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咏梅,唐荣华,周汉群,宫钦安
将花生栽培种梧油1号和根茎区组的未定名种A.sp(9618)杂交授粉后的胚和胚珠在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从离休胚的胚养上获得了丛生幼枝。胚珠培养表现有3种:①有些胚珠内的胚长出来;②有些胚珠内的胚表现不同程度的分化生长;③还有一些胚珠变黑坏死。将这些胚解剖出来转移到MS+2mg/LNAA+0.5mg/LBA或MS+0.5mg/LBA的培养基上也获得了丛生幼枝,再将这些丛生的枝转到MS+0.05mg/LKT+2mg/LIAA培养基上生根,获得了杂种植株。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恒永,赵君实,徐茂臻
通过2年对4个高产冬小麦品种光能利用的观测分析,认为山东省高产冬小麦全生育期地上部生物产量光能利用率1.16%,籽粒光能利用率0.44%是实现每公顷7500kg光能利用率指标的下限。不同分蘖成穗类型品种、不同密度群体在不同生育阶段光能利用率有明显的差异高成穗率品种有两次光能利用高峰,大群体第2次高峰出现早;低成穗率品种全生能期只有一次光能利用高峰。文中根据当前小麦生产实际提出了部分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吴献忠,李凤玲,王东昌,曾翠娜
植病防治研究进展吴献忠,李凤玲,王东昌,曾翠娜(莱阳农学院植保系,山东莱阳26520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病害防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植病防治的最新发展,对植物病害抗病育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抗病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曲咏梅,唐荣华,周汉群,宫钦安
将花生栽培种梧油1号和根茎区组的未定名种A.sp(9618)杂交授粉后的胚和胚珠在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从离休胚的胚养上获得了丛生幼枝。胚珠培养表现有3种:①有些胚珠内的胚长出来;②有些胚珠内的胚表现不同程度的分化生长;③还有一些胚珠变黑坏死。将这些胚解剖出来转移到MS+2mg/LNAA+0.5mg/LBA或MS+0.5mg/LBA的培养基上也获得了丛生幼枝,再将这些丛生的枝转到MS+0.05mg/LKT+2mg/LIAA培养基上生根,获得了杂种植株。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恒永,赵君实,徐茂臻
通过2年对4个高产冬小麦品种光能利用的观测分析,认为山东省高产冬小麦全生育期地上部生物产量光能利用率1.16%,籽粒光能利用率0.44%是实现每公顷7500kg光能利用率指标的下限。不同分蘖成穗类型品种、不同密度群体在不同生育阶段光能利用率有明显的差异高成穗率品种有两次光能利用高峰,大群体第2次高峰出现早;低成穗率品种全生能期只有一次光能利用高峰。文中根据当前小麦生产实际提出了部分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徐恒永,赵君实,徐茂臻
通过2年对4个高产冬小麦品种光能利用的观测分析,认为山东省高产冬小麦全生育期地上部生物产量光能利用率1.16%,籽粒光能利用率0.44%是实现每公顷7500kg光能利用率指标的下限。不同分蘖成穗类型品种、不同密度群体在不同生育阶段光能利用率有明显的差异高成穗率品种有两次光能利用高峰,大群体第2次高峰出现早;低成穗率品种全生能期只有一次光能利用高峰。文中根据当前小麦生产实际提出了部分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王法宏,赵君实
于籽粒灌浆末期,用扫描电镜比较研究了冬小麦分蘖成穗率较低的大穗紧凑型品种和分蘖成穗率较高的多穗平展型品种茎秆和旗叶上表皮的组织结构特点。结果表明,与多穗平展型品种相比,大穗紧凑型品种基部第2节间的茎壁较厚,机械组织较发达,基本薄壁组织也较厚,其横向抗压能力明显增强;穗下节间的输导组织较发达,旗叶上表皮细胞和气孔器均较大,但短细胞数量较少。据此,本文提出,在小麦超高产育种工作中,应重视对茎秆质量的选择,在小麦超高产栽培中,应选用大穗紧凑型品种,以进一步增加小麦群体的光合势,靠穗大,穗多创高产。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曲咏梅,唐荣华,周汉群,宫钦安
将花生栽培种梧油1号和根茎区组的未定名种A.sp(9618)杂交授粉后的胚和胚珠在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从离休胚的胚养上获得了丛生幼枝。胚珠培养表现有3种:①有些胚珠内的胚长出来;②有些胚珠内的胚表现不同程度的分化生长;③还有一些胚珠变黑坏死。将这些胚解剖出来转移到MS+2mg/LNAA+0.5mg/LBA或MS+0.5mg/LBA的培养基上也获得了丛生幼枝,再将这些丛生的枝转到MS+0.05mg/LKT+2mg/LIAA培养基上生根,获得了杂种植株。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润玺,宋协松,董炜博,宋文武,马世寅
对1988~1992年研制成功的灭菌灵进行了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证明,喷3次200倍液,对植株叶部发生的花生黑斑病、褐斑病、网斑病及焦斑病等多种叶斑病均有防治作用,防效为41.21%,每公顷增干荚果498.02kg,增产率为13.95%。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献忠,李凤玲,王东昌,曾翠娜
植病防治研究进展吴献忠,李凤玲,王东昌,曾翠娜(莱阳农学院植保系,山东莱阳26520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病害防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植病防治的最新发展,对植物病害抗病育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抗病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孙振军,汪尧春,李文立,李聪敏
用鲜蚓代替鱼粉,蚓粪替代部分饲粮来筛选自用仔鸡优化饲料配方。结果表明,在鲜蚓、蚓粪的3组添加量中,全期只增重以添加12%鲜蚓组最高(1492.8),比基础组提高27%,比鱼粉组提高7.2%;料肉比以添加12%鲜蚓组最低,比基础组降低32.8%,比鱼粉组降低18.7%;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以添加15%鲜蚓组最低,比基础料组降低44.2%,比鱼粉组降低43%。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孙振军,汪尧春,李文立,李聪敏
用鲜蚓代替鱼粉,蚓粪替代部分饲粮来筛选自用仔鸡优化饲料配方。结果表明,在鲜蚓、蚓粪的3组添加量中,全期只增重以添加12%鲜蚓组最高(1492.8),比基础组提高27%,比鱼粉组提高7.2%;料肉比以添加12%鲜蚓组最低,比基础组降低32.8%,比鱼粉组降低18.7%;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以添加15%鲜蚓组最低,比基础料组降低44.2%,比鱼粉组降低43%。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尚书旗,张嘉玉,王茂林,张锡斋,王继伟
通过分析原有青饲料收获机的局限性,设计出了一种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新型玉米青饲料收获机。将切断、粉碎、抛送、装袋融为一体。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 周建强,解增海,黄传真,张景德
通过试验解决了陶瓷表面镀镍技术问题,采用这一技术,不导电陶瓷刀具切削温度可以使用刀-屑热电偶法进行实测。为研究该类刀具的磨损机理和正确使用这类刀具提供了依据。同时对晶须增韧陶瓷刀具在不同速度下切削航空镍基合金GH761时的切削温度进行了测量。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孙振军,汪尧春,李文立,李聪敏
用鲜蚓代替鱼粉,蚓粪替代部分饲粮来筛选自用仔鸡优化饲料配方。结果表明,在鲜蚓、蚓粪的3组添加量中,全期只增重以添加12%鲜蚓组最高(1492.8),比基础组提高27%,比鱼粉组提高7.2%;料肉比以添加12%鲜蚓组最低,比基础组降低32.8%,比鱼粉组降低18.7%;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以添加15%鲜蚓组最低,比基础料组降低44.2%,比鱼粉组降低43%。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尚书旗,张嘉玉,王茂林,张锡斋,王继伟
通过分析原有青饲料收获机的局限性,设计出了一种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新型玉米青饲料收获机。将切断、粉碎、抛送、装袋融为一体。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周建强,解增海,黄传真,张景德
通过试验解决了陶瓷表面镀镍技术问题,采用这一技术,不导电陶瓷刀具切削温度可以使用刀-屑热电偶法进行实测。为研究该类刀具的磨损机理和正确使用这类刀具提供了依据。同时对晶须增韧陶瓷刀具在不同速度下切削航空镍基合金GH761时的切削温度进行了测量。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恒永,赵君实,徐茂臻
通过2年对4个高产冬小麦品种光能利用的观测分析,认为山东省高产冬小麦全生育期地上部生物产量光能利用率1.16%,籽粒光能利用率0.44%是实现每公顷7500kg光能利用率指标的下限。不同分蘖成穗类型品种、不同密度群体在不同生育阶段光能利用率有明显的差异高成穗率品种有两次光能利用高峰,大群体第2次高峰出现早;低成穗率品种全生能期只有一次光能利用高峰。文中根据当前小麦生产实际提出了部分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王全宝,孙月萍,李庆怀,张振邦
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王全宝,孙月萍,李庆怀,张振邦(莱阳农学院牧医系,山东莱阳265200)(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莱阳市兽医站)免疫系统被公认以后,即被视为独立存在的自我调节系统,各种复杂的免疫应答,在免疫系统内发生、发展、消退。Jerne的基...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宝维,王生雨,曹积生,迟汉东
以父母代肉种鸡平养喂料标准为对照,依次降低8%、10%和12%进行肉种鸡笼养的综合限饲方案适合性试验。结果表明,以平养喂料量降低10%的处理为最佳,体重符合标准要求,生产性能也最高(P<0.01)。此外,在18~23周龄饲喂18%蛋白质水平的日粮,能够使笼养肉种鸡适时开产,避免开产日龄及产蛋高峰延迟的现象。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振军,汪尧春,李文立,李聪敏
用鲜蚓代替鱼粉,蚓粪替代部分饲粮来筛选自用仔鸡优化饲料配方。结果表明,在鲜蚓、蚓粪的3组添加量中,全期只增重以添加12%鲜蚓组最高(1492.8),比基础组提高27%,比鱼粉组提高7.2%;料肉比以添加12%鲜蚓组最低,比基础组降低32.8%,比鱼粉组降低18.7%;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以添加15%鲜蚓组最低,比基础料组降低44.2%,比鱼粉组降低43%。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尚书旗,张嘉玉,王茂林,张锡斋,王继伟
通过分析原有青饲料收获机的局限性,设计出了一种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新型玉米青饲料收获机。将切断、粉碎、抛送、装袋融为一体。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周建强,解增海,黄传真,张景德
通过试验解决了陶瓷表面镀镍技术问题,采用这一技术,不导电陶瓷刀具切削温度可以使用刀-屑热电偶法进行实测。为研究该类刀具的磨损机理和正确使用这类刀具提供了依据。同时对晶须增韧陶瓷刀具在不同速度下切削航空镍基合金GH761时的切削温度进行了测量。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昊,王东昌,金毓铭
以降低铧式犁比阻和扩大耕速适应范围为主要目标,首创了“半翻半松、原地扭垡”工作原理,并介绍了按此原理设计的轻型高速低阻犁。该犁的比阻比现用犁低30%,达国内领先水平,耕速在5~10km/h范围内都有良好的耕地质量,且比阻随耕速提高而增大得较为缓慢。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莱阳农学院专家名录──许方许方,男,汉族,中共党员,江苏省宜兴市人,1928年10月出生。1952年8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生物系,同年分配到山东莱阳农业学校任教。1958年以后,历任莱阳农学院副教务长、教务处长、副院长、院长等职。1990年卸任后,任...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莱阳农学院专家名录──江先甫江先甫,男,汉族,1932年生。山东省文登市人。中共党员。1960年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调入皖南农学院任植物教研室主任,讲师。1986年调入莱阳农学院任植物教研室主任,1987年晋升副教授,1992...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法宏,赵君实
于籽粒灌浆末期,用扫描电镜比较研究了冬小麦分蘖成穗率较低的大穗紧凑型品种和分蘖成穗率较高的多穗平展型品种茎秆和旗叶上表皮的组织结构特点。结果表明,与多穗平展型品种相比,大穗紧凑型品种基部第2节间的茎壁较厚,机械组织较发达,基本薄壁组织也较厚,其横向抗压能力明显增强;穗下节间的输导组织较发达,旗叶上表皮细胞和气孔器均较大,但短细胞数量较少。据此,本文提出,在小麦超高产育种工作中,应重视对茎秆质量的选择,在小麦超高产栽培中,应选用大穗紧凑型品种,以进一步增加小麦群体的光合势,靠穗大,穗多创高产。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学留,张建华
本文阐述了以玉米杂交种鲁原单4号为供试材料,研究玉米根系生长与叶片衰老的相关规律,分析了叶面积与根系干重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叶片衰老的主导因素并不是根系的衰亡。因为叶片功能上开始衰老的时期约在出苗后10多天,而根系功能衰老始期则为出苗后45天左右。叶片功能衰老的先后次序是植株下部叶片,其次是顶部叶片,最后是穗位叶和中部叶片。但根系的功能衰老则以根层出现的先后为序。不同年份与不同的播期其根系与叶片的功能衰老遵循着统一规律进行。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刘鲁民,鞠志国,于常春,王以远,张爱法
丰棉素(FMS)是一种新型多效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比缩节胺(DPC)增产10%以上。本试验发现,施用丰棉素能显著地提高棉花光合速率,抑制光呼吸、增强根系活力,加速物质转化,显著增加单株结铃数,提高铃重。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学庆,周庆涛,林祖军,于经川,段留生
多效唑对提高甘薯产量有显著效应。它能使甘薯分枝数增多,使薯蔓节间长度和叶柄长度缩短,从而相对减少营养生长能量的消耗,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密植群体;能提高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从而提高光合效率,达到增产的目的。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孙本普,王勇,李秀云,张宝民
晚播小麦在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随播随盖适宜播期的日平均气温为9~13℃,最高14℃,越冬时0℃以上积温170~340℃,在当地时间为“霜降”节前后至“立冬”前。此期播种,每公顷基本苗150~240万。当日平均气温超过14℃时,要先播种,降至8~9℃时再盖膜。当日平均气温降至0℃时也能播种。地膜覆盖栽培把小麦的适宜播期延长了一个多月,播种期延长了近2个月。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曲咏梅,唐荣华,周汉群,宫钦安
将花生栽培种梧油1号和根茎区组的未定名种A.sp(9618)杂交授粉后的胚和胚珠在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从离休胚的胚养上获得了丛生幼枝。胚珠培养表现有3种:①有些胚珠内的胚长出来;②有些胚珠内的胚表现不同程度的分化生长;③还有一些胚珠变黑坏死。将这些胚解剖出来转移到MS+2mg/LNAA+0.5mg/LBA或MS+0.5mg/LBA的培养基上也获得了丛生幼枝,再将这些丛生的枝转到MS+0.05mg/LKT+2mg/LIAA培养基上生根,获得了杂种植株。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史新海,隋方功,宋再华,房永太,周玉海
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追肥方式对鲁玉10号玉米杂交种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鲁玉10号在中等肥水条件下,以拔节轻追,大喇叭口重追,灌浆期少追的追肥方式较好。在小喇叭口期一次性追肥效果最差,不宜提倡。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玉全,李萍,陈殿军,阎芳,翟筱
用等离子直读光谱仪测定了山东省5种有代表性土壤中15种稀土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山东省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以轻稀土元素为主,轻稀土元素含量占稀土元素总量的76.2%~80.4%。镧系元素的含量依各元素的原子序数呈奇偶分布,从La到Lu元素分布呈波浪式下降趋势,这与地壳中镧系元素丰度和原子序数间的关系是一致的。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顾耘,张迎春,李桂舫,郑长英
中国梨木虱一代卵在梨树上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环境作用所致。当t=1.96,D=0.2时,最适抽样数为:N=553.022/x+39.514。若防治指标定为每中校基部10个生长点累积卵数为4粒,则最大抽样数为178枝,防治的上下限为。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学庆,周庆涛,林祖军,于经川,段留生
多效唑对提高甘薯产量有显著效应。它能使甘薯分枝数增多,使薯蔓节间长度和叶柄长度缩短,从而相对减少营养生长能量的消耗,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密植群体;能提高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从而提高光合效率,达到增产的目的。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孙本普,王勇,李秀云,张宝民
晚播小麦在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随播随盖适宜播期的日平均气温为9~13℃,最高14℃,越冬时0℃以上积温170~340℃,在当地时间为“霜降”节前后至“立冬”前。此期播种,每公顷基本苗150~240万。当日平均气温超过14℃时,要先播种,降至8~9℃时再盖膜。当日平均气温降至0℃时也能播种。地膜覆盖栽培把小麦的适宜播期延长了一个多月,播种期延长了近2个月。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宝维,王生雨,曹积生,迟汉东
以父母代肉种鸡平养喂料标准为对照,依次降低8%、10%和12%进行肉种鸡笼养的综合限饲方案适合性试验。结果表明,以平养喂料量降低10%的处理为最佳,体重符合标准要求,生产性能也最高(P<0.01)。此外,在18~23周龄饲喂18%蛋白质水平的日粮,能够使笼养肉种鸡适时开产,避免开产日龄及产蛋高峰延迟的现象。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曲咏梅,唐荣华,周汉群,宫钦安
将花生栽培种梧油1号和根茎区组的未定名种A.sp(9618)杂交授粉后的胚和胚珠在不同种类和浓度激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从离休胚的胚养上获得了丛生幼枝。胚珠培养表现有3种:①有些胚珠内的胚长出来;②有些胚珠内的胚表现不同程度的分化生长;③还有一些胚珠变黑坏死。将这些胚解剖出来转移到MS+2mg/LNAA+0.5mg/LBA或MS+0.5mg/LBA的培养基上也获得了丛生幼枝,再将这些丛生的枝转到MS+0.05mg/LKT+2mg/LIAA培养基上生根,获得了杂种植株。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徐恒永,赵君实,徐茂臻
通过2年对4个高产冬小麦品种光能利用的观测分析,认为山东省高产冬小麦全生育期地上部生物产量光能利用率1.16%,籽粒光能利用率0.44%是实现每公顷7500kg光能利用率指标的下限。不同分蘖成穗类型品种、不同密度群体在不同生育阶段光能利用率有明显的差异高成穗率品种有两次光能利用高峰,大群体第2次高峰出现早;低成穗率品种全生能期只有一次光能利用高峰。文中根据当前小麦生产实际提出了部分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王法宏,赵君实
于籽粒灌浆末期,用扫描电镜比较研究了冬小麦分蘖成穗率较低的大穗紧凑型品种和分蘖成穗率较高的多穗平展型品种茎秆和旗叶上表皮的组织结构特点。结果表明,与多穗平展型品种相比,大穗紧凑型品种基部第2节间的茎壁较厚,机械组织较发达,基本薄壁组织也较厚,其横向抗压能力明显增强;穗下节间的输导组织较发达,旗叶上表皮细胞和气孔器均较大,但短细胞数量较少。据此,本文提出,在小麦超高产育种工作中,应重视对茎秆质量的选择,在小麦超高产栽培中,应选用大穗紧凑型品种,以进一步增加小麦群体的光合势,靠穗大,穗多创高产。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学留,张建华
本文阐述了以玉米杂交种鲁原单4号为供试材料,研究玉米根系生长与叶片衰老的相关规律,分析了叶面积与根系干重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叶片衰老的主导因素并不是根系的衰亡。因为叶片功能上开始衰老的时期约在出苗后10多天,而根系功能衰老始期则为出苗后45天左右。叶片功能衰老的先后次序是植株下部叶片,其次是顶部叶片,最后是穗位叶和中部叶片。但根系的功能衰老则以根层出现的先后为序。不同年份与不同的播期其根系与叶片的功能衰老遵循着统一规律进行。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刘鲁民,鞠志国,于常春,王以远,张爱法
丰棉素(FMS)是一种新型多效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比缩节胺(DPC)增产10%以上。本试验发现,施用丰棉素能显著地提高棉花光合速率,抑制光呼吸、增强根系活力,加速物质转化,显著增加单株结铃数,提高铃重。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学庆,周庆涛,林祖军,于经川,段留生
多效唑对提高甘薯产量有显著效应。它能使甘薯分枝数增多,使薯蔓节间长度和叶柄长度缩短,从而相对减少营养生长能量的消耗,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密植群体;能提高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从而提高光合效率,达到增产的目的。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 ] - 王宝维,王生雨,曹积生,迟汉东
以父母代肉种鸡平养喂料标准为对照,依次降低8%、10%和12%进行肉种鸡笼养的综合限饲方案适合性试验。结果表明,以平养喂料量降低10%的处理为最佳,体重符合标准要求,生产性能也最高(P<0.01)。此外,在18~23周龄饲喂18%蛋白质水平的日粮,能够使笼养肉种鸡适时开产,避免开产日龄及产蛋高峰延迟的现象。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法宏,赵君实
于籽粒灌浆末期,用扫描电镜比较研究了冬小麦分蘖成穗率较低的大穗紧凑型品种和分蘖成穗率较高的多穗平展型品种茎秆和旗叶上表皮的组织结构特点。结果表明,与多穗平展型品种相比,大穗紧凑型品种基部第2节间的茎壁较厚,机械组织较发达,基本薄壁组织也较厚,其横向抗压能力明显增强;穗下节间的输导组织较发达,旗叶上表皮细胞和气孔器均较大,但短细胞数量较少。据此,本文提出,在小麦超高产育种工作中,应重视对茎秆质量的选择,在小麦超高产栽培中,应选用大穗紧凑型品种,以进一步增加小麦群体的光合势,靠穗大,穗多创高产。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学留,张建华
本文阐述了以玉米杂交种鲁原单4号为供试材料,研究玉米根系生长与叶片衰老的相关规律,分析了叶面积与根系干重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叶片衰老的主导因素并不是根系的衰亡。因为叶片功能上开始衰老的时期约在出苗后10多天,而根系功能衰老始期则为出苗后45天左右。叶片功能衰老的先后次序是植株下部叶片,其次是顶部叶片,最后是穗位叶和中部叶片。但根系的功能衰老则以根层出现的先后为序。不同年份与不同的播期其根系与叶片的功能衰老遵循着统一规律进行。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刘鲁民,鞠志国,于常春,王以远,张爱法
丰棉素(FMS)是一种新型多效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比缩节胺(DPC)增产10%以上。本试验发现,施用丰棉素能显著地提高棉花光合速率,抑制光呼吸、增强根系活力,加速物质转化,显著增加单株结铃数,提高铃重。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学留,张建华
本文阐述了以玉米杂交种鲁原单4号为供试材料,研究玉米根系生长与叶片衰老的相关规律,分析了叶面积与根系干重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叶片衰老的主导因素并不是根系的衰亡。因为叶片功能上开始衰老的时期约在出苗后10多天,而根系功能衰老始期则为出苗后45天左右。叶片功能衰老的先后次序是植株下部叶片,其次是顶部叶片,最后是穗位叶和中部叶片。但根系的功能衰老则以根层出现的先后为序。不同年份与不同的播期其根系与叶片的功能衰老遵循着统一规律进行。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莱阳农学院专家名录──许方许方,男,汉族,中共党员,江苏省宜兴市人,1928年10月出生。1952年8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生物系,同年分配到山东莱阳农业学校任教。1958年以后,历任莱阳农学院副教务长、教务处长、副院长、院长等职。1990年卸任后,任...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莱阳农学院专家名录──江先甫江先甫,男,汉族,1932年生。山东省文登市人。中共党员。1960年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调入皖南农学院任植物教研室主任,讲师。1986年调入莱阳农学院任植物教研室主任,1987年晋升副教授,1992...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尚书旗,张嘉玉,王茂林,张锡斋,王继伟
通过分析原有青饲料收获机的局限性,设计出了一种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新型玉米青饲料收获机。将切断、粉碎、抛送、装袋融为一体。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刘学庆,周庆涛,林祖军,于经川,段留生
多效唑对提高甘薯产量有显著效应。它能使甘薯分枝数增多,使薯蔓节间长度和叶柄长度缩短,从而相对减少营养生长能量的消耗,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密植群体;能提高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从而提高光合效率,达到增产的目的。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孙本普,王勇,李秀云,张宝民
晚播小麦在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随播随盖适宜播期的日平均气温为9~13℃,最高14℃,越冬时0℃以上积温170~340℃,在当地时间为“霜降”节前后至“立冬”前。此期播种,每公顷基本苗150~240万。当日平均气温超过14℃时,要先播种,降至8~9℃时再盖膜。当日平均气温降至0℃时也能播种。地膜覆盖栽培把小麦的适宜播期延长了一个多月,播种期延长了近2个月。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史新海,隋方功,宋再华,房永太,周玉海
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追肥方式对鲁玉10号玉米杂交种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鲁玉10号在中等肥水条件下,以拔节轻追,大喇叭口重追,灌浆期少追的追肥方式较好。在小喇叭口期一次性追肥效果最差,不宜提倡。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玉全,李萍,陈殿军,阎芳,翟筱
用等离子直读光谱仪测定了山东省5种有代表性土壤中15种稀土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山东省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以轻稀土元素为主,轻稀土元素含量占稀土元素总量的76.2%~80.4%。镧系元素的含量依各元素的原子序数呈奇偶分布,从La到Lu元素分布呈波浪式下降趋势,这与地壳中镧系元素丰度和原子序数间的关系是一致的。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顾耘,张迎春,李桂舫,郑长英
中国梨木虱一代卵在梨树上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环境作用所致。当t=1.96,D=0.2时,最适抽样数为:N=553.022/x+39.514。若防治指标定为每中校基部10个生长点累积卵数为4粒,则最大抽样数为178枝,防治的上下限为。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陈学留,张建华
本文阐述了以玉米杂交种鲁原单4号为供试材料,研究玉米根系生长与叶片衰老的相关规律,分析了叶面积与根系干重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叶片衰老的主导因素并不是根系的衰亡。因为叶片功能上开始衰老的时期约在出苗后10多天,而根系功能衰老始期则为出苗后45天左右。叶片功能衰老的先后次序是植株下部叶片,其次是顶部叶片,最后是穗位叶和中部叶片。但根系的功能衰老则以根层出现的先后为序。不同年份与不同的播期其根系与叶片的功能衰老遵循着统一规律进行。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刘鲁民,鞠志国,于常春,王以远,张爱法
丰棉素(FMS)是一种新型多效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比缩节胺(DPC)增产10%以上。本试验发现,施用丰棉素能显著地提高棉花光合速率,抑制光呼吸、增强根系活力,加速物质转化,显著增加单株结铃数,提高铃重。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史新海,隋方功,宋再华,房永太,周玉海
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追肥方式对鲁玉10号玉米杂交种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鲁玉10号在中等肥水条件下,以拔节轻追,大喇叭口重追,灌浆期少追的追肥方式较好。在小喇叭口期一次性追肥效果最差,不宜提倡。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玉全,李萍,陈殿军,阎芳,翟筱
用等离子直读光谱仪测定了山东省5种有代表性土壤中15种稀土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山东省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以轻稀土元素为主,轻稀土元素含量占稀土元素总量的76.2%~80.4%。镧系元素的含量依各元素的原子序数呈奇偶分布,从La到Lu元素分布呈波浪式下降趋势,这与地壳中镧系元素丰度和原子序数间的关系是一致的。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顾耘,张迎春,李桂舫,郑长英
中国梨木虱一代卵在梨树上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环境作用所致。当t=1.96,D=0.2时,最适抽样数为:N=553.022/x+39.514。若防治指标定为每中校基部10个生长点累积卵数为4粒,则最大抽样数为178枝,防治的上下限为。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孙本普,王勇,李秀云,张宝民
晚播小麦在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随播随盖适宜播期的日平均气温为9~13℃,最高14℃,越冬时0℃以上积温170~340℃,在当地时间为“霜降”节前后至“立冬”前。此期播种,每公顷基本苗150~240万。当日平均气温超过14℃时,要先播种,降至8~9℃时再盖膜。当日平均气温降至0℃时也能播种。地膜覆盖栽培把小麦的适宜播期延长了一个多月,播种期延长了近2个月。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史新海,隋方功,宋再华,房永太,周玉海
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追肥方式对鲁玉10号玉米杂交种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鲁玉10号在中等肥水条件下,以拔节轻追,大喇叭口重追,灌浆期少追的追肥方式较好。在小喇叭口期一次性追肥效果最差,不宜提倡。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献忠,李凤玲,王东昌,曾翠娜
植病防治研究进展吴献忠,李凤玲,王东昌,曾翠娜(莱阳农学院植保系,山东莱阳26520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病害防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植病防治的最新发展,对植物病害抗病育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抗病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姜玉全,李萍,陈殿军,阎芳,翟筱
用等离子直读光谱仪测定了山东省5种有代表性土壤中15种稀土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山东省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以轻稀土元素为主,轻稀土元素含量占稀土元素总量的76.2%~80.4%。镧系元素的含量依各元素的原子序数呈奇偶分布,从La到Lu元素分布呈波浪式下降趋势,这与地壳中镧系元素丰度和原子序数间的关系是一致的。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顾耘,张迎春,李桂舫,郑长英
中国梨木虱一代卵在梨树上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环境作用所致。当t=1.96,D=0.2时,最适抽样数为:N=553.022/x+39.514。若防治指标定为每中校基部10个生长点累积卵数为4粒,则最大抽样数为178枝,防治的上下限为。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润玺,宋协松,董炜博,宋文武,马世寅
对1988~1992年研制成功的灭菌灵进行了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证明,喷3次200倍液,对植株叶部发生的花生黑斑病、褐斑病、网斑病及焦斑病等多种叶斑病均有防治作用,防效为41.21%,每公顷增干荚果498.02kg,增产率为13.95%。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全宝,孙月萍,李庆怀,张振邦
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王全宝,孙月萍,李庆怀,张振邦(莱阳农学院牧医系,山东莱阳265200)(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莱阳市兽医站)免疫系统被公认以后,即被视为独立存在的自我调节系统,各种复杂的免疫应答,在免疫系统内发生、发展、消退。Jerne的基...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金昊,王东昌,金毓铭
以降低铧式犁比阻和扩大耕速适应范围为主要目标,首创了“半翻半松、原地扭垡”工作原理,并介绍了按此原理设计的轻型高速低阻犁。该犁的比阻比现用犁低30%,达国内领先水平,耕速在5~10km/h范围内都有良好的耕地质量,且比阻随耕速提高而增大得较为缓慢。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莱阳农学院专家名录──许方许方,男,汉族,中共党员,江苏省宜兴市人,1928年10月出生。1952年8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生物系,同年分配到山东莱阳农业学校任教。1958年以后,历任莱阳农学院副教务长、教务处长、副院长、院长等职。1990年卸任后,任...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莱阳农学院专家名录──江先甫江先甫,男,汉族,1932年生。山东省文登市人。中共党员。1960年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调入皖南农学院任植物教研室主任,讲师。1986年调入莱阳农学院任植物教研室主任,1987年晋升副教授,1992...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宝维,王生雨,曹积生,迟汉东
以父母代肉种鸡平养喂料标准为对照,依次降低8%、10%和12%进行肉种鸡笼养的综合限饲方案适合性试验。结果表明,以平养喂料量降低10%的处理为最佳,体重符合标准要求,生产性能也最高(P<0.01)。此外,在18~23周龄饲喂18%蛋白质水平的日粮,能够使笼养肉种鸡适时开产,避免开产日龄及产蛋高峰延迟的现象。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法宏,赵君实
于籽粒灌浆末期,用扫描电镜比较研究了冬小麦分蘖成穗率较低的大穗紧凑型品种和分蘖成穗率较高的多穗平展型品种茎秆和旗叶上表皮的组织结构特点。结果表明,与多穗平展型品种相比,大穗紧凑型品种基部第2节间的茎壁较厚,机械组织较发达,基本薄壁组织也较厚,其横向抗压能力明显增强;穗下节间的输导组织较发达,旗叶上表皮细胞和气孔器均较大,但短细胞数量较少。据此,本文提出,在小麦超高产育种工作中,应重视对茎秆质量的选择,在小麦超高产栽培中,应选用大穗紧凑型品种,以进一步增加小麦群体的光合势,靠穗大,穗多创高产。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鲁民,鞠志国,于常春,王以远,张爱法
丰棉素(FMS)是一种新型多效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比缩节胺(DPC)增产10%以上。本试验发现,施用丰棉素能显著地提高棉花光合速率,抑制光呼吸、增强根系活力,加速物质转化,显著增加单株结铃数,提高铃重。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学庆,周庆涛,林祖军,于经川,段留生
多效唑对提高甘薯产量有显著效应。它能使甘薯分枝数增多,使薯蔓节间长度和叶柄长度缩短,从而相对减少营养生长能量的消耗,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密植群体;能提高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的含量,从而提高光合效率,达到增产的目的。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孙本普,王勇,李秀云,张宝民
晚播小麦在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随播随盖适宜播期的日平均气温为9~13℃,最高14℃,越冬时0℃以上积温170~340℃,在当地时间为“霜降”节前后至“立冬”前。此期播种,每公顷基本苗150~240万。当日平均气温超过14℃时,要先播种,降至8~9℃时再盖膜。当日平均气温降至0℃时也能播种。地膜覆盖栽培把小麦的适宜播期延长了一个多月,播种期延长了近2个月。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史新海,隋方功,宋再华,房永太,周玉海
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追肥方式对鲁玉10号玉米杂交种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鲁玉10号在中等肥水条件下,以拔节轻追,大喇叭口重追,灌浆期少追的追肥方式较好。在小喇叭口期一次性追肥效果最差,不宜提倡。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玉全,李萍,陈殿军,阎芳,翟筱
用等离子直读光谱仪测定了山东省5种有代表性土壤中15种稀土元素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山东省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以轻稀土元素为主,轻稀土元素含量占稀土元素总量的76.2%~80.4%。镧系元素的含量依各元素的原子序数呈奇偶分布,从La到Lu元素分布呈波浪式下降趋势,这与地壳中镧系元素丰度和原子序数间的关系是一致的。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顾耘,张迎春,李桂舫,郑长英
中国梨木虱一代卵在梨树上呈聚集分布,其聚集原因主要是由环境作用所致。当t=1.96,D=0.2时,最适抽样数为:N=553.022/x+39.514。若防治指标定为每中校基部10个生长点累积卵数为4粒,则最大抽样数为178枝,防治的上下限为。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润玺,宋协松,董炜博,宋文武,马世寅
对1988~1992年研制成功的灭菌灵进行了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证明,喷3次200倍液,对植株叶部发生的花生黑斑病、褐斑病、网斑病及焦斑病等多种叶斑病均有防治作用,防效为41.21%,每公顷增干荚果498.02kg,增产率为13.95%。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润玺,宋协松,董炜博,宋文武,马世寅
对1988~1992年研制成功的灭菌灵进行了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证明,喷3次200倍液,对植株叶部发生的花生黑斑病、褐斑病、网斑病及焦斑病等多种叶斑病均有防治作用,防效为41.21%,每公顷增干荚果498.02kg,增产率为13.95%。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献忠,李凤玲,王东昌,曾翠娜
植病防治研究进展吴献忠,李凤玲,王东昌,曾翠娜(莱阳农学院植保系,山东莱阳26520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病害防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植病防治的最新发展,对植物病害抗病育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抗病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全宝,孙月萍,李庆怀,张振邦
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王全宝,孙月萍,李庆怀,张振邦(莱阳农学院牧医系,山东莱阳265200)(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莱阳市兽医站)免疫系统被公认以后,即被视为独立存在的自我调节系统,各种复杂的免疫应答,在免疫系统内发生、发展、消退。Jerne的基...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宝维,王生雨,曹积生,迟汉东
以父母代肉种鸡平养喂料标准为对照,依次降低8%、10%和12%进行肉种鸡笼养的综合限饲方案适合性试验。结果表明,以平养喂料量降低10%的处理为最佳,体重符合标准要求,生产性能也最高(P<0.01)。此外,在18~23周龄饲喂18%蛋白质水平的日粮,能够使笼养肉种鸡适时开产,避免开产日龄及产蛋高峰延迟的现象。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振军,汪尧春,李文立,李聪敏
用鲜蚓代替鱼粉,蚓粪替代部分饲粮来筛选自用仔鸡优化饲料配方。结果表明,在鲜蚓、蚓粪的3组添加量中,全期只增重以添加12%鲜蚓组最高(1492.8),比基础组提高27%,比鱼粉组提高7.2%;料肉比以添加12%鲜蚓组最低,比基础组降低32.8%,比鱼粉组降低18.7%;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以添加15%鲜蚓组最低,比基础料组降低44.2%,比鱼粉组降低43%。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尚书旗,张嘉玉,王茂林,张锡斋,王继伟
通过分析原有青饲料收获机的局限性,设计出了一种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新型玉米青饲料收获机。将切断、粉碎、抛送、装袋融为一体。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周建强,解增海,黄传真,张景德
通过试验解决了陶瓷表面镀镍技术问题,采用这一技术,不导电陶瓷刀具切削温度可以使用刀-屑热电偶法进行实测。为研究该类刀具的磨损机理和正确使用这类刀具提供了依据。同时对晶须增韧陶瓷刀具在不同速度下切削航空镍基合金GH761时的切削温度进行了测量。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昊,王东昌,金毓铭
以降低铧式犁比阻和扩大耕速适应范围为主要目标,首创了“半翻半松、原地扭垡”工作原理,并介绍了按此原理设计的轻型高速低阻犁。该犁的比阻比现用犁低30%,达国内领先水平,耕速在5~10km/h范围内都有良好的耕地质量,且比阻随耕速提高而增大得较为缓慢。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全宝,孙月萍,李庆怀,张振邦
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王全宝,孙月萍,李庆怀,张振邦(莱阳农学院牧医系,山东莱阳265200)(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莱阳市兽医站)免疫系统被公认以后,即被视为独立存在的自我调节系统,各种复杂的免疫应答,在免疫系统内发生、发展、消退。Jerne的基...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周建强,解增海,黄传真,张景德
通过试验解决了陶瓷表面镀镍技术问题,采用这一技术,不导电陶瓷刀具切削温度可以使用刀-屑热电偶法进行实测。为研究该类刀具的磨损机理和正确使用这类刀具提供了依据。同时对晶须增韧陶瓷刀具在不同速度下切削航空镍基合金GH761时的切削温度进行了测量。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金昊,王东昌,金毓铭
以降低铧式犁比阻和扩大耕速适应范围为主要目标,首创了“半翻半松、原地扭垡”工作原理,并介绍了按此原理设计的轻型高速低阻犁。该犁的比阻比现用犁低30%,达国内领先水平,耕速在5~10km/h范围内都有良好的耕地质量,且比阻随耕速提高而增大得较为缓慢。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莱阳农学院专家名录──许方许方,男,汉族,中共党员,江苏省宜兴市人,1928年10月出生。1952年8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生物系,同年分配到山东莱阳农业学校任教。1958年以后,历任莱阳农学院副教务长、教务处长、副院长、院长等职。1990年卸任后,任...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莱阳农学院专家名录──江先甫江先甫,男,汉族,1932年生。山东省文登市人。中共党员。1960年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调入皖南农学院任植物教研室主任,讲师。1986年调入莱阳农学院任植物教研室主任,1987年晋升副教授,1992...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润玺,宋协松,董炜博,宋文武,马世寅
对1988~1992年研制成功的灭菌灵进行了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证明,喷3次200倍液,对植株叶部发生的花生黑斑病、褐斑病、网斑病及焦斑病等多种叶斑病均有防治作用,防效为41.21%,每公顷增干荚果498.02kg,增产率为13.95%。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吴献忠,李凤玲,王东昌,曾翠娜
植病防治研究进展吴献忠,李凤玲,王东昌,曾翠娜(莱阳农学院植保系,山东莱阳26520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病害防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根据近几年来国内外植病防治的最新发展,对植物病害抗病育种、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抗病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综...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全宝,孙月萍,李庆怀,张振邦
免疫增强剂的研究进展王全宝,孙月萍,李庆怀,张振邦(莱阳农学院牧医系,山东莱阳265200)(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莱阳市兽医站)免疫系统被公认以后,即被视为独立存在的自我调节系统,各种复杂的免疫应答,在免疫系统内发生、发展、消退。Jerne的基...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金昊,王东昌,金毓铭
以降低铧式犁比阻和扩大耕速适应范围为主要目标,首创了“半翻半松、原地扭垡”工作原理,并介绍了按此原理设计的轻型高速低阻犁。该犁的比阻比现用犁低30%,达国内领先水平,耕速在5~10km/h范围内都有良好的耕地质量,且比阻随耕速提高而增大得较为缓慢。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莱阳农学院专家名录──许方许方,男,汉族,中共党员,江苏省宜兴市人,1928年10月出生。1952年8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学院生物系,同年分配到山东莱阳农业学校任教。1958年以后,历任莱阳农学院副教务长、教务处长、副院长、院长等职。1990年卸任后,任...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莱阳农学院专家名录──江先甫江先甫,男,汉族,1932年生。山东省文登市人。中共党员。1960年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调入皖南农学院任植物教研室主任,讲师。1986年调入莱阳农学院任植物教研室主任,1987年晋升副教授,1992...
1994年01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