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俊喜;李辉;王维华;朱新产;刘润进;
丛枝菌根(AM)真菌能诱导植物抗病性,而且已有迹象表明该真菌在植物根内形成的丛枝结构与降低土传病害有关。为了进一步探索丛枝发育在AM真菌诱导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作者于温室盆栽条件下播种大豆(Glycine max)"鲁豆11号"同时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G.e)、大豆胞囊线虫(SCN,Heterodera glycines)3号生理小种、并在其丛枝发育初期、盛期和消解期分别接种SCN二龄幼虫(4000个/株),同时设置对照。重点测定AM真菌不同发育阶段丛枝对SCN和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m或G.e丛枝发育初期、盛期和消解期均能有效地降低根上或根围土壤中的胞囊数量、根内线虫数以及病情指数,其中,G.e的效果优于G.m,其丛枝发育的3个阶段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7.9、25.4和31.1,显著低于对照53.7。表明AM真菌发育盛期的丛枝抑制SCN、降低病害程度、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效应最大。
2010年02期 v.27;No.97 95-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李俊喜;李辉;王维华;朱新产;刘润进;
丛枝菌根(AM)真菌能诱导植物抗病性,而且已有迹象表明该真菌在植物根内形成的丛枝结构与降低土传病害有关。为了进一步探索丛枝发育在AM真菌诱导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作者于温室盆栽条件下播种大豆(Glycine max)"鲁豆11号"同时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G.e)、大豆胞囊线虫(SCN,Heterodera glycines)3号生理小种、并在其丛枝发育初期、盛期和消解期分别接种SCN二龄幼虫(4000个/株),同时设置对照。重点测定AM真菌不同发育阶段丛枝对SCN和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m或G.e丛枝发育初期、盛期和消解期均能有效地降低根上或根围土壤中的胞囊数量、根内线虫数以及病情指数,其中,G.e的效果优于G.m,其丛枝发育的3个阶段的病情指数分别为37.9、25.4和31.1,显著低于对照53.7。表明AM真菌发育盛期的丛枝抑制SCN、降低病害程度、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效应最大。
2010年02期 v.27;No.97 95-99+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于建新;李辉;郭绍霞;李敏;
于温室盆栽条件下对番茄(Lycospersicon esukurentamu)幼苗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或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10d后定期采样,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各处理番茄植株根和叶片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接种20d G.mosseae处理的番茄根系菌根侵染率高达68.5%,显著高于其他接种处理;供试AM真菌显著增加了番茄植株鲜重、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其根或叶内IAA、GA、ZR和ABA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接种对照,以G.mosseae处理的根或叶中IAA、GA、ZR和ABA含量最高。
2010年02期 v.27;No.97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于建新;李辉;郭绍霞;李敏;
于温室盆栽条件下对番茄(Lycospersicon esukurentamu)幼苗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摩西球囊霉(Glomusmosseae)、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或珠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10d后定期采样,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各处理番茄植株根和叶片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含量。接种20d G.mosseae处理的番茄根系菌根侵染率高达68.5%,显著高于其他接种处理;供试AM真菌显著增加了番茄植株鲜重、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其根或叶内IAA、GA、ZR和ABA含量均显著高于不接种对照,以G.mosseae处理的根或叶中IAA、GA、ZR和ABA含量最高。
2010年02期 v.27;No.97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 郭绍霞;张玉刚;王莲英;刘润进;
对中国牡丹主栽培区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栽培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e,AM)真菌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35种:Acaulospora属12种,Archaespora属1种,Glomus属17种,Gigaspora属2种,Scutellospora属3种。其中Glomus lacteum和Scutellospora arenicola为国内新记录种。
2010年02期 v.27;No.97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郭绍霞;张玉刚;王莲英;刘润进;
对中国牡丹主栽培区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栽培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e,AM)真菌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35种:Acaulospora属12种,Archaespora属1种,Glomus属17种,Gigaspora属2种,Scutellospora属3种。其中Glomus lacteum和Scutellospora arenicola为国内新记录种。
2010年02期 v.27;No.97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郝世俊;隋炯明;乔利仙;王晓杰;王晶珊;
为解决花生组培再生苗及转基因苗驯化移栽成活率低的难题,本试验以花生实生苗作为砧木,对花生嫁接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净台内无菌嫁接效果较好,以再生苗或实生苗为接穗进行无菌嫁接,其成活率均达90%以上,明显高于室内嫁接成活率(71%~72%);无菌嫁接时12~15d苗龄的砧木效果最好;将无菌嫁接苗在培养基中培养3~5d后进行驯化移栽为最佳时期;不同花生基因型嫁接苗成活率在87%~95%;嫁接苗移栽田间后,其成活率高达94%,且100%结果。
2010年02期 v.27;No.97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郝世俊;隋炯明;乔利仙;王晓杰;王晶珊;
为解决花生组培再生苗及转基因苗驯化移栽成活率低的难题,本试验以花生实生苗作为砧木,对花生嫁接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超净台内无菌嫁接效果较好,以再生苗或实生苗为接穗进行无菌嫁接,其成活率均达90%以上,明显高于室内嫁接成活率(71%~72%);无菌嫁接时12~15d苗龄的砧木效果最好;将无菌嫁接苗在培养基中培养3~5d后进行驯化移栽为最佳时期;不同花生基因型嫁接苗成活率在87%~95%;嫁接苗移栽田间后,其成活率高达94%,且100%结果。
2010年02期 v.27;No.97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殷岩;严美玲;李林志;辛庆国;刘兆晔;
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烟2415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处理比不灌水处理增产效果明显;灌拔节水和开花水的处理产量高于只灌拔节水的处理,且二者差异显著;灌拔节水和开花水的处理产量构成也优于灌拔节水的处理。拔节水和开花水的处理的千粒重、穗粒数均高于只灌拔节水的的处理,亩穗数二者差异不显著。增加灌水可明显改善小麦品质,烟2415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延长。
2010年02期 v.27;No.97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殷岩;严美玲;李林志;辛庆国;刘兆晔;
本试验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烟2415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处理比不灌水处理增产效果明显;灌拔节水和开花水的处理产量高于只灌拔节水的处理,且二者差异显著;灌拔节水和开花水的处理产量构成也优于灌拔节水的处理。拔节水和开花水的处理的千粒重、穗粒数均高于只灌拔节水的的处理,亩穗数二者差异不显著。增加灌水可明显改善小麦品质,烟2415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延长。
2010年02期 v.27;No.97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曲凌慧;车永梅;侯丽霞;刘新;卢江;
以抗寒性不同的2个葡萄品种梅鹿辄和贝达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下其1年生枝条叶片的细胞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并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检测氧自由基(O2·-)和H2O2水平,以期分析各指标与葡萄抗寒性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其抗寒机制。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两个葡萄品种叶片的细胞膜相对透性、MDA、O2·-和H2O2含量显著升高,并且抗寒性弱的梅鹿辄增大幅度显著大于抗寒性强的贝达;贝达叶片中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温度降低显著提高且POD和CAT活性增大幅度显著高于梅鹿辄。推测POD和CAT活性及O2·-和H2O2形成速度与葡萄品种的抗寒性关系密切。
2010年02期 v.27;No.97 117-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曲凌慧;车永梅;侯丽霞;刘新;卢江;
以抗寒性不同的2个葡萄品种梅鹿辄和贝达为材料,研究不同温度下其1年生枝条叶片的细胞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并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检测氧自由基(O2·-)和H2O2水平,以期分析各指标与葡萄抗寒性之间的关系并了解其抗寒机制。结果表明,随温度降低,两个葡萄品种叶片的细胞膜相对透性、MDA、O2·-和H2O2含量显著升高,并且抗寒性弱的梅鹿辄增大幅度显著大于抗寒性强的贝达;贝达叶片中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温度降低显著提高且POD和CAT活性增大幅度显著高于梅鹿辄。推测POD和CAT活性及O2·-和H2O2形成速度与葡萄品种的抗寒性关系密切。
2010年02期 v.27;No.97 117-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田伟;田义轲;王彩虹;宋伟;李节法;
本试验以苹果品种富士(Fuji)为材料,采用Trizol法、改良的SDS法和改良的CTAB法提取其茎尖总RNA,并用OD260/OD280值和1.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的产量、纯度和完整程度。结果表明:通过改变CTAB法的提取缓冲液组成,缩短LiCl和乙醇沉淀的时间,可在2~3h内得到质量好、产量高、反转录和RT-PCR效果好的总RNA,该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适宜苹果组织总RNA提取的方法。
2010年02期 v.27;No.97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田伟;田义轲;王彩虹;宋伟;李节法;
本试验以苹果品种富士(Fuji)为材料,采用Trizol法、改良的SDS法和改良的CTAB法提取其茎尖总RNA,并用OD260/OD280值和1.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的产量、纯度和完整程度。结果表明:通过改变CTAB法的提取缓冲液组成,缩短LiCl和乙醇沉淀的时间,可在2~3h内得到质量好、产量高、反转录和RT-PCR效果好的总RNA,该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的适宜苹果组织总RNA提取的方法。
2010年02期 v.27;No.97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崔英伟;李长友;李国勋;
研究了条件培养基对细胞BTI-Tn5B1-4及其克隆株特性的影响。用含20%条件培养基以2×105cells/ml浓度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并与新鲜培养基作比较。结果显示,含条件培养基的细胞培养中的最大浓度比对照培养基的浓度高,同时细胞群体倍增时间比对照培养基中缩短3~5小时。当用野生型病毒AcMNPV感染时,两种培养基中细胞敏感性均在93%以上,OB产量差异不显著。重组蛋白半乳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表达量测定比较,结果显示条件培养基中两种重组蛋白表达量均比对照培养基中高大约10%。
2010年02期 v.27;No.97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崔英伟;李长友;李国勋;
研究了条件培养基对细胞BTI-Tn5B1-4及其克隆株特性的影响。用含20%条件培养基以2×105cells/ml浓度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并与新鲜培养基作比较。结果显示,含条件培养基的细胞培养中的最大浓度比对照培养基的浓度高,同时细胞群体倍增时间比对照培养基中缩短3~5小时。当用野生型病毒AcMNPV感染时,两种培养基中细胞敏感性均在93%以上,OB产量差异不显著。重组蛋白半乳糖苷酶和碱性磷酸酶表达量测定比较,结果显示条件培养基中两种重组蛋白表达量均比对照培养基中高大约10%。
2010年02期 v.27;No.97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8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兰木佐;武侠;
卵寄生真菌产生的几丁质酶在卵孵化和寄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是评价寄生线虫真菌生物防治潜力重要的生化指标之一。利用NAG法和pNP法分别测定蜡蚧菌(Lecanicillium lecanii)CFCC84957和CFCC80920菌系的几丁质降解酶系和外切酶活性,CFCC84957菌系接种4~6d含有0.2%胶体几丁质的培养滤液后,几丁质降解酶系到达活性高峰期,而CFCC80920菌系的培养滤液未检测到几丁质降解酶系。2个菌系的培养滤液从第2d开始均能检测到几丁质外切酶活性,CFCC84957和CFCC80920活性出现的最高峰分别在第12d和6d,但是CF-CC84957的活性值约是CFCC80920的4倍(分别为0.51μmol·h-1·ml-1、0.12μmol·h-1·ml-1)。含有0.01%糖基化几丁质的几丁质酶活性电泳检测到1条分子量为48.2kD的蛋白质谱带。
2010年02期 v.27;No.97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兰木佐;武侠;
卵寄生真菌产生的几丁质酶在卵孵化和寄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也是评价寄生线虫真菌生物防治潜力重要的生化指标之一。利用NAG法和pNP法分别测定蜡蚧菌(Lecanicillium lecanii)CFCC84957和CFCC80920菌系的几丁质降解酶系和外切酶活性,CFCC84957菌系接种4~6d含有0.2%胶体几丁质的培养滤液后,几丁质降解酶系到达活性高峰期,而CFCC80920菌系的培养滤液未检测到几丁质降解酶系。2个菌系的培养滤液从第2d开始均能检测到几丁质外切酶活性,CFCC84957和CFCC80920活性出现的最高峰分别在第12d和6d,但是CF-CC84957的活性值约是CFCC80920的4倍(分别为0.51μmol·h-1·ml-1、0.12μmol·h-1·ml-1)。含有0.01%糖基化几丁质的几丁质酶活性电泳检测到1条分子量为48.2kD的蛋白质谱带。
2010年02期 v.27;No.97 130-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一诺;郝林琳;张莹;王佳;赵志辉;
本试验建立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热应激实验小鼠动物模型,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了小鼠睾丸组织热应激蛋白70(HSP70)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25℃时,HSP70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没有变化;在31℃、34℃和37℃时,随应激时间的延长,HSP70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40℃时,HSP70mRNA和蛋白质始终持续高表达。结论:小鼠受热应激后,睾丸组织HSP70mRNA和蛋白质均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本研究为探索HSP70对精液品质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2010年02期 v.27;No.97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一诺;郝林琳;张莹;王佳;赵志辉;
本试验建立了不同温度、不同时间热应激实验小鼠动物模型,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了小鼠睾丸组织热应激蛋白70(HSP70)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25℃时,HSP70在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没有变化;在31℃、34℃和37℃时,随应激时间的延长,HSP70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40℃时,HSP70mRNA和蛋白质始终持续高表达。结论:小鼠受热应激后,睾丸组织HSP70mRNA和蛋白质均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本研究为探索HSP70对精液品质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2010年02期 v.27;No.97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康震;扈荣良;房丽君;张守峰;张乐萃;
本实验室保存的LaSota株新城疫病毒经SPF鸡胚增殖,收集尿囊液并纯化病毒,提取病毒基因组RNA。参考GeneBank收录的LaSota株新城疫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病毒的NP、P和L1~L4六个基因片段,并将目的片段回收纯化,克隆至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小提质粒并酶切鉴定,鉴定正确的样品进行序列测定,并比对测序结果。结果证明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上公布的LaSota株新城疫病毒序列完全一致,没有任何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变化,将NP、P、L分别连接至pVAX载体,其中L1~L4为顺次连接。鉴定结果表明NP、P和L基因已正确克隆至pVAX表达载体,证明3个辅助质粒构建成功,分别命名为pVAX-NP、pVAX-P和pVAX-L。
2010年02期 v.27;No.97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康震;扈荣良;房丽君;张守峰;张乐萃;
本实验室保存的LaSota株新城疫病毒经SPF鸡胚增殖,收集尿囊液并纯化病毒,提取病毒基因组RNA。参考GeneBank收录的LaSota株新城疫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病毒的NP、P和L1~L4六个基因片段,并将目的片段回收纯化,克隆至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小提质粒并酶切鉴定,鉴定正确的样品进行序列测定,并比对测序结果。结果证明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上公布的LaSota株新城疫病毒序列完全一致,没有任何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变化,将NP、P、L分别连接至pVAX载体,其中L1~L4为顺次连接。鉴定结果表明NP、P和L基因已正确克隆至pVAX表达载体,证明3个辅助质粒构建成功,分别命名为pVAX-NP、pVAX-P和pVAX-L。
2010年02期 v.27;No.97 139-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友东;张乐萃;
本研究利用AdEasyTMXL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了水貂生长激素基因重组腺病毒。利用PCR、酶切、凝胶回收等方法,从质粒pCMVmGH中获得水貂生长激素基因(mGH),构建穿梭质粒pShuttle-CMV-mGH。pShuttle-CMV-mGH经Pme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化至BJ5183感受态大肠杆菌内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进行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CMV-mGH。重组质粒经PacⅠ酶切线性化后转染AD-293细胞。PacⅠ酶切结果表明质粒重组成功。转染第10天,细胞出现圆缩、死亡、漂浮等典型病变,透射电镜检测到重组病毒。TCID50测得第2代重组病毒的滴度达到10-7.89/0.1ml。RT-PCR结果证实,重组病毒能够正确转录目的基因。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构建了水貂生长激素基因重组腺病毒,为水貂促生长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手段。
2010年02期 v.27;No.97 14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友东;张乐萃;
本研究利用AdEasyTMXL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了水貂生长激素基因重组腺病毒。利用PCR、酶切、凝胶回收等方法,从质粒pCMVmGH中获得水貂生长激素基因(mGH),构建穿梭质粒pShuttle-CMV-mGH。pShuttle-CMV-mGH经Pme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化至BJ5183感受态大肠杆菌内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进行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CMV-mGH。重组质粒经PacⅠ酶切线性化后转染AD-293细胞。PacⅠ酶切结果表明质粒重组成功。转染第10天,细胞出现圆缩、死亡、漂浮等典型病变,透射电镜检测到重组病毒。TCID50测得第2代重组病毒的滴度达到10-7.89/0.1ml。RT-PCR结果证实,重组病毒能够正确转录目的基因。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构建了水貂生长激素基因重组腺病毒,为水貂促生长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手段。
2010年02期 v.27;No.97 144-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艳和;杨克礼;佘磊;徐涤平;王永杰;
集约化养殖中,气单胞菌属细菌已成为危害渔业生产的重要致病菌。本研究自患病斑点叉尾鮰体内分离出5株气单胞菌,经形态学观察、生长特性及生理生化反应测试、鉴定,其中AHIA02、AHIA04、AHIA05为嗜水气单胞菌;AHIA01、AHIA03为豚鼠气单胞菌。用20种常规抗生素分别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仅对奥复星、复方新诺明、先锋必素等3种抗生素敏感,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现象严重。
2010年02期 v.27;No.97 150-153+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艳和;杨克礼;佘磊;徐涤平;王永杰;
集约化养殖中,气单胞菌属细菌已成为危害渔业生产的重要致病菌。本研究自患病斑点叉尾鮰体内分离出5株气单胞菌,经形态学观察、生长特性及生理生化反应测试、鉴定,其中AHIA02、AHIA04、AHIA05为嗜水气单胞菌;AHIA01、AHIA03为豚鼠气单胞菌。用20种常规抗生素分别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仅对奥复星、复方新诺明、先锋必素等3种抗生素敏感,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现象严重。
2010年02期 v.27;No.97 150-153+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赵玉明;
在单养和鱼、蚌混养两种模式下研究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养殖池塘夏、秋两季的昼夜溶氧波动特征,结果显示:试验养殖池昼夜溶氧波动范围在4.18~20.92mg/L;最大波动幅度16.74mg/L;总体溶氧值偏高,表、底溶氧差别不明显,夏季波动幅度较大。单养池塘的波动幅度大于混养。尽管单养投蚌饲料模式下池水叶绿素和净初级生产力较高,但蚌的生长混养依然优于单养。而且混养模式下,有利于降低水体的CODMn。
2010年02期 v.27;No.97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赵玉明;
在单养和鱼、蚌混养两种模式下研究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养殖池塘夏、秋两季的昼夜溶氧波动特征,结果显示:试验养殖池昼夜溶氧波动范围在4.18~20.92mg/L;最大波动幅度16.74mg/L;总体溶氧值偏高,表、底溶氧差别不明显,夏季波动幅度较大。单养池塘的波动幅度大于混养。尽管单养投蚌饲料模式下池水叶绿素和净初级生产力较高,但蚌的生长混养依然优于单养。而且混养模式下,有利于降低水体的CODMn。
2010年02期 v.27;No.97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郑海菊;李娟;赵友刚;
为了及时、方便地获取植物病害预测预报等所必需的气象数据,作者设计了一种便携式温湿度气象监测仪,并给出了其硬、软件设计方法。该监测仪以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149、智能传感器SHT15和U盘为主要元器件,能实时地进行温度、湿度和叶面湿度的采集、显示和存储。该监测仪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性价比高和数据存储量大等特点,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下位机嵌入到系统中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功能。
2010年02期 v.27;No.97 159-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郑海菊;李娟;赵友刚;
为了及时、方便地获取植物病害预测预报等所必需的气象数据,作者设计了一种便携式温湿度气象监测仪,并给出了其硬、软件设计方法。该监测仪以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149、智能传感器SHT15和U盘为主要元器件,能实时地进行温度、湿度和叶面湿度的采集、显示和存储。该监测仪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性价比高和数据存储量大等特点,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下位机嵌入到系统中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功能。
2010年02期 v.27;No.97 159-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4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姜彩明;王刚;江景涛;
将插值小波算法和自适应积分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于偏微分方程求解的新方法—插值小波自适应精细积分法。实现了由该种方法构造的小波形函数的快速算法,有效的提高了计算效率。利用自适应多层插值小波算法对热传导方程进行求解,实现了对图像的降噪,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用于图像降噪的有效性。
2010年02期 v.27;No.97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姜彩明;王刚;江景涛;
将插值小波算法和自适应积分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用于偏微分方程求解的新方法—插值小波自适应精细积分法。实现了由该种方法构造的小波形函数的快速算法,有效的提高了计算效率。利用自适应多层插值小波算法对热传导方程进行求解,实现了对图像的降噪,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用于图像降噪的有效性。
2010年02期 v.27;No.97 16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李胜多;
本文利用组态王和PLC实现了对某电梯的控制,详细说明了其硬件系统的组成及软件设计的思路,利用组态王对电梯控制进行人机界面设计,实现了对该电梯的动态监控的功能。该电梯运行可靠、稳定,实际运行情况良好。
2010年02期 v.27;No.97 168-17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10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李胜多;
本文利用组态王和PLC实现了对某电梯的控制,详细说明了其硬件系统的组成及软件设计的思路,利用组态王对电梯控制进行人机界面设计,实现了对该电梯的动态监控的功能。该电梯运行可靠、稳定,实际运行情况良好。
2010年02期 v.27;No.97 168-171+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2K] [下载次数:10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正>2010年4月28日,我校隆重举行玉米新品种生产经营权转让签约仪式,新培育出的4个玉米新品种分别找到中意的"婆家"成功转让,一次性实现
2010年02期 v.27;No.97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10年4月28日,我校隆重举行玉米新品种生产经营权转让签约仪式,新培育出的4个玉米新品种分别找到中意的"婆家"成功转让,一次性实现
2010年02期 v.27;No.97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2010年5月29日,青岛农业大学第3次学科建设暨科技工作大会在青岛市城阳区人民会堂隆重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06年以来我校学科建设
2010年02期 v.27;No.97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2010年5月29日,青岛农业大学第3次学科建设暨科技工作大会在青岛市城阳区人民会堂隆重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06年以来我校学科建设
2010年02期 v.27;No.97 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37-1459/N。1960年创刊,1985年复刊。办刊宗旨为倡导学术创新,促进学术交流,传播科技信息,推动科学技
2010年02期 v.27;No.97 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37-1459/N。1960年创刊,1985年复刊。办刊宗旨为倡导学术创新,促进学术交流,传播科技信息,推动科学技
2010年02期 v.27;No.97 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