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种无土栽培代用基质理化特性的比较

    赵九洲,陈洁敏,王义庆,赵永厚,王然

    本试验研究了 6种代用基质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 ,锯末混沙 (S/S)、大豆叶混沙 (SL/S)、锯末混炉渣 (S/C)都有良好的孔隙度和保水能力 ,花生壳混沙 (PH/S)基质的孔隙度大 ,持水力较差 ,浇水的频率宜加大 ;基质S/S、PH/S、SL/S和S/C的N、P、K含量均较高 ,其它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很丰富 ,S/SY(河沙混KD -1型高吸水树脂 )基质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均较低 ;基质S/S、PH/S、SL/S、S/C和PN/TS(松针混田土 )均呈酸性 ,其中PH/S的酸性最强 (pH5.5) ,其次是PN/TS基质 ,S/SY为弱碱性( pH7.1 ) ;以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了 6种基质的理化特性。6种基质的灰色关联度大小顺序为 :ξSL/C>ξS/C>ξS/S>ξPN/TS>ξPH/S>ξS/SY,表明SL/S基质的综合性状为最好 ,以S/SY基质的综合评价指数最低

    2001年03期 161-164+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六种无土栽培代用基质理化特性的比较

    赵九洲,陈洁敏,王义庆,赵永厚,王然

    本试验研究了 6种代用基质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 ,锯末混沙 (S/S)、大豆叶混沙 (SL/S)、锯末混炉渣 (S/C)都有良好的孔隙度和保水能力 ,花生壳混沙 (PH/S)基质的孔隙度大 ,持水力较差 ,浇水的频率宜加大 ;基质S/S、PH/S、SL/S和S/C的N、P、K含量均较高 ,其它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很丰富 ,S/SY(河沙混KD -1型高吸水树脂 )基质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均较低 ;基质S/S、PH/S、SL/S、S/C和PN/TS(松针混田土 )均呈酸性 ,其中PH/S的酸性最强 (pH5.5) ,其次是PN/TS基质 ,S/SY为弱碱性( pH7.1 ) ;以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了 6种基质的理化特性。6种基质的灰色关联度大小顺序为 :ξSL/C>ξS/C>ξS/S>ξPN/TS>ξPH/S>ξS/SY,表明SL/S基质的综合性状为最好 ,以S/SY基质的综合评价指数最低

    2001年03期 161-164+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2 ] |[阅读次数:0 ]
  • 萝卜汁乳酸发酵菌种的分离与鉴定

    丁立孝,倪新江,李全宏,徐洪海,武文虎

    为了进行萝卜汁乳酸发酵 ,从泡菜汁、酸奶及其它样品中 ,用MRS和BCP培养基进行乳酸菌稀释平板和划线分离。初步分离出乳酸菌 30余株 ,经对其发酵能力、发酵产品的风味等特性进行复筛 ,获得了 5株适宜萝卜汁发酵用乳酸菌株L1~L5,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及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系统鉴定 ,结果表明这五株乳酸菌都是同型乳酸发酵的乳杆菌

    2001年03期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萝卜汁乳酸发酵菌种的分离与鉴定

    丁立孝,倪新江,李全宏,徐洪海,武文虎

    为了进行萝卜汁乳酸发酵 ,从泡菜汁、酸奶及其它样品中 ,用MRS和BCP培养基进行乳酸菌稀释平板和划线分离。初步分离出乳酸菌 30余株 ,经对其发酵能力、发酵产品的风味等特性进行复筛 ,获得了 5株适宜萝卜汁发酵用乳酸菌株L1~L5,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及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系统鉴定 ,结果表明这五株乳酸菌都是同型乳酸发酵的乳杆菌

    2001年03期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发状念珠藻人工栽培的初步研究

    黄健,刘建国,闫培京

    以旱地蓝藻发状念珠藻 (Nostocflagelliform ,发菜 )为材料 ,在青岛冬季 ( -2~ 1 0℃低温 )模拟发菜自然生境条件 ,成功地实现了 1个月内发菜的人工栽培。结果表明 :发菜的生长与栽培时间尺度有一定的关系 ,培养初期 ( 1周内 )发菜的比生长速率较快 ,日生长为 3.5% ,1 0d内发菜净增长了 4 2 % ,但培养后期发菜生长势头减弱。而赤霉素能明显地改善培养后期发菜比生长速率的降低。光照强度与发菜生长呈正相关性 ,强光有利于发菜生长。同时 ,实验结果还表明 :发菜除在夏天雨后或有雾珠天气条件下完成生长外 ,在冬季有一定湿度条件和有雪环境中也能生长

    2001年03期 169-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发状念珠藻人工栽培的初步研究

    黄健,刘建国,闫培京

    以旱地蓝藻发状念珠藻 (Nostocflagelliform ,发菜 )为材料 ,在青岛冬季 ( -2~ 1 0℃低温 )模拟发菜自然生境条件 ,成功地实现了 1个月内发菜的人工栽培。结果表明 :发菜的生长与栽培时间尺度有一定的关系 ,培养初期 ( 1周内 )发菜的比生长速率较快 ,日生长为 3.5% ,1 0d内发菜净增长了 4 2 % ,但培养后期发菜生长势头减弱。而赤霉素能明显地改善培养后期发菜比生长速率的降低。光照强度与发菜生长呈正相关性 ,强光有利于发菜生长。同时 ,实验结果还表明 :发菜除在夏天雨后或有雾珠天气条件下完成生长外 ,在冬季有一定湿度条件和有雪环境中也能生长

    2001年03期 169-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苹果套袋对其果实芳香物质含量影响的研究

    赵长星,刘成连,原永兵,王东昌,鲁孟胜

    通过气象色谱研究了红星和红富士苹果果实果肉中挥发性芳香物质 ,在 4个不同时期对四种化合物进行了测定 :乙醛、丙酮、醇类、酯类。结果表明 ,不同类型的袋子对乙醛、丙酮、醇类物质的含量没有显著的差异 ,但套 1 4 -B双层袋在果实采收期显著降低了果实中的酯类和可溶性固形物。长富 2号贮藏 3个月乙醛和丙酮的含量对不同处理没有显著差异 ,但套袋处理导致了醇类物质含量的降低 ,酯类物质含量的提高

    2001年03期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苹果套袋对其果实芳香物质含量影响的研究

    赵长星,刘成连,原永兵,王东昌,鲁孟胜

    通过气象色谱研究了红星和红富士苹果果实果肉中挥发性芳香物质 ,在 4个不同时期对四种化合物进行了测定 :乙醛、丙酮、醇类、酯类。结果表明 ,不同类型的袋子对乙醛、丙酮、醇类物质的含量没有显著的差异 ,但套 1 4 -B双层袋在果实采收期显著降低了果实中的酯类和可溶性固形物。长富 2号贮藏 3个月乙醛和丙酮的含量对不同处理没有显著差异 ,但套袋处理导致了醇类物质含量的降低 ,酯类物质含量的提高

    2001年03期 174-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豇豆地方品种资源的研究与评价

    曲士松,杨俊华,黄传红

    从山东省 57个县 (市 )征集了 1 4 6份豇豆地方品种 ,并陆续进行了种植观察 ,搞清了它们的资源分布情况 ,以及它们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病害发生情况等 ,为资源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1年03期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豇豆地方品种资源的研究与评价

    曲士松,杨俊华,黄传红

    从山东省 57个县 (市 )征集了 1 4 6份豇豆地方品种 ,并陆续进行了种植观察 ,搞清了它们的资源分布情况 ,以及它们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病害发生情况等 ,为资源的进一步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001年03期 17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观赏植物试管快繁现状与展望

    郭绍霞,张玉刚,姜淑庆

    试管快繁技术是进行观赏植物繁殖快速而有效的手段。近年来 ,一些科研与生产单位对一些优良的观赏植物试管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本文就观赏植物试管快繁的意义、形态发生途径及试管快繁的应用概况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主攻方向

    2001年03期 18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观赏植物试管快繁现状与展望

    郭绍霞,张玉刚,姜淑庆

    试管快繁技术是进行观赏植物繁殖快速而有效的手段。近年来 ,一些科研与生产单位对一些优良的观赏植物试管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本文就观赏植物试管快繁的意义、形态发生途径及试管快繁的应用概况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主攻方向

    2001年03期 181-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0 ]
  • 杏不同砧树高接欧杏及配套技术研究

    唐公田,王宝举,杨发祥,李红,张启霞,李欣

    凯特、意大利 1号等欧杏品种高接在白杏、红玉杏、麦黄杏、倒柳杏等中国杏不同品种砧树上 ,其亲合力、生长结果情况不同。适宜的穗 /砧组合为 :凯特 /红玉杏 /山杏、凯特 /白杏 /山杏、凯特 /麦黄杏 /山杏。意大利 1号杏高接在上述 4个品种的砧树上 ,除意大利 1号 /倒柳 /山杏组合表现较好外 ,其它 3个组合均程度不同的存在后期不亲合现象 ,抗性差。高龄杏树高接换种时 ,采用春季高位回缩 ,然后于当年夏季 ( 6月份 )在当年生萌条上嫁接为宜。结合花前复剪 ,于 4月中旬一次疏果定果 ,对杏树树体发育及果实品质有良好影响 ,留果间距 :凯特 1 0~ 1 2cm ,意大利 1号 8~ 1 0cm。

    2001年03期 18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杏不同砧树高接欧杏及配套技术研究

    唐公田,王宝举,杨发祥,李红,张启霞,李欣

    凯特、意大利 1号等欧杏品种高接在白杏、红玉杏、麦黄杏、倒柳杏等中国杏不同品种砧树上 ,其亲合力、生长结果情况不同。适宜的穗 /砧组合为 :凯特 /红玉杏 /山杏、凯特 /白杏 /山杏、凯特 /麦黄杏 /山杏。意大利 1号杏高接在上述 4个品种的砧树上 ,除意大利 1号 /倒柳 /山杏组合表现较好外 ,其它 3个组合均程度不同的存在后期不亲合现象 ,抗性差。高龄杏树高接换种时 ,采用春季高位回缩 ,然后于当年夏季 ( 6月份 )在当年生萌条上嫁接为宜。结合花前复剪 ,于 4月中旬一次疏果定果 ,对杏树树体发育及果实品质有良好影响 ,留果间距 :凯特 1 0~ 1 2cm ,意大利 1号 8~ 1 0cm。

    2001年03期 18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银杏叶中黄酮提取工艺的改进

    杨爱萍,锁守丽,王清吉,袁月莲,王友绍

    分别以银杏叶重量的 9倍量和 6倍量的 70 %乙醇回流浸提两次 ,减压浓缩 ,加水沉降离心 ,过聚酰胺树脂柱 ,以 80 %乙醇洗脱 ,减压浓缩 ,真空干燥。得到的银杏叶提取物其黄酮含量在 33%以上

    2001年03期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银杏叶中黄酮提取工艺的改进

    杨爱萍,锁守丽,王清吉,袁月莲,王友绍

    分别以银杏叶重量的 9倍量和 6倍量的 70 %乙醇回流浸提两次 ,减压浓缩 ,加水沉降离心 ,过聚酰胺树脂柱 ,以 80 %乙醇洗脱 ,减压浓缩 ,真空干燥。得到的银杏叶提取物其黄酮含量在 33%以上

    2001年03期 191-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PCR扩增产物的克隆方法

    夏连胜,李肖铃,高昌勇,郭宝太,姜淑华

    克隆PCR产物的常规方法有 3种 ,其中平端克隆可使PCR片段保持原状 ,但克隆效率低 ;粘末端克隆效率较高 ,但需要在引物中引入酶切位点 ;T -A克隆操作简便效率高 ,应用最广泛。克隆PCR产物的非常规克隆方法主要有非限制酶修饰介导的克隆及PCR诱导的克隆 ,这两种方法都不需要连接酶。另外 ,应用阳性筛选载体与系统可提高PCR产物的克隆效率。

    2001年03期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PCR扩增产物的克隆方法

    夏连胜,李肖铃,高昌勇,郭宝太,姜淑华

    克隆PCR产物的常规方法有 3种 ,其中平端克隆可使PCR片段保持原状 ,但克隆效率低 ;粘末端克隆效率较高 ,但需要在引物中引入酶切位点 ;T -A克隆操作简便效率高 ,应用最广泛。克隆PCR产物的非常规克隆方法主要有非限制酶修饰介导的克隆及PCR诱导的克隆 ,这两种方法都不需要连接酶。另外 ,应用阳性筛选载体与系统可提高PCR产物的克隆效率。

    2001年03期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抗真菌蛋白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刘柱,胡新文,刘志昕,郭建春

    对几种抗真菌蛋白的分类、功能进行了综述 ,着重阐述抗真菌蛋白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

    2001年03期 197-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抗真菌蛋白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刘柱,胡新文,刘志昕,郭建春

    对几种抗真菌蛋白的分类、功能进行了综述 ,着重阐述抗真菌蛋白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进展

    2001年03期 197-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核技术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马光恕,廉华,秦智伟

    介绍了核技术在园艺作物上的主要应用 ,包括对园艺作物生长发育、营养生殖、贮藏保鲜以及育种方面的影响 ,最后指出了核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2001年03期 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核技术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马光恕,廉华,秦智伟

    介绍了核技术在园艺作物上的主要应用 ,包括对园艺作物生长发育、营养生殖、贮藏保鲜以及育种方面的影响 ,最后指出了核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2001年03期 202-2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特用糯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及籽粒营养成分的研究

    龙丽萍,于立芝,夏德君,袁堂玉,汤国民

    对山东省近期育成的特用糯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及籽粒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育成品种以中秆、中早熟杂交种为主 ;果穗以中穗类型居多 ,籽粒多为中间型 ;不同类型间鲜穗和干粒产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品种最佳采收期和成熟期籽粒的营养成分有不同变化 ,成熟期籽粒的蛋白质、粗纤维、可溶性糖的含量较采收期降低 ,总淀粉和粗脂肪的含量则提高。不同品种之间果皮厚度存在明显差异。

    2001年03期 206-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特用糯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及籽粒营养成分的研究

    龙丽萍,于立芝,夏德君,袁堂玉,汤国民

    对山东省近期育成的特用糯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及籽粒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育成品种以中秆、中早熟杂交种为主 ;果穗以中穗类型居多 ,籽粒多为中间型 ;不同类型间鲜穗和干粒产量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品种最佳采收期和成熟期籽粒的营养成分有不同变化 ,成熟期籽粒的蛋白质、粗纤维、可溶性糖的含量较采收期降低 ,总淀粉和粗脂肪的含量则提高。不同品种之间果皮厚度存在明显差异。

    2001年03期 206-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0 ]
  • 电子生物处理对花生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刘赞谟,刘顺湖,祝恩吉,郝素美,高名时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 ,研究了电子生物处理对花生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电子生物处理可促进花生幼苗主根和侧根的生长 ,促进前期茎叶生长 ;提早开花 ,前期有效花数量增多 ;显著提高荚果产量 ,电子生物处理的增产作用主要是增加了单株结果数 ,而对果重影响较少。生产实践证明 ,电子生物处理可作为花生生产上一项新的技术措施

    2001年03期 210-212+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子生物处理对花生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刘赞谟,刘顺湖,祝恩吉,郝素美,高名时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 ,研究了电子生物处理对花生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电子生物处理可促进花生幼苗主根和侧根的生长 ,促进前期茎叶生长 ;提早开花 ,前期有效花数量增多 ;显著提高荚果产量 ,电子生物处理的增产作用主要是增加了单株结果数 ,而对果重影响较少。生产实践证明 ,电子生物处理可作为花生生产上一项新的技术措施

    2001年03期 210-212+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棚蔬菜滴灌施肥技术的研究

    张显珍,崔汉亮,宋光明,李俊良

    大棚蔬菜滴灌施肥是滴灌与施肥结合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该项技术的实施具有节省肥水、减少病害降低污染、提高产品品质 ,提高产量等效果。经研究表明比习惯大水沟灌冲施肥平均节水 52 .2 %、节肥 55.2 %。增产 2 2 .1 %~ 2 4 .6 %。每公顷大棚蔬菜增加收入 51 0 0 0多元。

    2001年03期 213-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大棚蔬菜滴灌施肥技术的研究

    张显珍,崔汉亮,宋光明,李俊良

    大棚蔬菜滴灌施肥是滴灌与施肥结合起来的一项新技术 ,该项技术的实施具有节省肥水、减少病害降低污染、提高产品品质 ,提高产量等效果。经研究表明比习惯大水沟灌冲施肥平均节水 52 .2 %、节肥 55.2 %。增产 2 2 .1 %~ 2 4 .6 %。每公顷大棚蔬菜增加收入 51 0 0 0多元。

    2001年03期 213-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番茄根结线虫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王全华,葛晨辉,尹国香,孙世川,王东昌

    综述了抗根结线虫病育种的研究现状 ,包括根结线虫种和生理小种的鉴定、苗期接种技术、抗病基因的收集和利用 ,并对今后我国抗根结线虫病育种提出几点建议。

    2001年03期 216-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番茄根结线虫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王全华,葛晨辉,尹国香,孙世川,王东昌

    综述了抗根结线虫病育种的研究现状 ,包括根结线虫种和生理小种的鉴定、苗期接种技术、抗病基因的收集和利用 ,并对今后我国抗根结线虫病育种提出几点建议。

    2001年03期 216-2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6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有机出口蔬菜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吴翠娥,李培君,宋明龙,刘炳海,宋吉鲲

    1997~ 2 0 0 1年调查研究表明 :①经过 1~ 3年以上的转换期 ,莱阳市的土壤可以用来生产有机蔬菜 ;②可用来生产有机出口蔬菜的品种 :胡萝卜为新黑田五寸等 ,菠菜为欧来等 ,牛蒡为柳川理想等 ;③生产有机菠菜、牛蒡、胡萝卜 ,6 6 7m2 用 2t纯腐熟鸡粪最好 ;④牛蒡、胡萝卜在适宜的自然生产期内即可生产 ,而菠菜只能在 5月中旬至 9月上旬以外的时间生产 ;⑤采取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治措施 ,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001年03期 22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有机出口蔬菜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吴翠娥,李培君,宋明龙,刘炳海,宋吉鲲

    1997~ 2 0 0 1年调查研究表明 :①经过 1~ 3年以上的转换期 ,莱阳市的土壤可以用来生产有机蔬菜 ;②可用来生产有机出口蔬菜的品种 :胡萝卜为新黑田五寸等 ,菠菜为欧来等 ,牛蒡为柳川理想等 ;③生产有机菠菜、牛蒡、胡萝卜 ,6 6 7m2 用 2t纯腐熟鸡粪最好 ;④牛蒡、胡萝卜在适宜的自然生产期内即可生产 ,而菠菜只能在 5月中旬至 9月上旬以外的时间生产 ;⑤采取生物、物理等综合防治措施 ,可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001年03期 22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李娟,姜兴刚,杨津瑜,李霞

    本文介绍了用单片机来实现模糊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该系统能有效地实现参数的设置、修改、检测和智能控制 ,且价格低廉、易于实现 ,给出了系统的部分硬件和软件设计。

    2001年03期 226-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李娟,姜兴刚,杨津瑜,李霞

    本文介绍了用单片机来实现模糊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该系统能有效地实现参数的设置、修改、检测和智能控制 ,且价格低廉、易于实现 ,给出了系统的部分硬件和软件设计。

    2001年03期 226-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刀具结构数字化研究

    黄新平,李霞,吕宝君,王继伟,宫国浩,董成山

    根据刀具结构中各独立要素 ,推导出刀具其他各结构元素的表达式 ,解决了刀具结构数字化的理论问题 ,为在微机上建立刀具模型奠定了基础 ,适用于计算机辅助刀具设计 (CAD)中有关结构的运算及计算机辅助刀具教学 (CAI)。

    2001年03期 23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刀具结构数字化研究

    黄新平,李霞,吕宝君,王继伟,宫国浩,董成山

    根据刀具结构中各独立要素 ,推导出刀具其他各结构元素的表达式 ,解决了刀具结构数字化的理论问题 ,为在微机上建立刀具模型奠定了基础 ,适用于计算机辅助刀具设计 (CAD)中有关结构的运算及计算机辅助刀具教学 (CAI)。

    2001年03期 231-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形图修测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李振东,姜晨光,袁春桥,蔡伟

    阐述了地形图修测的基本方法及相关技术

    2001年03期 234-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形图修测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李振东,姜晨光,袁春桥,蔡伟

    阐述了地形图修测的基本方法及相关技术

    2001年03期 234-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应用

    徐坤,刘鹏起,张玉娜,丛蕾,辛友人

    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NIRS)的发展、原理、分析过程及其应用作了简要阐述 ,并以试验对比证明近红外分析技术在现代仪器分析中的优势。

    2001年03期 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及应用

    徐坤,刘鹏起,张玉娜,丛蕾,辛友人

    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NIRS)的发展、原理、分析过程及其应用作了简要阐述 ,并以试验对比证明近红外分析技术在现代仪器分析中的优势。

    2001年03期 237-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6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彩显多频行扫描电路研究

    丛蕾,王海漫,黄振剑

    根据微机不同显示模式下对彩显行扫描电路的要求 ,研究了多频行扫描电路的工作原理 ,提出实现多频行扫描的典型电路

    2001年03期 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彩显多频行扫描电路研究

    丛蕾,王海漫,黄振剑

    根据微机不同显示模式下对彩显行扫描电路的要求 ,研究了多频行扫描电路的工作原理 ,提出实现多频行扫描的典型电路

    2001年03期 24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