妆品、草编制品和羊毛等的灭菌消毒;食品蔬菜、瓜果等的辐照保质、保鲜;农业上的辐照育种和消灭病虫害;以及化工材料的辐照加工等。用辐照加工技术对各种成品进行处理时,不用拆除包装,可整箱或
1993年02期 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宝维;曲象华;邱作文;赵春生;孙振业;
用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7%、16.5%、16%和15.5%四组平衡日粮饲喂笼养艾维茵父母代种鸡,结果表明,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5%的日粮,试验期平均产蛋率达79.982%,高峰产蛋率达90%,受精率达93.6%,受精蛋孵化率达93%,成活率达97%,平均蛋重61.376g(P<0.05);与第1组比较,每千克蛋节约饲料0.536kg,降低成本0.268元(P<0.05),其次是蛋白质为16%的日粮处理。从每枚合格蛋的饲料成本及蛋破损率分析,以饲喂蛋白质为15.5%日粮组较好。
1993年02期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宝维;曲象华;邱作文;赵春生;孙振业;
用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7%、16.5%、16%和15.5%四组平衡日粮饲喂笼养艾维茵父母代种鸡,结果表明,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5%的日粮,试验期平均产蛋率达79.982%,高峰产蛋率达90%,受精率达93.6%,受精蛋孵化率达93%,成活率达97%,平均蛋重61.376g(P<0.05);与第1组比较,每千克蛋节约饲料0.536kg,降低成本0.268元(P<0.05),其次是蛋白质为16%的日粮处理。从每枚合格蛋的饲料成本及蛋破损率分析,以饲喂蛋白质为15.5%日粮组较好。
1993年02期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宝维;曲象华;邱作文;赵春生;孙振业;
用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7%、16.5%、16%和15.5%四组平衡日粮饲喂笼养艾维茵父母代种鸡,结果表明,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5%的日粮,试验期平均产蛋率达79.982%,高峰产蛋率达90%,受精率达93.6%,受精蛋孵化率达93%,成活率达97%,平均蛋重61.376g(P<0.05);与第1组比较,每千克蛋节约饲料0.536kg,降低成本0.268元(P<0.05),其次是蛋白质为16%的日粮处理。从每枚合格蛋的饲料成本及蛋破损率分析,以饲喂蛋白质为15.5%日粮组较好。
1993年02期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傅建祥;
<正> 位东斌,男,汉族,山东省莱阳市人。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现任莱阳农学院农学系教授,作物栽培教研室主任,小麦研究室主任,北方小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成员。位东斌教授从60年代中期开始对小麦栽培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1 968年参与主持"小麦丰产理论与实践的研穷",千]972年与课颗组同志一值创出亩产5 79.Ikg的高产记录,居全国领先,确立了小麦高产栽培理论新体系,被国内著名专家认为是"小麦高产栽培理论的新突破"。该成果在国内同类生
1993年02期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傅建祥;
<正> 位东斌,男,汉族,山东省莱阳市人。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现任莱阳农学院农学系教授,作物栽培教研室主任,小麦研究室主任,北方小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成员。位东斌教授从60年代中期开始对小麦栽培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1 968年参与主持"小麦丰产理论与实践的研穷",千]972年与课颗组同志一值创出亩产5 79.Ikg的高产记录,居全国领先,确立了小麦高产栽培理论新体系,被国内著名专家认为是"小麦高产栽培理论的新突破"。该成果在国内同类生
1993年02期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傅建祥;
<正> 位东斌,男,汉族,山东省莱阳市人。1936年生,1960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现任莱阳农学院农学系教授,作物栽培教研室主任,小麦研究室主任,北方小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成员。位东斌教授从60年代中期开始对小麦栽培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1 968年参与主持"小麦丰产理论与实践的研穷",千]972年与课颗组同志一值创出亩产5 79.Ikg的高产记录,居全国领先,确立了小麦高产栽培理论新体系,被国内著名专家认为是"小麦高产栽培理论的新突破"。该成果在国内同类生
1993年02期 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