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麦胚乳贮藏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抗体的制备

    宋希云,夏美翠,刘新,高文淑,刘广田

    本文制备了普通小麦Gabo和京411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的多克隆抗体和1Dy10亚基的单克隆抗体,并对HMW-GS抗体的制备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DS-PAGE可制备高质量的HMW-GS抗原;不同动物对HMW-GS抗原的反应不同:兔对其较为敏感,而BALB/C小鼠较为迟钝。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分为3种类型:一是广谱型,可与抗原和非抗原HMW-GS反应;二是中间型,可与抗原和一部分非抗原HMW-GS反应;三是特异型,仅与抗原HMW-GS反应。特异性单抗可应用于鉴别小麦胚乳贮藏蛋白中是否含有抗原亚基,而多克隆抗体特异性较差,不能有效地鉴别特定的HMW-GS。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介质供铁水平对不同苹果基因型铁吸收特性的影响

    王永章,刘成连,徐茂龙,陈建文

    以小金海棠(MalusxiaojinensisChengetJiang)和山定子(M.bacata(L.)Borkh.)为试材,研究不同供铁水平对其生长发育及铁吸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铁胁迫处理,抑制小金海棠、山定子幼苗的生长,导致幼苗新叶叶绿素含量降低。与山定子相比,小金海棠有较强的抗缺铁失绿能力,较大的铁吸收速率和铁吸收总量,属于铁高效苹果基因型。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北沙参根的发育解剖研究

    初庆刚,曹玉芳,张长胜,谭翠英

    北沙参根的初生构造中,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皮层薄壁细胞占主要地位;次生构造中由维管形成层产生的次生维管组织占主导地位。其中以薄壁细胞为主,维管分子少量,分散在薄壁组织中;分泌道少量,分散在次生韧皮部和韧皮射线中,属次生泌道,初生构造中无分泌道存在。木栓形成层发生较早,由中柱鞘细胞中产生,一年生北沙参根木栓形成层只发生一次。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冬小麦旗叶衰老过程中光合色素变化及调控

    王瑞英,于振文,姜东

    小麦旗叶衰老过程中,光合色素含量与色素—蛋白质结合牢固程度降低的顺序为:类胡萝卜素早于叶绿素a,叶绿素a早于叶绿素b;光合速率的速降早于叶绿素含量的速降发生。应用IBA+NAA浸种与6-BA喷施均显著抑制了光合色素与光合速率的降低。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大白菜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形态解剖学研究

    王福青,曲咏梅,姜玉敏,滕吉梅,王彩兰

    大白菜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169A花器结构与保持系169B相同,但花丝短,子房粗壮、柱头肥大、蜜腺丰富;败育发生在孢原细胞前后的约占95%;花药的某一室局部发育,而在单核花粉粒之前败育的约占5%;幼龄花药表皮细胞直到开花仍具有生活力;开花时,花药表皮内侧是一群具有生活力的薄壁细胞;雄性败育对药隔维管束的发育影响不显著。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莱阳沙参资源分布与形态特征的研究

    谭翠英,王铭伦,田明宝,初庆刚

    对莱阳沙参分布,主要是在山东省的分布作了调查。较详细地研究了莱阳沙参各器官的形态特征,并据此对莱阳沙参进行了分类。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玉米粗缩病发生与防治的调查研究

    石正太,石他山,贾惊涛

    对邹平县1984年和1996年玉米粗缩病大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初侵染来源广且重的地方发病重;春玉米发病最重,其次为麦套玉米;玉米品种间发病轻重有一定差异;玉米有阶段抗病性,罹病愈早,受害愈重。从压低毒源和虫源入手,制订了小麦玉米一体化、大范围、群防群治的防治策略,并采取农业、化学等综防手段,防效明显。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热处理苹果试管苗脱毒研究初报

    战淑敏,李保华,丁鲁军,王文慧,宫志玲

    1994~1996年对直接热处理苹果试管苗脱毒法进行了研究。将继代于MS+BA0.5~1mg1/L培养基上的苹果试管苗,置于光照培养箱内,每天照光14h,温度控制在37℃±1℃,热处理28天后,剥取0.5mm左右的茎尖进行培养,获得的试管苗用PAS-ELISA(A蛋白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指示植物法进行检测,其中有8个苹果品种脱去了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和苹果茎沟病毒(ASGV)。对ASGV和ACLSV的脱除率分别为81.8%和78.6%,说明直接对苹果试管苗进行热处理,再剥取茎尖进行培养是脱除苹果病毒,特别是ASGV行之有效的方法。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北沙参多糖的分子表征和稀溶液性质的研究

    史美丽,袁月莲,姜瑞敏,曲宝涵,李桂花

    以水为溶剂,乙醇为沉淀剂,获得了3个级分的北沙参多糖。并运用动态膜渗透压法,Schulz-Dinlinger习惯法,使用分光光度计,以浊度滴定法及修正的Elias公式对北沙参多糖的分子进行了表征,获得了分子量分布曲线,研究了其稀溶液性质,Θ条件为:温度20±0.02℃,溶剂VH2O:V丙酮=76.92:23.08,Mark-Houwink方程为[η]=3.8×10-1M0.53。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生物自由基与切花劣变衰老及保鲜的关系研究

    赵九洲,刘庆华,孙太娟

    生物自由基与切花劣变衰老及保鲜的关系研究赵九洲刘庆华孙太娟(莱阳农学院园艺系,山东莱阳265200)花的衰老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有关,其中包括呼吸作用增强,水解酶活性的增加,大分子物质降解,及细胞组份的丧失;细胞膜特性的改变等。乙烯被认为是衰老的...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崂山野生蔬菜植物资源报导

    张德山

    经多次调查,崂山野生蔬菜植物首次报导了111种,1亚种,2变种,隶属于44科,87属,其中孢子植物12科,15属,16种和1变种;种子植物32科,72属,95种,1亚种和1变种。为开发利用野生蔬菜资源提供了资料。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棚蔬菜膜下微灌技术研究

    王华松,董元利,赵庆竹

    研究结果表明,膜下微灌比传统的沟灌节水60%,省工90%,5cm地温提高3~5℃,棚内湿度降低16%,增加有效种植面积4.09%,黄瓜增产25%以上,每棚(450m2)增加产值0.3万元,是提高蔬菜产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紫杉皮提取液对黄瓜花叶病毒的作用机制初探

    秦淑莲,辛玉成,姜瑞敏,吴献忠,孟昭礼

    紫杉皮提取液对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CMV)具有一定的钝化作用,其中100~800倍药液,对CMV的抑制钝化效果分别为98.8%~38.3%;在黄瓜和普通烟草上,于接种前后分别喷施200倍药液,对病害初侵染的作用效果分别为90.5%~72.1%和70.5%~61.6%。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日粮中添加SS油对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张丽英,王宝维,单虎,徐玉,李朝阳

    选用160只46周龄健康罗曼蛋鸡,研究饲料中添加8%SS油对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8%SS油试验组蛋黄中高级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明显提高,试验第14天、21天蛋黄中LA含量分别为23.49%和24.04%,分别是对照组的2.36倍和2.65倍。AA含量分别提高0.25%和0.45%,第21天ALA含量为1.75%,是对照组的3.75倍。蛋重、蛋清重分别为64.12g和38.59g,比对照组分别多2.67g和2.42g,但产蛋量略有下降。蛋黄中胆固醇含量为15.75mg/g,比对照组下降29.73%,差异极显著(P<0.01)。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蛋形指数、蛋重及比重对孵化率和性比例的影响

    王世成,傅传谟,孙国强,吕永艳,宋竹令

    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蛋形指数、蛋重及比重三因素对罗曼褐蛋鸡孵化率和母雏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蛋形指数是影响孵化率的主要因素,蛋形指数为75.1%~78.0%,蛋重为58.0~60.5g,比重为1.080~1.092,是提高孵化率的最优组合。比重是影响母雏比率的主要因素(P<0.05),比重为1.080~1.092,蛋形指数为72.1%~75.0%,蛋重为60.5~63.0g,为提高母雏比率的最优水平组合。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共射放大器输出信号最大不失真峰值及最佳静态工作点的研究

    刘立山,于凤举

    本文讨论了各种类型共射放大器输出信号最大不失真峰值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使输出信号最大不失真峰值最大的最佳静态工作点的概念,推导了最佳静态工作点的计算公式以及静态工作点为最佳时输出信号最大不失真峰值的计算公式。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胶东地区梅花鹿幼鹿培育技术的研究初报

    姜胜,潘庆杰,朱香萍,初振辉,孙月平

    对梅花鹿幼鹿培育技术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仔鹿经精心培育,细心调剂后,生长发育快,体质健壮,外形协调紧凑,被毛光亮,动作灵巧,反应敏捷,增重快,7月龄前平均日增重为0.3132kg,而对照组日增重仅为0.1804kg。试验组仔鹿出生后,5个月即开始出茸,整个产茸季节所产初角茸,平均单产达到712g,对照组为175.59g,多产鲜茸536.41g,提高了3.05倍,通过显著性检验,二者差异达到了P<0.001的极显著标准。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烟台长毛兔繁殖性能研究

    赵元礼,姜亮,李坚,张永义,孙明川

    对烟台长毛兔五世代40只公兔和60只母兔的繁殖性能进行系统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烟台系长毛兔公兔的精液品质优良,在配种旺季精子密度每毫升达2亿个以上,有效精子数每毫升达到1~2亿个。母兔产仔数比零世代母兔提高了5.86%,泌乳力提高了19.48%,断奶窝重提高了20.18%,断奶成活率提高了10.13%。各项繁殖性能表现良好。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玉米应力裂纹的分维测量与分析

    连政国,朱文学

    对玉米应力裂纹进行了分形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应力裂纹具有近似的自相似性,即分形特征。因此,可以用分形的理论进行研究。利用盒维数的定义测量并计算了各种形态裂纹的分维,局部显微单裂、双裂、龟裂的分维平均值为1.08、1.16、1.26;整个剖面上单裂,双裂和龟裂的平均分维值分别为1.148、1.174、1.201。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再生处理对粘土旧砂性能的影响

    张景德,周建强,王思悦,王执福

    分析讨论了粘土旧砂的性质,概述了旧砂再生的意义。通过试验,研究了再生处理对粘土旧砂表面状况、粒度、粒形的改善,以及对型砂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处理对粘土旧砂的回用是非常有益的。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磁化刀具磨损机理研究

    周建强,刘智军,顾军

    本文对磁化刀具磨损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得出了新的结论。对带磁切削中前人未解释的某些现象提出了新的见解;同时,对如何验证这些观点设计了试验方法。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系统分析

    刘学兵,丛蕾,盖全芳,田彩琴,刘敏

    本文采用两阶段法对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将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划分为初步决策阶段和最终决策阶段,然后分别对两个阶段进行分析研究。用改进的综合评判法(theMultipleAppraiseDecisionMethod,简称MADM法)对各投资方案进行初选,用现代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对中选方案作出科学评价,最终获取该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的最优决策。

    1997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