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麦小孢子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李文泽,宋子红,徐丽娟,郭宝太,于常春

    以冬性大麦品种Igri为材料,研究了小孢子游离、破壁及DNA提取方法。结果发现:①提取时间和旋切刀具的转速,对小孢子的得率均有直接影响。时间越长,得率越高。旋切刀具的转速越高,其游离小孢子效果越好,最高为22000rpm,达到94.0。但是当转速在12000rpm以上时,各处理差异不明显;②超声波处理不同时间对小孢子破壁率影响明显,以10s/10s/10s/10s/10s/10s(间隔10s)处理的小孢子破壁率最高达到68.85%;最低的处理为20s/20s/20s(间隔20s),仅为12.77%。前者是后者的5.4倍。此外,超声波的输出功率对小孢子破壁率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功率越高,效果越好。超声波法的破壁率明显地优于液氮研磨法。前者是后者的11.6倍;③CTAB法和微量快速提取法2种DNA提取方法的DNA得率和质量无明显差异,均适合于大麦小孢子DNA的提取。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秸秆揉碎切断机的试验研究

    王延耀,连政国,姜学东,蒋金琳,李国生

    通过对秸秆揉碎切断机的研究,确定了该机的主要参数,分析了影响该机性能的主要因素,找出了提高该机工作性能的最优组合,为秸秆揉碎切断机的设计、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苦豆子提取物与辛硫磷的增效作用研究

    罗万春,慕卫,张新,慕立义,沈长朋

    采用“索氏提取法”及“冷浸法”制备8种苦豆子提取物S1~S8,结果表明,S2与辛硫磷混合后制剂理化性状稳定,经联合毒力测定表明该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为134.37。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嗪草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胡继业,刘丰茂,潘灿平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65/35),在291nm处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的线性相关性好,变异系数为0.60%,回收率为99.17%.本法适用于嗪草酮制剂的分析。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木质部进化的生物物理学研究进展

    孙同兴,张昕,张长胜,徐建华

    木质部是维管植物输导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并具有机械支持的功能。有关木质部进化的研究虽是一个传统的课题,但最近几十年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手段结合相关学科从物理学观点模拟了木质部水分运输的机理及效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积累了丰富...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水杨酸对植物体生理活动的影响

    刘新

    在400年前,柳树的叶和树皮就被古希腊医生用作妇女分娩时的镇痛药物,但并不清楚其原因。1763年英国的EdmundStone又发现柳树皮可治疗虐疾和发烧,1828年德国的JohannBucher从柳树皮中分离出少量水杨苷(水杨酸乙醇苷,Salicin...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蛋清中溶菌酶的提取

    孙京新,姜连芳,李文香

    研究了从新鲜蛋清中提取溶菌酶的方法。通过控制温度,调酸和加盐,可以使溶菌酶得到分离和纯化。采用超滤的方法将溶菌酶提取液浓缩及脱盐并进一步纯化。最后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成产品。产品活力可达11000u/mg。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球台固定壁旋流式气力分级机的研究(Ⅰ)

    杨吉民,王欣,连政国,姜学东

    本文对自行设计的球台固定壁旋流式气力分级机模型进行了研究,对它内部的流场进行了测试,找出了流场的分布规律。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过热蒸汽干燥水分凝结的试验研究

    连政国,王延耀,李考年,姜学东,王继伟

    对过热蒸汽干燥影响水分凝结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过热蒸汽干燥减少水分凝结可采用更高温度蒸汽、增大质量流量、对物料进行预热,其中,提高蒸汽温度和对物料进行预热效果最为显著。过热蒸汽干燥对高水分物料的适应性要比低水分物料要好。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曲纹面蜗杆的新特性

    孙杰,张佳,宋守利

    在推导了曲纹面蜗杆齿面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曲纹面蜗杆拟准圆柱的新概念,研究了拟准圆柱的横截面半径随加工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且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子产品寿命周期费用与可靠性关系的研究

    张美华,关凯书,史岩,张丽

    建立了电子产品寿命周期费用与可靠性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对可靠性增长及资金的时间价值进行了讨论,为电子产品确定最佳可靠度提供了依据。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北大方正与科印排版软件的比较

    傅建祥,于凤举,张海凤

    对国内流行的主要微机排版软件北大方正和科印系统进行了比较,认为北大方正排版软件在源文件的兼容性、字体字号的定义、版面控制和辅助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而在字型的漂亮美观、标点符号的设定和数字转行等方面,科印系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微机操作系统已经从DOS转为Windows之后,微机排版软件在许多方面需要改进。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K0620数控机床编程分析

    王继伟,徐永健,于文娟,匡军,李国生

    本文对CK0620数控车床编程的一般规律进行了研究,对编程技巧进行了探讨,总结出该数控系统高效、实用的编程要领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水杨酸对植物体生理活动的影响

    刘新

    在400年前,柳树的叶和树皮就被古希腊医生用作妇女分娩时的镇痛药物,但并不清楚其原因。1763年英国的EdmundStone又发现柳树皮可治疗虐疾和发烧,1828年德国的JohannBucher从柳树皮中分离出少量水杨苷(水杨酸乙醇苷,Salicin...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鲁花11号粒重与苗期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

    王福青,王铭伦,郑芝荣,周宪龙,赵丽兰

    本试验结果表明,鲁花11号成熟饱满的种子其胚芽具有9个枝原基,6个花序原基,31片幼叶及幼叶原基;粒重间胚芽的发育程度随子叶饱满度的降低而降低,其各部位受影响程度主芽<第一对侧芽<第二对侧芽<二次芽;粒重间子叶营养物质消耗均发生在主茎5叶展之前,与苗期生长最快阶段相吻合;子叶营养物质消耗高峰发生在出苗期,占总消耗量的60.2%~84.4%,出苗期营养物质剩余量与粒重呈正相关,与苗的发育状况呈正相关;不同粒重均能完成苗期生长,但胚芽的差异在苗期进一步加重,从而导致茎、叶、根、根瘤及花芽的生长量(数量),均表现更显著的差异。因此,健壮的胚芽和饱满子叶是壮苗的共同基础。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不同耐旱性小麦品种光合性能的比较研究

    王月福,刘鹏起,李素美,王岳光,吴敏楚

    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不同耐旱性小麦品种光合性能的比较研究表明,群体光合速率和旗叶光合速率一般以耐旱品种莱农8834为高,不耐旱品种鲁麦7号为低,但在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两品种差异较小,在土壤水分亏缺条件下差异尤为显著。从群体光合速率和旗叶光合速率受水分的响应看,耐旱品种莱农8834受水分胁迫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小于不耐旱品种鲁麦7号。莱农8834的群体光合速率和旗叶光合速率高与其在水分亏缺条件下能保持较高的叶面积系数和叶绿素含量有关。从产量性状分析,莱农8834适宜在供水有限的条件下发挥其耐旱特性,提高产量;而鲁麦7号可在供水充足条件下发挥其高产潜力。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大麦苗期耐盐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李磊,赵檀方,胡延吉

    苗期对耐盐性不同的大麦品种(系)进行盐胁迫处理。结果表明,一定盐浓度下,耐盐品种与盐敏感品种相比,幼苗干物质重、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及Na+/K+比值变化小,渗透势变化大。耐盐性中等品种(系)的各个指标变化介于耐盐性强和盐敏感品种之间。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γ射线照射和离子束注入小麦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王岳光,王月福,孙锡勇,张凤玲

    对60Coγ射线和离子束注入小麦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离子束注入的M1代,穗部性状未发生明显变异,但株高、成株率随着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大而降低,高剂量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但低剂量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50GY的60Coγ射线处理效果与中等剂量的离子束注入效果相似。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除草剂混用在玉米田的应用研究

    姜德锋,潘仕清,衣先众,牟中谦

    1996~1997年于莱阳市龙旺庄镇在大田条件下选择7个玉米品种进行除草剂混用试验。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混剂均能一次使用有效地防治玉米全生育期的杂草危害,对玉米高度安全,除草剂处理后玉米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不同耐旱性小麦品种光合性能的比较研究

    王月福,刘鹏起,李素美,王岳光,吴敏楚

    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对不同耐旱性小麦品种光合性能的比较研究表明,群体光合速率和旗叶光合速率一般以耐旱品种莱农8834为高,不耐旱品种鲁麦7号为低,但在土壤水分充足条件下两品种差异较小,在土壤水分亏缺条件下差异尤为显著。从群体光合速率和旗叶光合速率受水分的响应看,耐旱品种莱农8834受水分胁迫光合速率降低的幅度小于不耐旱品种鲁麦7号。莱农8834的群体光合速率和旗叶光合速率高与其在水分亏缺条件下能保持较高的叶面积系数和叶绿素含量有关。从产量性状分析,莱农8834适宜在供水有限的条件下发挥其耐旱特性,提高产量;而鲁麦7号可在供水充足条件下发挥其高产潜力。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鲁花11号粒重与苗期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

    王福青,王铭伦,郑芝荣,周宪龙,赵丽兰

    本试验结果表明,鲁花11号成熟饱满的种子其胚芽具有9个枝原基,6个花序原基,31片幼叶及幼叶原基;粒重间胚芽的发育程度随子叶饱满度的降低而降低,其各部位受影响程度主芽<第一对侧芽<第二对侧芽<二次芽;粒重间子叶营养物质消耗均发生在主茎5叶展之前,与苗期生长最快阶段相吻合;子叶营养物质消耗高峰发生在出苗期,占总消耗量的60.2%~84.4%,出苗期营养物质剩余量与粒重呈正相关,与苗的发育状况呈正相关;不同粒重均能完成苗期生长,但胚芽的差异在苗期进一步加重,从而导致茎、叶、根、根瘤及花芽的生长量(数量),均表现更显著的差异。因此,健壮的胚芽和饱满子叶是壮苗的共同基础。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苦豆子提取物与辛硫磷的增效作用研究

    罗万春,慕卫,张新,慕立义,沈长朋

    采用“索氏提取法”及“冷浸法”制备8种苦豆子提取物S1~S8,结果表明,S2与辛硫磷混合后制剂理化性状稳定,经联合毒力测定表明该组合物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为134.37。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嗪草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胡继业,刘丰茂,潘灿平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18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65/35),在291nm处检测,外标法定量。方法的线性相关性好,变异系数为0.60%,回收率为99.17%.本法适用于嗪草酮制剂的分析。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木质部进化的生物物理学研究进展

    孙同兴,张昕,张长胜,徐建华

    木质部是维管植物输导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起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并具有机械支持的功能。有关木质部进化的研究虽是一个传统的课题,但最近几十年科学家们通过实验手段结合相关学科从物理学观点模拟了木质部水分运输的机理及效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积累了丰富...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曲纹面蜗杆的新特性

    孙杰,张佳,宋守利

    在推导了曲纹面蜗杆齿面方程的基础上,提出了曲纹面蜗杆拟准圆柱的新概念,研究了拟准圆柱的横截面半径随加工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且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子产品寿命周期费用与可靠性关系的研究

    张美华,关凯书,史岩,张丽

    建立了电子产品寿命周期费用与可靠性关系的数学模型,并对可靠性增长及资金的时间价值进行了讨论,为电子产品确定最佳可靠度提供了依据。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CK0620数控机床编程分析

    王继伟,徐永健,于文娟,匡军,李国生

    本文对CK0620数控车床编程的一般规律进行了研究,对编程技巧进行了探讨,总结出该数控系统高效、实用的编程要领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秸秆揉碎切断机的试验研究

    王延耀,连政国,姜学东,蒋金琳,李国生

    通过对秸秆揉碎切断机的研究,确定了该机的主要参数,分析了影响该机性能的主要因素,找出了提高该机工作性能的最优组合,为秸秆揉碎切断机的设计、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北大方正与科印排版软件的比较

    傅建祥,于凤举,张海凤

    对国内流行的主要微机排版软件北大方正和科印系统进行了比较,认为北大方正排版软件在源文件的兼容性、字体字号的定义、版面控制和辅助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而在字型的漂亮美观、标点符号的设定和数字转行等方面,科印系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微机操作系统已经从DOS转为Windows之后,微机排版软件在许多方面需要改进。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温度对早露蟠桃开花影响的研究

    沈元月,郭家选,祝军,贾克功

    在可控温度生长箱内,研究了4个昼/夜温度处理对2年生盆栽早露蟠桃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温度越高,花芽发育鲜重、体积增加越快,开花越早,但温度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不同程度地抑制花芽发育,造成高温伤害。25/15℃、30/15℃处理比20/15℃处理盛花期分别提前了5d和8d;30/15℃处理开花后花药不能正常开裂散粉;35/15℃处理绝大多数花芽露萼后不久鲜重、体积不再增加,不能正常开花而脱落。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大麦小孢子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李文泽,宋子红,徐丽娟,郭宝太,于常春

    以冬性大麦品种Igri为材料,研究了小孢子游离、破壁及DNA提取方法。结果发现:①提取时间和旋切刀具的转速,对小孢子的得率均有直接影响。时间越长,得率越高。旋切刀具的转速越高,其游离小孢子效果越好,最高为22000rpm,达到94.0。但是当转速在12000rpm以上时,各处理差异不明显;②超声波处理不同时间对小孢子破壁率影响明显,以10s/10s/10s/10s/10s/10s(间隔10s)处理的小孢子破壁率最高达到68.85%;最低的处理为20s/20s/20s(间隔20s),仅为12.77%。前者是后者的5.4倍。此外,超声波的输出功率对小孢子破壁率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功率越高,效果越好。超声波法的破壁率明显地优于液氮研磨法。前者是后者的11.6倍;③CTAB法和微量快速提取法2种DNA提取方法的DNA得率和质量无明显差异,均适合于大麦小孢子DNA的提取。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γ射线照射和离子束注入小麦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王岳光,王月福,孙锡勇,张凤玲

    对60Coγ射线和离子束注入小麦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离子束注入的M1代,穗部性状未发生明显变异,但株高、成株率随着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大而降低,高剂量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但低剂量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50GY的60Coγ射线处理效果与中等剂量的离子束注入效果相似。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大麦苗期耐盐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李磊,赵檀方,胡延吉

    苗期对耐盐性不同的大麦品种(系)进行盐胁迫处理。结果表明,一定盐浓度下,耐盐品种与盐敏感品种相比,幼苗干物质重、质膜透性、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及Na+/K+比值变化小,渗透势变化大。耐盐性中等品种(系)的各个指标变化介于耐盐性强和盐敏感品种之间。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3 ] |[阅读次数:0 ]
  • 除草剂混用在玉米田的应用研究

    姜德锋,潘仕清,衣先众,牟中谦

    1996~1997年于莱阳市龙旺庄镇在大田条件下选择7个玉米品种进行除草剂混用试验。结果表明:3种除草剂混剂均能一次使用有效地防治玉米全生育期的杂草危害,对玉米高度安全,除草剂处理后玉米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温度对早露蟠桃开花影响的研究

    沈元月,郭家选,祝军,贾克功

    在可控温度生长箱内,研究了4个昼/夜温度处理对2年生盆栽早露蟠桃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温度越高,花芽发育鲜重、体积增加越快,开花越早,但温度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不同程度地抑制花芽发育,造成高温伤害。25/15℃、30/15℃处理比20/15℃处理盛花期分别提前了5d和8d;30/15℃处理开花后花药不能正常开裂散粉;35/15℃处理绝大多数花芽露萼后不久鲜重、体积不再增加,不能正常开花而脱落。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蛋清中溶菌酶的提取

    孙京新,姜连芳,李文香

    研究了从新鲜蛋清中提取溶菌酶的方法。通过控制温度,调酸和加盐,可以使溶菌酶得到分离和纯化。采用超滤的方法将溶菌酶提取液浓缩及脱盐并进一步纯化。最后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成产品。产品活力可达11000u/mg。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球台固定壁旋流式气力分级机的研究(Ⅰ)

    杨吉民,王欣,连政国,姜学东

    本文对自行设计的球台固定壁旋流式气力分级机模型进行了研究,对它内部的流场进行了测试,找出了流场的分布规律。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过热蒸汽干燥水分凝结的试验研究

    连政国,王延耀,李考年,姜学东,王继伟

    对过热蒸汽干燥影响水分凝结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过热蒸汽干燥减少水分凝结可采用更高温度蒸汽、增大质量流量、对物料进行预热,其中,提高蒸汽温度和对物料进行预热效果最为显著。过热蒸汽干燥对高水分物料的适应性要比低水分物料要好。

    1998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