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事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李登海

    本文从探索我国玉米高产道路 ,进行夏玉米高产攻关研究开始 ,回顾了在高产试验中从平展型玉米杂交种发展到应用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历史过程 ,并通过紧凑型玉米与平展型玉米的株型比较试验 ,证明了紧凑型玉米较平展型玉米的增产作用 ,结合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生理特征 ,探索良种良法配套技术 ,创造出 1 6 4 44 .35kg/hm2 的夏玉米高产记录。选育出 2 0多个被全国玉米育种单位广泛应用的紧凑型玉米自交系 ,所选育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 1 /3以上。推动了我国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事业的发展。同时对紧凑型玉米育种今后展望方面提出了具体观点

    2001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2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4 ] |[阅读次数:0 ]
  • 小麦株高、穗幅宽和植株展开度的研究

    于经川,刘兆晔,姜鸿明,刘维正

    对 1 0个小麦品种 (系 )的株高、穗幅宽、植株展开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株高、穗幅宽、植株展开度与产量的表型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 ,穗幅宽与产量的遗传相关也达显著水平 ,以上三性状的遗传力和选择效果较高 ,可作为高产育种的参考指标

    2001年01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栽培方式对芋头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王维华,李敏,宋博才,刘春蕾,张秀学

    以莱阳孤芋为材料研究了 4种栽培方式对芋头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出苗天数 3种覆膜栽培法均显著少于露地开沟栽培法 ,3种覆膜栽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打孔覆膜栽培法的出苗率最高。生长前期 3种覆膜栽培法的叶面积指数均显著大于露地栽培法 ,生长中后期起垄覆膜栽培法和打孔覆膜栽培法的叶面积指数显著大于另外 2种栽培法。 3种覆膜栽培法球茎产量均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法 ,打孔覆膜栽培法球茎的产量最高

    2001年01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华北地区90年代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及增产潜力线性约束分析

    汤国民,于桂香,龙丽萍,夏德君,袁堂玉

    采用线性约束分析法 ,对华北地区 90年代选育的玉米杂交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育成杂交种的生育期较短 ,穗行较少 ,千粒重较高 ,穗长偏短 ,穗粗较细。随着产量值域的提高 ,经济性状的表值同步增加 ,表明新杂交种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

    2001年01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除草剂混用的发展现状

    姜德锋,赵永厚,李建彬,王桂兰,徐存谦

    除草剂的混用有许多优越性 ,因而在我国除草剂的混配使用技术发展很快 ,本文在介绍除草剂混用的发展现状后 ,分析其原因 ,并指出了除草剂混配的原则及目前存在问题和应采取对策

    2001年01期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花生钾肥与有机肥配合效应研究

    刘美卿,李春茂,于国鹏,赵旭光,闫风玲,李秀玉

    对花生在常规施NP肥的基础上 ,进行了钾肥和有机肥配施试验。结果表明 ,在NP、NPK、NPOM、NPKOM 4个处理中 ,以NPKOM增产效果最好 ,其次为NPK ,再次为NPOM ,均较对照NP存在极显著差异 ,且分别较对照增产 1 6 2 3.31kg/hm2 、6 59.99kg/hm2 、583.32kg/hm2 ,增产 94 .8%、38.5%、34 %。在NP的基础上 ,施钾又施有机肥是花生增产的有效途径

    2001年01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甘薯新品种烟薯16高产生理特性研究

    辛国胜,林祖军,刘学庆,王建玲,姜大奇

    甘薯新品种烟薯 1 6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耐旱等特点。试验结果表明 ,其高产机理在于光合面积大 ,光合能力强、T/R值进展合理 ,同化物分配到块根的比率高。以此作为提出相应栽培技术措施的科学依据。

    2001年01期 25-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苹果柱型基因(Co)一个SCAR标记的可靠性分析

    田义轲,王彩虹,戴洪义,侯永明

    以柱型苹果品种、常规栽培品种及二者的杂交分离群体为试材 ,对在苹果柱型基因 (Co)的AFLP标记基础上构建的一个SCAR标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SCAR标记对苹果柱型性状检测的准确率在90 %以上 ,可用于柱型苹果苗木的鉴定及柱型苹果杂交育种中对群体的早期选择

    2001年01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垂枝樱花引种观察与繁育技术研究

    徐兆波,陈秀云,郭绍霞,姜克先,刘绍山

    对从日本引进的垂枝樱花生长发育特性进行了试验观察 ,研究了其常规繁殖的砧穗组合和其抗寒砧木组织培养的条件

    2001年01期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3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唐菖蒲辐射诱变育种研究

    孙纪霞,林祖军,崔广琴,刘学庆,辛国胜

    用电子束辐射唐菖蒲种球 ,研究唐菖蒲的诱变育种。结果表明 ,适宜的辐射剂量为 6 0~ 80GY ,在此范围内 ,后代的花色、花型、花序、开花期等性状均发生较大程度的变异 ,其变异率为 8.7%~ 30 .8% ,开花期可提前 2 1d。品种间差异较大 ,黄色品种诱发变异的频率低 ,红色品种较易诱发变异 ,且变异幅度广。已育成的 4个性状较稳定的优变系的实践证明 ,电子束辐射唐菖蒲育种 ,方法简单、效率高、周期短。

    2001年01期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0 ]
  • 土壤及农作物中稀土含量的分析测定

    吕海涛,孙芬芳,丁鲁军

    利用螯合离子色谱法 ,在线有选择性地将样品中的阴离子、碱金属、碱土金属、铝、铁及其它过渡金属离子除去 ,同时浓缩富集待测的痕量稀土离子。再用草酸和二甘醇酸的梯度淋洗体系 ,将 1 4种稀土金属离子分离 ,检测限可达ngml- 1级 ,并成功地应用于土壤及农作物中稀土含量的测定

    2001年01期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两类很有前途的铁的萃取剂

    周革菲,张曼平,张玉娜,王友绍

    介绍了两类新兴的萃取剂 ,虽然在对铁的萃取应用仅见有少量的报道 ,但是很多数据表明 ,这两类萃取剂在对铁的萃取应用方面具有非常诱人的前景

    2001年01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菊花浸提工艺的优化

    宋洪波,王世清,安凤平,孙锐,仇宏伟

    研究了菊花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水与菊花比例对浸提液中氨基酸、Vc 含量的影响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浸提时间为 1 5min、浸提温度为 80℃、水与菊花比例为 1 80∶1。采用三级并流浸提较单级浸提可节约时间 30 %。

    2001年01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南美斑潜蝇成虫日活动规律及不同黄板诱集效果的观察

    郑长英,张乃琴,吴国明,王晓敏

    南美斑潜蝇成虫活动能力较强。黄色粘卡诱集效果最好 ;废机油黄板无需成本 ,诱集效果较好。6月份南美斑潜蝇日活动规律 ,晴天活动高峰在 5:30~ 7:30之间 ;阴天早晨和中午相对活跃 ,但波动不大。高温抑制成虫的活动。

    2001年01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生物杀菌剂—抗菌新星

    2001年01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落叶果树病害管理状况及发展趋势

    李保华,董向丽

    回顾了落叶果树病害管理的发展史 ,分析了目前落叶果树病害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管理决策的因子 ,并提出了优化管理的措施。化学防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落叶果树病害管理的主要措施 ,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虽对某些病害有效 ,但还难以取代化学防治。目前 ,化学防治的主要问题是用药次数、用药剂量大大超出防治病害的实际需求 ,从而造成果品内农药残留量增加、果园生态环境恶化、病原菌抗药性发展以及错过防治适期而导致病害流行等。为实现果树病害的化学防治中按需、适时、经济、有效目标 ,需加强预测方法和管理策略的研究 ,为果园管理提供更多更有效的“软件” ,从而使果树病害管理能够在预测预报的指导下 ,利用最佳的防治时期、最优的管理策略、最少的化学药剂 ,经济有效地控制病害。

    2001年01期 54-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土壤螨研究现状进展

    王东昌,杨振玲,张乃琴,吴国明

    介绍了我国土壤螨的研究现状 ,综述了土壤螨的 3个特点 ,阐述了土壤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001年01期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4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水生昆虫与水质的生物监测

    徐希莲

    2001年01期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9 ] |[阅读次数:1 ]
  • 绒山羊血液同工酶与产绒量的主成分分析

    王昕,沈伟,耿社民,李相运,秦国庆,胡沈荣

    随机抽取陕西省甘泉县种羊场的绒山羊 1 1 1只进行血液ESD、LDH活性与产绒量关系的主成份分析 ,结果表明 :ESD和LDH活性与产绒量间的相关程度较小 ,在 7个主成份中 ,前 4个主成份占总信息量的 86 .2 97%。其中第四主成份是以产绒量为基础的综合选择指数

    2001年01期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同轴水平对撞流干燥器的设计方法

    张岩,栾明川,宋洪波,孙锐

    总结了同轴水平对撞流干燥器设计的新方法。确定了干燥器主要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的计算公式。该方法使用简便 ,计算结果较为准确 ,可适用于同轴水平对撞流干燥器的设计和模拟

    2001年01期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FMG—1型调频广播发射机故障分析研究

    丛蕾,苏永青,房秀华,宫国浩,薛静

    通过分析FMG— 1型调频广播发射机的工作原理 ,找出其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发生故障的原因 ,并提出 2种电路改进方案

    2001年01期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莱阳农学院学报》稿约

    2001年0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