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基质和AM真菌对西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英文)

    石兆勇;刁志凯;徐倩;李敏;刘润进;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培养基质和丛枝菌根(AM)真菌对“京欣一号”西瓜(Citrullus vulgarisSchrad.)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将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Glomus mosseae、Glomus versiforme、Gigaspora rosea和Sclerocystis sinosa接种物各12000接种势单位分别加入盛有草炭土、河砂、蛭石、珍珠岩、砂壤土、石英砂的花盆(3L)内、Glomus mosseae5000接种势单位加入盛有混合基质(草炭土砂蛭石=1 1 1;2 3 1;3 2 1;1 3 2;3 1 2;1 2 3;2 1 3)的营养钵内,然后播种西瓜种子。结果表明,栽培基质和AM真菌对“京欣一号”西瓜植株菌根侵染率、生长发育、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以草炭基质、G.mossea和G.versiforme促进西瓜生长、提高产量的效应最大;混合基质中以草炭土砂蛭石=3 1 2混配组合最佳。认为当前和今后西瓜无土栽培生产中值得推广草炭基质,同时接种高效AM真菌。

    2006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培养基质和AM真菌对西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英文)

    石兆勇;刁志凯;徐倩;李敏;刘润进;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培养基质和丛枝菌根(AM)真菌对“京欣一号”西瓜(Citrullus vulgarisSchrad.)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将AM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Glomus mosseae、Glomus versiforme、Gigaspora rosea和Sclerocystis sinosa接种物各12000接种势单位分别加入盛有草炭土、河砂、蛭石、珍珠岩、砂壤土、石英砂的花盆(3L)内、Glomus mosseae5000接种势单位加入盛有混合基质(草炭土砂蛭石=1 1 1;2 3 1;3 2 1;1 3 2;3 1 2;1 2 3;2 1 3)的营养钵内,然后播种西瓜种子。结果表明,栽培基质和AM真菌对“京欣一号”西瓜植株菌根侵染率、生长发育、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以草炭基质、G.mossea和G.versiforme促进西瓜生长、提高产量的效应最大;混合基质中以草炭土砂蛭石=3 1 2混配组合最佳。认为当前和今后西瓜无土栽培生产中值得推广草炭基质,同时接种高效AM真菌。

    2006年01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双垫刃线虫属Bitylenchus 2个中国新记录种的描述

    尼秀媚;刘维志;段方猛;

    2002~2005年从山东省植物根际土壤线虫标本鉴定出双垫刃属线虫2个种,均为中国新记录种,分别为哥伦比亚双垫刃线虫Bitylenchus colombianus和普通双垫刃线虫B.valgaris。哥伦比亚双垫刃线虫B.colombianus的鉴别特征为:头区连续,头环3~4条,口针纤细;肠中具纤维束,后肠囊大,占尾腔的2/3左右;雌虫尾亚圆柱形,末端具规则环纹,尾端角质层5~8μm厚。普通双垫刃线虫B.valgaris的鉴别特征为:头区缢缩,头环5~7条;侧线4条,外侧两条锯齿状;后肠囊延伸至尾端;雌虫尾圆锥形,尾端光滑,尾环Ran=32~43条。

    2006年01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双垫刃线虫属Bitylenchus 2个中国新记录种的描述

    尼秀媚;刘维志;段方猛;

    2002~2005年从山东省植物根际土壤线虫标本鉴定出双垫刃属线虫2个种,均为中国新记录种,分别为哥伦比亚双垫刃线虫Bitylenchus colombianus和普通双垫刃线虫B.valgaris。哥伦比亚双垫刃线虫B.colombianus的鉴别特征为:头区连续,头环3~4条,口针纤细;肠中具纤维束,后肠囊大,占尾腔的2/3左右;雌虫尾亚圆柱形,末端具规则环纹,尾端角质层5~8μm厚。普通双垫刃线虫B.valgaris的鉴别特征为:头区缢缩,头环5~7条;侧线4条,外侧两条锯齿状;后肠囊延伸至尾端;雌虫尾圆锥形,尾端光滑,尾环Ran=32~43条。

    2006年01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我校小麦形态和生理等演化规律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验证并揭示了小麦进化过程中的多项规律

    2006年01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校小麦形态和生理等演化规律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验证并揭示了小麦进化过程中的多项规律

    2006年01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几种拮抗菌株对烟草赤星病病原孢子萌发的影响

    王军;周洪军;王晓君;朱艳华;辛玉成;李宝笃;

    对已筛选到对烟草赤星病病原Alternaria alternata具有优良拮抗效果的细菌菌株XL12、YN3、N2、H14分别经24h、48h、72h、96h液体发酵。取发酵液,在12h进行抑制病原孢子萌发试验测定,对不同处理的发酵液的抑制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XL12菌株对烟草赤星病病原孢子的抑制作用大于其他3种,其发酵48h抑制效果最为显著。

    2006年01期 11-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几种拮抗菌株对烟草赤星病病原孢子萌发的影响

    王军;周洪军;王晓君;朱艳华;辛玉成;李宝笃;

    对已筛选到对烟草赤星病病原Alternaria alternata具有优良拮抗效果的细菌菌株XL12、YN3、N2、H14分别经24h、48h、72h、96h液体发酵。取发酵液,在12h进行抑制病原孢子萌发试验测定,对不同处理的发酵液的抑制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XL12菌株对烟草赤星病病原孢子的抑制作用大于其他3种,其发酵48h抑制效果最为显著。

    2006年01期 11-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麦冬内生真菌镰刀菌的分离鉴定

    陈宜涛;丁立孝;程东庆;丁志山;林美爱;潘佩蕾;

    内生真菌与寄主植物间存在极为复杂的共生关系。为了阐明麦冬与其内生真菌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采用PSA及PSA加麦冬浸出汁为培养基分离麦冬内生真菌。以形态学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对0305117、03112224、03042779和03051121菌株内生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所鉴定的4株内生真菌均为镰刀菌属真菌,03112224和03042279菌株为尖孢镰刀菌,0305117和03051121菌株为串珠镰刀菌。

    2006年01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7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麦冬内生真菌镰刀菌的分离鉴定

    陈宜涛;丁立孝;程东庆;丁志山;林美爱;潘佩蕾;

    内生真菌与寄主植物间存在极为复杂的共生关系。为了阐明麦冬与其内生真菌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采用PSA及PSA加麦冬浸出汁为培养基分离麦冬内生真菌。以形态学和核糖体转录间隔区(ITS)对0305117、03112224、03042779和03051121菌株内生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所鉴定的4株内生真菌均为镰刀菌属真菌,03112224和03042279菌株为尖孢镰刀菌,0305117和03051121菌株为串珠镰刀菌。

    2006年01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7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苏云金芽孢杆菌生产菌种快速高效选育

    刘正光;梁景乐;李恒俊;

    苏云金芽孢杆菌经紫外线诱变后,通过镜检斜面培养、摇瓶培养伴孢晶体形态两步初筛,再经过摇瓶发酵复筛,提高了正突变的被选中概率,提高了菌种选育的效率。

    2006年01期 17-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苏云金芽孢杆菌生产菌种快速高效选育

    刘正光;梁景乐;李恒俊;

    苏云金芽孢杆菌经紫外线诱变后,通过镜检斜面培养、摇瓶培养伴孢晶体形态两步初筛,再经过摇瓶发酵复筛,提高了正突变的被选中概率,提高了菌种选育的效率。

    2006年01期 17-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抗性甜椒品种对水杨酸诱导的生理反应

    柏素花;董超华;战淑敏;赵方贵;杨德翠;

    用1mmol.L-1的SA处理对白粉病具有不同抗性的甜椒品种CN001,CN981,并测定甜椒叶片的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等的活性及过氧化氢含量等与抗病相关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抗病性的甜椒品种对水杨酸的诱导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在水杨酸诱导条件下CN981和CN001的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有所增加,抗病品种CN981的增加幅度大于感病品种CN001;而过氧化氢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有所降低,感病品种CN001的酶活性变化大于抗性品种CN981;两个品种在水杨酸诱导条件下,过氧化氢含量都有所增加,增加的幅度感病品种要大于抗病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抗病性的甜椒品种对水杨酸诱导的生理反应,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别。

    2006年01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抗性甜椒品种对水杨酸诱导的生理反应

    柏素花;董超华;战淑敏;赵方贵;杨德翠;

    用1mmol.L-1的SA处理对白粉病具有不同抗性的甜椒品种CN001,CN981,并测定甜椒叶片的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等的活性及过氧化氢含量等与抗病相关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抗病性的甜椒品种对水杨酸的诱导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在水杨酸诱导条件下CN981和CN001的几丁质酶活性、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有所增加,抗病品种CN981的增加幅度大于感病品种CN001;而过氧化氢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有所降低,感病品种CN001的酶活性变化大于抗性品种CN981;两个品种在水杨酸诱导条件下,过氧化氢含量都有所增加,增加的幅度感病品种要大于抗病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抗病性的甜椒品种对水杨酸诱导的生理反应,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别。

    2006年01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苹果浓缩汁非酶褐变的研究进展

    周亚平;于士梅;戴洪义;刘洪涛;孙海峰;何维华;

    综述了苹果浓缩汁非酶褐变的反应机制、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2006年01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0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苹果浓缩汁非酶褐变的研究进展

    周亚平;于士梅;戴洪义;刘洪涛;孙海峰;何维华;

    综述了苹果浓缩汁非酶褐变的反应机制、主要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2006年01期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0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6 ] |[阅读次数:0 ]
  • 可降解银光膜在花生上应用效果的研究

    赵丽兰;张日平;吴威娜;李丕晴;

    在不同地区田间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可降解银光膜在花生上应用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可降解银光膜可明显提高花生生长前中期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可抑制田间杂草生长,对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可促进花生叶片生长,增加叶面积系数,保持较高的群体光合能力;增加单株结果数,提高果重,显著提高荚果产量。可降解银光膜的综合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地膜。

    2006年01期 27-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可降解银光膜在花生上应用效果的研究

    赵丽兰;张日平;吴威娜;李丕晴;

    在不同地区田间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可降解银光膜在花生上应用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可降解银光膜可明显提高花生生长前中期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可抑制田间杂草生长,对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可促进花生叶片生长,增加叶面积系数,保持较高的群体光合能力;增加单株结果数,提高果重,显著提高荚果产量。可降解银光膜的综合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地膜。

    2006年01期 27-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山东株的分离鉴定

    任慧英;刘文华;温建新;邹玲;王金宝;

    在对山东省某规模化养猪场进行的繁殖障碍病血清学调查中检测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阳性猪,从中分离到1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并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毒株能在HS.2H细胞上增殖产生细胞病变,经美洲型标准株PRRSV VR-2332阳性血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呈阳性反应,透射电镜可观察到直径60~70nm的病毒粒子,有囊膜。用针对PRRSV VR-2332的PCR引物对分离病毒进行RT-PCR扩增,检测结果阳性。将病毒接种血清阴性仔猪,检测到血清中出现病毒特异性抗体,但未见临床症状及明显的病理变化,将分离株命名为PRRSV SD株。

    2006年01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山东株的分离鉴定

    任慧英;刘文华;温建新;邹玲;王金宝;

    在对山东省某规模化养猪场进行的繁殖障碍病血清学调查中检测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体阳性猪,从中分离到1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并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毒株能在HS.2H细胞上增殖产生细胞病变,经美洲型标准株PRRSV VR-2332阳性血清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呈阳性反应,透射电镜可观察到直径60~70nm的病毒粒子,有囊膜。用针对PRRSV VR-2332的PCR引物对分离病毒进行RT-PCR扩增,检测结果阳性。将病毒接种血清阴性仔猪,检测到血清中出现病毒特异性抗体,但未见临床症状及明显的病理变化,将分离株命名为PRRSV SD株。

    2006年01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白化大菱鲆与正常大菱鲆营养价值的比较

    郭恩棉;吕亮;王鑫;宫一震;

    分别对白化大菱鲆与正常大菱鲆的体侧肌肉、肝、肾的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正常大菱鲆肌肉各成分含量分别为:蛋白19.58%、脂肪5.87%、灰分0.73%、水分76.92%和碳水化合物0.30%。白化大菱鲆除了肝脏的蛋白质含量12.81%和灰分含量0.76%与正常大菱鲆肝脏蛋白质含量13.87%和灰分含量0.91%差异显著外(p<0.05),其它部分各成分含量都与正常大菱鲆无显著差异。因此白化大菱鲆肌肉营养损失微小,但白化对鱼体内脏营养存在较大影响,尤其是肝脏。

    2006年01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白化大菱鲆与正常大菱鲆营养价值的比较

    郭恩棉;吕亮;王鑫;宫一震;

    分别对白化大菱鲆与正常大菱鲆的体侧肌肉、肝、肾的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灰分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检测、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正常大菱鲆肌肉各成分含量分别为:蛋白19.58%、脂肪5.87%、灰分0.73%、水分76.92%和碳水化合物0.30%。白化大菱鲆除了肝脏的蛋白质含量12.81%和灰分含量0.76%与正常大菱鲆肝脏蛋白质含量13.87%和灰分含量0.91%差异显著外(p<0.05),其它部分各成分含量都与正常大菱鲆无显著差异。因此白化大菱鲆肌肉营养损失微小,但白化对鱼体内脏营养存在较大影响,尤其是肝脏。

    2006年01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奥利亚罗非鱼性别相关基因DMRT1克隆及其分析

    王光花;吴婷婷;岳斌;

    从奥利亚罗非鱼精巢提取总RNA,采用RT和3’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法分离和测定了奥利亚罗非鱼DMRT1(DM-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1)cDNA的3’序列,扩增得到1086bp的片段,阅读框共编码254个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DMRT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尼罗罗非鱼DMRT1基因的同源性为99%,与黑鲷、黄鳝、新月鱼、虹鳟、青鳉鱼等动物的DMRT1cDNA和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等动物的DMO(DM-domain gene in Ovary)cDNA的同源性分别为:80%、78%、73%、62%、41%、26%、26%。说明DM-RT1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在不同物种中差别较小,但是与DMO的同源性很低。

    2006年01期 37-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奥利亚罗非鱼性别相关基因DMRT1克隆及其分析

    王光花;吴婷婷;岳斌;

    从奥利亚罗非鱼精巢提取总RNA,采用RT和3’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法分离和测定了奥利亚罗非鱼DMRT1(DM-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1)cDNA的3’序列,扩增得到1086bp的片段,阅读框共编码254个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奥利亚罗非鱼DMRT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尼罗罗非鱼DMRT1基因的同源性为99%,与黑鲷、黄鳝、新月鱼、虹鳟、青鳉鱼等动物的DMRT1cDNA和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等动物的DMO(DM-domain gene in Ovary)cDNA的同源性分别为:80%、78%、73%、62%、41%、26%、26%。说明DM-RT1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在不同物种中差别较小,但是与DMO的同源性很低。

    2006年01期 37-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蕨菜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于曙光;蒋海燕;任春艳;潘风美;曲宝涵;

    采用贵州产的毛叶蕨菜为原料,利用水提醇析法提取蕨菜粗多糖,通过对DPPH.的清除效率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蕨菜粗多糖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浓度为30μg/ml时对DPPH.清除效率高达80.01%,明显高于同浓度的茶多酚及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和TBHQ对DPPH.的清除效率(66.4%以下)。

    2006年01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蕨菜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于曙光;蒋海燕;任春艳;潘风美;曲宝涵;

    采用贵州产的毛叶蕨菜为原料,利用水提醇析法提取蕨菜粗多糖,通过对DPPH.的清除效率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蕨菜粗多糖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在浓度为30μg/ml时对DPPH.清除效率高达80.01%,明显高于同浓度的茶多酚及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和TBHQ对DPPH.的清除效率(66.4%以下)。

    2006年01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除草剂烟嘧磺隆中间体2-氨基磺酰基-N,N-二甲基烟酰胺的合成研究

    孙健;彭学伟;潘风美;闫世凤;

    对合成2-氨基磺酰基-N,N-二甲基烟酰胺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合成路线、技术条件等,筛选出了最佳工艺路线,即控制H2O2滴加温度,产品收率(86.0%)高于现有文献值(74.0%)。

    2006年01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除草剂烟嘧磺隆中间体2-氨基磺酰基-N,N-二甲基烟酰胺的合成研究

    孙健;彭学伟;潘风美;闫世凤;

    对合成2-氨基磺酰基-N,N-二甲基烟酰胺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合成路线、技术条件等,筛选出了最佳工艺路线,即控制H2O2滴加温度,产品收率(86.0%)高于现有文献值(74.0%)。

    2006年01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4种小杂粮适宜种植密度的研究

    吴娜;刘吉利;徐洪海;石岩;

    通过对小杂粮—豌豆、黑豆、红小豆及绿豆各生育时期叶面积变化动态、干物质积累状况和产量性状的研究,确定了莱阳市适宜豌豆种植的密度为22.5×104株/hm2,黑豆密度为22.5×104株/hm2,红小豆密度为15×104株/hm2,绿豆密度为12×104株/hm2。

    2006年01期 47-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4种小杂粮适宜种植密度的研究

    吴娜;刘吉利;徐洪海;石岩;

    通过对小杂粮—豌豆、黑豆、红小豆及绿豆各生育时期叶面积变化动态、干物质积累状况和产量性状的研究,确定了莱阳市适宜豌豆种植的密度为22.5×104株/hm2,黑豆密度为22.5×104株/hm2,红小豆密度为15×104株/hm2,绿豆密度为12×104株/hm2。

    2006年01期 47-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番茄嫁接方法研究

    秦公伟;李文丽;王富;赵玉玲;

    本试验以以色列根结线虫抗性品种卓越为砧木,普栽番茄品种金冠为接穗,通过比较嫁接苗成活率、株高、砧粗和穗粗等几方面的异同,进行斜切接、劈接和舌靠接3种常用嫁接方法的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舌靠接嫁接效果最好,嫁接苗成活率97.8%;第13d时株高23.52cm、砧粗0.500cm和穗粗0.589cm,表现出与斜切接和劈接的极显著差异;第19d时株高29.09cm、砧粗0.521cm和穗粗0.672cm,继续表现出与斜切接和劈接的极显著差异。因此,舌靠接是最佳的嫁接方法,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2006年01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番茄嫁接方法研究

    秦公伟;李文丽;王富;赵玉玲;

    本试验以以色列根结线虫抗性品种卓越为砧木,普栽番茄品种金冠为接穗,通过比较嫁接苗成活率、株高、砧粗和穗粗等几方面的异同,进行斜切接、劈接和舌靠接3种常用嫁接方法的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舌靠接嫁接效果最好,嫁接苗成活率97.8%;第13d时株高23.52cm、砧粗0.500cm和穗粗0.589cm,表现出与斜切接和劈接的极显著差异;第19d时株高29.09cm、砧粗0.521cm和穗粗0.672cm,继续表现出与斜切接和劈接的极显著差异。因此,舌靠接是最佳的嫁接方法,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2006年01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花生与A.rigonii间细胞融合及愈伤组织形成

    王相伟;王晶珊;张志芬;彭广霖;黄玲;

    将栽培种花生8823体细胞胚和匍匐区组近缘野生种A.rigonii幼茎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用PEG方法融合后,培养在添加1mg/L NAA和6mg/L BAP的改良MSB5培养基中进行液体浅层培养或固液双层培养。3d后开始观察到细胞分裂,之后细胞继续分裂生长。培养7~8周后,形成直径1~2mm的愈伤组织。固液双层培养优于液体浅层培养,其细胞置板率高且不易聚集。

    2006年01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花生与A.rigonii间细胞融合及愈伤组织形成

    王相伟;王晶珊;张志芬;彭广霖;黄玲;

    将栽培种花生8823体细胞胚和匍匐区组近缘野生种A.rigonii幼茎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用PEG方法融合后,培养在添加1mg/L NAA和6mg/L BAP的改良MSB5培养基中进行液体浅层培养或固液双层培养。3d后开始观察到细胞分裂,之后细胞继续分裂生长。培养7~8周后,形成直径1~2mm的愈伤组织。固液双层培养优于液体浅层培养,其细胞置板率高且不易聚集。

    2006年01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转Bt基因抗虫棉杂交种(F1)几个主要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崔秀珍;李哲;

    通过对15个转Bt基因抗虫棉杂交种几个主要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5个半合子Bt基因抗虫棉皮棉产量、铃数、衣分、铃重差异显著。铃数和衣分对皮棉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铃重与皮棉产量呈负相关。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表明:铃数是影响棉花产量的第一因素,其次是衣分,而铃重的作用最小。

    2006年01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转Bt基因抗虫棉杂交种(F1)几个主要性状遗传相关分析

    崔秀珍;李哲;

    通过对15个转Bt基因抗虫棉杂交种几个主要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5个半合子Bt基因抗虫棉皮棉产量、铃数、衣分、铃重差异显著。铃数和衣分对皮棉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铃重与皮棉产量呈负相关。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表明:铃数是影响棉花产量的第一因素,其次是衣分,而铃重的作用最小。

    2006年01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交流调速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李胜多;黄绪波;于健东;赵丽清;刘艳芬;

    本文介绍了交流调速电梯的工作过程、PLC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及PLC和嵌入式MCGS组态软件在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006年01期 60-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7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交流调速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李胜多;黄绪波;于健东;赵丽清;刘艳芬;

    本文介绍了交流调速电梯的工作过程、PLC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以及PLC和嵌入式MCGS组态软件在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006年01期 60-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K]
    [下载次数:7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利用中值滤波去除图像噪声的研究及MATLAB实现

    江景涛;姜学东;李福荣;

    根据扫描工程图像的特点,研究了图像中噪声产生的机理和消除方法;提出了利用中值滤波法消除图像噪声的实用方法。使用软件工具MATLAB快速地实现了图像的中值滤波。结果表明,利用中值滤波法消除图像中的随机噪声是图像噪声处理的最佳方法。

    2006年01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利用中值滤波去除图像噪声的研究及MATLAB实现

    江景涛;姜学东;李福荣;

    根据扫描工程图像的特点,研究了图像中噪声产生的机理和消除方法;提出了利用中值滤波法消除图像噪声的实用方法。使用软件工具MATLAB快速地实现了图像的中值滤波。结果表明,利用中值滤波法消除图像中的随机噪声是图像噪声处理的最佳方法。

    2006年01期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2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边缘检测的块匹配运动估计与运动矢量场压缩

    李吉忠;于仁师;王建明;李爱涛;

    本文利用运动矢量场游程编码实现运动比较缓慢图像的压缩,从而减少存储空间,有利于图像的传输;并在视频会议和可视电话中最常见的头肩序列的运动估计中加入边缘检测环节,改进运动矢量场,使图像码率降低40%以上。

    2006年01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边缘检测的块匹配运动估计与运动矢量场压缩

    李吉忠;于仁师;王建明;李爱涛;

    本文利用运动矢量场游程编码实现运动比较缓慢图像的压缩,从而减少存储空间,有利于图像的传输;并在视频会议和可视电话中最常见的头肩序列的运动估计中加入边缘检测环节,改进运动矢量场,使图像码率降低40%以上。

    2006年01期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我校山羊生产性能杂交优势的分子标记辅助预测研究国际先进

    2006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校山羊生产性能杂交优势的分子标记辅助预测研究国际先进

    2006年01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碱性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

    李树文;陆秀华;尚海利;

    本试验从5份土壤中共筛选出产碱性蛋白酶菌株9株,即SHL-4、SHL-6、SHL-7、SHL-10、SHL-8、SHL-11、SHL-12、SHL-18、SHL-20,其中SHL-4、SHL-6、SHL-7、SHL-10产酶效果较好;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初步地确定了菌株SHL-4产酶培养基组分,即蛋白胨0.5%、牛肉膏1.5%。

    2006年01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碱性蛋白酶产生菌的筛选

    李树文;陆秀华;尚海利;

    本试验从5份土壤中共筛选出产碱性蛋白酶菌株9株,即SHL-4、SHL-6、SHL-7、SHL-10、SHL-8、SHL-11、SHL-12、SHL-18、SHL-20,其中SHL-4、SHL-6、SHL-7、SHL-10产酶效果较好;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初步地确定了菌株SHL-4产酶培养基组分,即蛋白胨0.5%、牛肉膏1.5%。

    2006年01期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我校与韩国昆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署科技合作协议

    2006年01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校与韩国昆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署科技合作协议

    2006年01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阶差分方程的非振动性

    闫信州;崔文善;张好治;姜德民;

    本文讨论了中立型差分方程的非振动性。首先根据非振动解的渐近性质把非振动解分成两类。其次分别给出存在这两类非振动解的充分条件。最后给出例子说明定理的应用。

    2006年01期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阶差分方程的非振动性

    闫信州;崔文善;张好治;姜德民;

    本文讨论了中立型差分方程的非振动性。首先根据非振动解的渐近性质把非振动解分成两类。其次分别给出存在这两类非振动解的充分条件。最后给出例子说明定理的应用。

    2006年01期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我校牛胚胎移植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国际先进

    2006年01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校牛胚胎移植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国际先进

    2006年01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纵向数据方差参数的检验

    马艳梅;尹晓翠;张好治;孙宝山;袁冬梅;

    本文基于纵向数据协方差结构的参数模型,运用假设检验的方法选择合理的协方差结构。对于方差参数,本文采用REML的方法进行估计.检验统计量给出的是Score统计量。

    2006年01期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纵向数据方差参数的检验

    马艳梅;尹晓翠;张好治;孙宝山;袁冬梅;

    本文基于纵向数据协方差结构的参数模型,运用假设检验的方法选择合理的协方差结构。对于方差参数,本文采用REML的方法进行估计.检验统计量给出的是Score统计量。

    2006年01期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