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宁;郭宝太;王晶珊;薛仁镐;李汉燕;王卉;
以质粒pGEM-pvs为模板,经PCR扩增得到了长约890bp的PVS-CP基因条带。回收特异性DNA带并与T表达载体pBAD/Thio-TOPO连接,连接物转化受体菌获得了Amp抗性菌落。经PstⅠ、SphⅠ酶切鉴定,筛选到了PVS-CP基因正向插入载体的阳性克隆。DNA测序结果表明PVS-CP基因插入方向与读码正确,成功构建了PVS-CP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经阿拉伯糖诱导获得了预期的49kDa融合蛋白,PVS-CP基因在受体菌中表达正确。
2007年03期 No.86 159-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昌主;韩先杰;邹玲;任慧英;殷巧玲;
根据发表的鸭瘟病毒弱毒TK(thymidine kinase)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采用该引物利用PCR克隆出大小为1275bp鸭瘟病毒强毒AV1221株TK基因片段。将扩增的DNA片段纯化后连接到pMD-18T载体上,筛选获得阳性重组质粒pMD-TK。对重组质粒中的插入片段测序,利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鸭瘟病毒AV1221株TK基因ORF全长为1077bp,编码358个氨基酸。与参考序列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99.4%~99.9%,TK蛋白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8.6%~99.7%。
2007年03期 No.86 162-16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0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徐兆强;秦晓冰;单虎;温海燕;
利用PCR技术扩增得到O型FMDV VP1基因片段,将此基因片段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VP1,经PCR和测序鉴定后表明VP1基因正确克隆到了pET32a中。用IPTG诱导VP1基因的表达,收集不同时间的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Western-blot分析检测,结果得到了分子量约为48KD的目的蛋白条带,且该目的条带能被口蹄疫阳性血清所识别,说明结构蛋白VP1基因在大肠埃希氏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
2007年03期 No.86 16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云福;梁晨;李宝笃;罗丽;迟胜起;
采用改进的UREA法和CTAB法,分别提取4株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 quisqualisCes,AQ)的基因组DNA,并运用ISSR标记技术初步研究了AQ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能较好地提取到所有供试菌株的基因组DNA,但改进的UREA法较CTAB法更为简单快速,所提DNA用于后续的ISSR扩增试验更能反映AQ种群内部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2007年03期 No.86 169-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郑长英;刘云虹;张乃芹;赵希丽;
西花蓟马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我国大陆2003年首次在北京发现报道。本文首次报道西花蓟马在山东省发生为害,并对青岛农业大学校园中发现有西花蓟马活动为害的植物进行了调查,共计48种植物上发现有西花蓟马活动为害。
2007年03期 No.86 172-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0 ] |[阅读次数:0 ] - 刘修勇;刘维志;
于2003~2006年对山东省短体科Pratylenchidae线虫主要属、种进行了系统的鉴定研究。共在山东省52个县市的195种寄主植物上采集到的1304份线虫标样中,鉴定出短体科线虫共计2个属14个种,其中,新种1个,为变尾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varicaudatusn.sp.,中国新记录种2个,分别为野生稻潜根线虫Hirschmanniella anchoryzaeEbsary&Anderson,1982和十字花科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ruciferusBajaj&Bhatti,1984。
2007年03期 No.86 175-176+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魏艳;张保华;李攀军;郝双红;张兴;
运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对中国粗榧的化感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粗榧水提物对小麦种子萌发初期呼吸抑制作用较弱,对其萌发后的呼吸抑制作用显著增加。对小麦根尖压片的观察统计表明,粗榧水提物主要影响了小麦幼苗根尖细胞从分裂间期向分裂前期过渡;随着供试浓度的增大,小麦根尖有丝分裂指数以及相对有丝分裂指数呈下降趋势。粗榧水提物对小麦幼苗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作用较小。粗榧水提物可使小麦幼苗根、茎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加,并可降低小麦种子幼芽中核酸的含量。粗榧水提物可使小麦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增强,使小麦幼苗体内α-淀粉酶及总淀粉酶的活力降低。
2007年03期 No.86 17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位增辉;罗丽;王远路;崔瑛;王美娟;孙泽阔;
从莱阳市城南辣椒大棚采集健康辣椒植株,利用稀释分离法从辣椒植株的根、茎、叶和果实中共分离出8株内生细菌,从中筛选出2株对西瓜枯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黄瓜枯萎病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且拮抗细菌可造成枯萎病菌菌丝生长畸形、断裂和细胞壁瓦解。对2株细菌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其性状与芽孢杆菌(Bacillus)和肉杆菌属(Carnobacterium)性状相似。
2007年03期 No.86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洪永聪;辛伟;崔德杰;胡方平;
菌株TR2(蜡状芽孢杆菌)的胞外粗酶液对氯氰菊酯无降解活性,而其胞内粗酶液对氯氰菊酯的降解效能高。胞内粗酶液对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和甲氰菊酯的降解效能较高,而对有机磷农药如乐果、敌敌畏、甲胺磷和毒死蜱等降解效能低。胞内粗酶液对氯氰菊酯反应适宜的pH为5.5~9.0,最适pH为8.0;粗酶液在pH6.0~9.0之间较稳定,在pH7.5最稳定,而在pH4.0~5.0和pH10.0则易于变性失活;粗酶液对氯氰菊酯反应适宜的温度在30~45℃之间,最适温度为35℃;粗酶液在40℃以下稳定性好,高于50℃则易于变性失活;粗酶液的米氏常数(Km)为692.39nmol/ml,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89.29nmol/min。
2007年03期 No.86 185-18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0 ] - 王奎玲;黄鑫;刘庆超;唐启和;刘庆华;孙玉林;
对18个耐冬山茶品种的叶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测定了其半致死温度,探讨了叶片结构与耐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叶肉组织中栅栏组织所占的比例越大,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值越大,品种耐寒性越强,反之亦然。叶肉组织结构及其比例关系可作为不同品种抗寒性的形态结构指标。耐冬山茶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介于-13.1~-17.6℃之间。
2007年03期 No.86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0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0 ] - 李凤梅;张双灵;白皓然;刘长江;
甘油由丁酸梭菌转化成1,3-丙二醇的研究是在厌氧条件下进行的。以丁酸梭菌为出发菌株,经过常规方法诱变得到一株高产正突变株C.but3037。经过传代试验,表明其是稳定的突变株。通过对菌株C.but3037培养基优化,确定最佳发酵培养基(L-1)是:甘油40g,K2HPO43.4g,KH2PO41.3g,MgSO4.7H2O 0.2g,NH4Cl 1.5g,CaCl0.015g,FeSO.7HO 0.005g,酵母膏2g,微量元素液5ml。该突变株1,3-丙二醇产量为20.8g/L。
2007年03期 No.86 193-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秦斐斐;王然;吕金浮;尉义明;王云莉;
以山茶(Camellia japonica)茎尖为材料,MS和改良MS为基本培养基,探讨了不同浓度和配比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山茶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建立了山茶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山茶芽诱导、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改良MS+6-BA1.5mg/L+NAA0.1mg/L,该条件下培养30d,芽的诱导率和增殖系数分别达96%和2.84;在改良MS+NAA0.5mg/L和改良MS+IBA0.5mg/L培养基上,培养山茶无根试管苗40d,生根率达到100%,且多为基部直接生根,茎部基本无愈伤组织的出现。
2007年03期 No.86 196-1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延杰;李天来;林多;陈宁;邹琳娜;
本试验对春季日光温室内100%、75%、50%和25%自然光强4个光照强度下的番茄生长和产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75%的自然光强(晴天中午光强710~874μmol.m-2.s-1)对番茄植株生长和产量无显著影响。光强继续下降至620μmol.m-2.s-1以下时,番茄植株的生长量、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则显著降低,产生弱光胁迫。弱光强对产量形成的负向影响,单株结果数>平均单果重。
2007年03期 No.86 199-202+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下载次数:15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6 ] |[阅读次数:0 ] - 陈俊东;许艳妮;刘晓红;Louis Roemer;
通过对发射信号和反射信号的相位进行测定发现,随着目标物的位置不同,反射信号的相位偏移也随之发生变化,而利用雷达进行目标定位的基本思想就是从反射波的特征中提取出目标的位置信息。基于这种思想,本文设计了相移式目标定位装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运用贝叶斯频谱估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准度,本文还利用了PIXON算法对结果图进行了图形优化。
2007年03期 No.86 203-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江景涛;胡彩旗;李福荣;
混沌加密是常用的数字图像加密方法之一。本文利用直方图和相关系数等数学工具对Logistic、Henon、Quadratic和MacKeyGlass等4种常见混沌映射方程的数值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筛选出了加密性能较好的混沌系统,对加密性能不好的混沌信号在加密方法上进行了改进。
2007年03期 No.86 2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承明;陶飞;王卫;匡桂娟;
文章针对光照条件对人脸检测的不利影响,以及单独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或神经网络进行人脸检测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主成分分析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人脸检测新算法。该算法综合利用了PCA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的优点,并回避了二者某些方面的不足。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跟目前已有的一些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漏检率,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2007年03期 No.86 21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任春年;油海东;邵敏;
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是采用无源光设备构建的一点到多点的光接入网。不同于其它光通信系统噪声分布特点,其光功率的衰减主要是光纤无源分路器对光信号的功率进行均分所导致的,由于分路器的路数较多,所以接收机的光功率很低,因而光信号和光电流信号很容易受接收端噪声信号的影响。本文结合PON系统的结构特点,分析了该系统的噪声分布以及接收端噪声对接收机误码率(BER,B it Error Rate)的影响。采用适合工程计算的高斯近似解析算法,给出最佳判决阈值点。从而为PON接收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2007年03期 No.86 215-217+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英;黄凯美;辛永训;
介绍了PDU方式下GSM短信息的编码方式及发送短信息的AT指令格式,给出了TP-UD段的Java编码实现,并使用超级终端经手机将编码后的短信息发出的方法。
2007年03期 No.86 218-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永萍;袁淑立;于桂凤;徐进栋;
利用孤立实激发技术探测了Ba原子电场下的高激发态光谱,给出了收敛于6p1/2+和6p3/2+电离限的两个系列的大量自电离光谱,利用Lorentz线形拟和技术得到了谱线的能级位置和宽度。研究了自电离光谱对电场的依赖关系,并对比分析了两个系列光谱特性的异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研究了核子数较大原子内部电子的相关作用。
2007年03期 No.86 22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爱琴;匡少平;薛长晖;惠妮;
利用自养煤矸石砖技术对铬渣进行无害化治理,通过对原料配比不同的铬渣-煤矸石砖进行浸出毒性分析、稳定性试验和X-粉晶衍射物相分析,结果表明:铬渣加入量为6%的铬渣-煤矸石砖中Cr(Ⅵ)的浸出毒性小于国家标准,还原降解率高,可达98%以上;铬渣-煤矸石砖经过酸溶(醋酸,硫酸)、冻融、曝晒等恶劣条件,Cr(Ⅵ)的解毒稳定性良好;X-粉晶衍射物相分析表明砖中Cr(Ⅵ)被还原为Cr(Ⅲ)后以类质同相方式进入尖晶石、铝硅酸盐等稳定物相,使铬渣得到彻底解毒和资源化综合利用。
2007年03期 No.86 227-230+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程冰;张好治;陈秀荣;赵静;
通过对两种格子Boltzmann模型的研究,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浅水方程的LB模型,对一维溃坝波进行了模拟计算。通过与文献[1]的结果和精确解作比较,结论显示了此模型的优越性。
2007年03期 No.86 23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春妹;姜德民;孙春薇;许海洋;
利用GM(1,1)[1]中的数据生成理论,构造了一种密钥集生成方法,并将密钥集应用于图像分存,提出了一种具有灰色生成的图像加密分存技术比较传统算法,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
2007年03期 No.86 235-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桂玲;李军;陈建林;张好治;
本文利用单调集函数的4种连续性的定义和可测函数序列的4种收敛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4种类型的Lebesgue定理,并给出了单调集函数在空集连续,全集连续的充要条件。
2007年03期 No.86 238-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