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洪滨;郭绍霞;李敏;刘润进;赵洪海;
作者于2011年10月对山东潍坊、青岛和烟台等地果树种植园土壤中丛枝菌根(AM)真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分离到AM真菌4属: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球囊霉属(Glomus)、巨孢囊霉属(Giga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共29种。其中,无梗囊霉属和球囊霉属是山东东部地区果园的优势属,双网无梗囊霉(Acaulospora bireticulata)和网状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则是优势种。梨(Pyrus bretschneideri)、葡萄(Vitis vinifera)、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苹果(Malus pumila)和枣(Zizyphus jujuba)根围AM真菌孢子密度分别为137个/50g、109个/50g、268个/50g、216个/50g和188个/50g;种丰度分别为12、14、12、12和11。该区果园中AM真菌Shannon指数大小依次为梨园>樱桃园>葡萄园>苹果园>枣园。本调查土壤理化特性范围内,土壤速效P含量与AM真菌孢子密度呈正相关,pH值与Shannon指数则呈负相关。
2012年04期 v.29;No.107 235-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王洪滨;郭绍霞;李敏;刘润进;赵洪海;
作者于2011年10月对山东潍坊、青岛和烟台等地果树种植园土壤中丛枝菌根(AM)真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共分离到AM真菌4属: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球囊霉属(Glomus)、巨孢囊霉属(Gigaspora)和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共29种。其中,无梗囊霉属和球囊霉属是山东东部地区果园的优势属,双网无梗囊霉(Acaulospora bireticulata)和网状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则是优势种。梨(Pyrus bretschneideri)、葡萄(Vitis vinifera)、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苹果(Malus pumila)和枣(Zizyphus jujuba)根围AM真菌孢子密度分别为137个/50g、109个/50g、268个/50g、216个/50g和188个/50g;种丰度分别为12、14、12、12和11。该区果园中AM真菌Shannon指数大小依次为梨园>樱桃园>葡萄园>苹果园>枣园。本调查土壤理化特性范围内,土壤速效P含量与AM真菌孢子密度呈正相关,pH值与Shannon指数则呈负相关。
2012年04期 v.29;No.107 235-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莉;唐超;刘润进;
菌根围(mycorrhizosphere)是指菌根真菌侵染植物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与土壤紧密相互作用的微生态区域。菌根围内复杂的生理生态过程及其所产生的效应,即菌根围效应(mycorrhizosphere effect)对植物、土壤、其他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长期以来人们给予了众多的关注。文章简要回顾了菌根围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菌根围的生理生态效应与机制、探讨了影响菌根围效应的因素及其调控途径;最后介绍了菌根围研究法;指出了今后研究发展动向,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菌根围及其应用提供依据和基础。
2012年04期 v.29;No.107 241-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李莉;唐超;刘润进;
菌根围(mycorrhizosphere)是指菌根真菌侵染植物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与土壤紧密相互作用的微生态区域。菌根围内复杂的生理生态过程及其所产生的效应,即菌根围效应(mycorrhizosphere effect)对植物、土壤、其他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长期以来人们给予了众多的关注。文章简要回顾了菌根围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菌根围的生理生态效应与机制、探讨了影响菌根围效应的因素及其调控途径;最后介绍了菌根围研究法;指出了今后研究发展动向,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菌根围及其应用提供依据和基础。
2012年04期 v.29;No.107 241-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波;张连君;陈俏俏;沈伟;李兰;
卵母细胞的异位移植技术能明显提高干细胞来源的卵母细胞的发生效率和质量,而原位移植技术目前国内外报道很少。本实验旨在建立原位移植诱导卵母细胞发生的模型,为后续的干细胞向卵母细胞的定向分化提供技术基础。对成年小鼠使用白消安处理后,其卵巢内的卵泡大量减少,4周时卵巢内卵泡的数量最少。利用白消安处理4周的小鼠作为受体,向其卵巢内注射EGFP转基因胎鼠原始生殖细胞。注射30天后,在受体小鼠卵巢中可以发现EGFP标记的原始生殖细胞来源的卵母细胞参与卵泡的形成与发育。本研究证明,通过原位移植技术,原始生殖细胞在成年小鼠卵巢中分化成卵母细胞,并参与卵泡的形成与发育。
2012年04期 v.29;No.107 247-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波;张连君;陈俏俏;沈伟;李兰;
卵母细胞的异位移植技术能明显提高干细胞来源的卵母细胞的发生效率和质量,而原位移植技术目前国内外报道很少。本实验旨在建立原位移植诱导卵母细胞发生的模型,为后续的干细胞向卵母细胞的定向分化提供技术基础。对成年小鼠使用白消安处理后,其卵巢内的卵泡大量减少,4周时卵巢内卵泡的数量最少。利用白消安处理4周的小鼠作为受体,向其卵巢内注射EGFP转基因胎鼠原始生殖细胞。注射30天后,在受体小鼠卵巢中可以发现EGFP标记的原始生殖细胞来源的卵母细胞参与卵泡的形成与发育。本研究证明,通过原位移植技术,原始生殖细胞在成年小鼠卵巢中分化成卵母细胞,并参与卵泡的形成与发育。
2012年04期 v.29;No.107 247-2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登高;周扬;潘庆杰;
DNA甲基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对基因表达调控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在哺乳动物中,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pG岛,其通过影响染色质结构、DNA构象、稳定性以及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等来发挥作用,调控基因的表达。在转基因动物中,外源基因的表达与DNA的甲基化密切相关,CpG岛甲基化介导的基因沉默往往使外源基因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人类基因组中异常的DNA甲基化常常伴随着疾病的发生。本文通过对哺乳动物中CpG岛甲基化研究现状及甲基化调控基因表达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2年04期 v.29;No.107 252-260+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许登高;周扬;潘庆杰;
DNA甲基化修饰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对基因表达调控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在哺乳动物中,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pG岛,其通过影响染色质结构、DNA构象、稳定性以及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等来发挥作用,调控基因的表达。在转基因动物中,外源基因的表达与DNA的甲基化密切相关,CpG岛甲基化介导的基因沉默往往使外源基因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人类基因组中异常的DNA甲基化常常伴随着疾病的发生。本文通过对哺乳动物中CpG岛甲基化研究现状及甲基化调控基因表达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2年04期 v.29;No.107 252-260+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5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陈占秀;顾耘;
作者于2012年在青岛农业大学昆虫实验室内,采用MtDNA中的COI基因序列,对昆虫蚜科瘤蚜属中苹果瘤蚜Myzu smalisuctus Matsumura和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蚜属中的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花生蚜Aphis laburni Kaltenbach、洋槐蚜Aphis robiniae Macchiati、和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的无翅和有翅型,缢管蚜属中的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以及长管蚜属中的月季长管蚜Macrosiphum roswomm Zhang、小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等10个物种的11个类型进行了系统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195引物仅能对蚜属和瘤蚜属昆虫进行片段扩增,其片段长度为781bp,依此获得的系统发育关系与传统分类学完全相符。YC-1引物可用于长管蚜属和缢管蚜属中系统学研究,其片段长度为344bp,所反映的系统发育关系与传统分类学相吻合。
2012年04期 v.29;No.107 261-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占秀;顾耘;
作者于2012年在青岛农业大学昆虫实验室内,采用MtDNA中的COI基因序列,对昆虫蚜科瘤蚜属中苹果瘤蚜Myzu smalisuctus Matsumura和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蚜属中的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花生蚜Aphis laburni Kaltenbach、洋槐蚜Aphis robiniae Macchiati、和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的无翅和有翅型,缢管蚜属中的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禾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以及长管蚜属中的月季长管蚜Macrosiphum roswomm Zhang、小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Fabricius)等10个物种的11个类型进行了系统学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195引物仅能对蚜属和瘤蚜属昆虫进行片段扩增,其片段长度为781bp,依此获得的系统发育关系与传统分类学完全相符。YC-1引物可用于长管蚜属和缢管蚜属中系统学研究,其片段长度为344bp,所反映的系统发育关系与传统分类学相吻合。
2012年04期 v.29;No.107 261-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崔日鲜;
本文利用Mann-Kendall和Pettitt检验方法对潍坊市近56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潍坊市年平均气温有明显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156℃/10a。年平均气温上升突变发生在1976年,即从1976年开始,年平均气温有了明显上升趋势。潍坊市四季气温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春季和冬季气温上升趋势最明显,上升速率分别为0.172℃/10a和0.256℃/10a,表明春季和冬季气温上升对年平均气温上升起了最大的作用。近56a来,潍坊市年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下降速率为-22.67mm/10a。除春季降水量有上升趋势外,夏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其趋势变化不明显,均未通过显著水平。
2012年04期 v.29;No.107 267-272+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崔日鲜;
本文利用Mann-Kendall和Pettitt检验方法对潍坊市近56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潍坊市年平均气温有明显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156℃/10a。年平均气温上升突变发生在1976年,即从1976年开始,年平均气温有了明显上升趋势。潍坊市四季气温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但春季和冬季气温上升趋势最明显,上升速率分别为0.172℃/10a和0.256℃/10a,表明春季和冬季气温上升对年平均气温上升起了最大的作用。近56a来,潍坊市年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呈下降趋势,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下降速率为-22.67mm/10a。除春季降水量有上升趋势外,夏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均呈现出下降趋势,但其趋势变化不明显,均未通过显著水平。
2012年04期 v.29;No.107 267-272+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娜;崔日鲜;
本文利用Mann-Kendall、Pettitt检验、线性趋势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潍坊市1956—2010年间年日照时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潍坊市年日照时数有明显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97.04h/10a。潍坊市年日照时数减少突变发生在1983年。潍坊市四季日照时数均呈明显减少趋势,其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速率最大,春季减少速率最小。潍坊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日照时数减少速率分别为14.83h/10a、35.59h/10a、24.76h/10a和21.85h/10a。潍坊市年日照时数与相对湿度和实际水汽压呈显著负相关,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量相关性不明显。
2012年04期 v.29;No.107 273-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娜;崔日鲜;
本文利用Mann-Kendall、Pettitt检验、线性趋势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潍坊市1956—2010年间年日照时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潍坊市年日照时数有明显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97.04h/10a。潍坊市年日照时数减少突变发生在1983年。潍坊市四季日照时数均呈明显减少趋势,其中夏季日照时数减少速率最大,春季减少速率最小。潍坊市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日照时数减少速率分别为14.83h/10a、35.59h/10a、24.76h/10a和21.85h/10a。潍坊市年日照时数与相对湿度和实际水汽压呈显著负相关,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量相关性不明显。
2012年04期 v.29;No.107 273-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隋炯明;赵丽兰;毕英娜;孙世孟;王晶珊;
ASR蛋白(脱落酸、胁迫、成熟诱导蛋白)属于LEA蛋白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参与植物对低温、干旱、渗透压、脱落酸的胁迫应答。为了获得甘薯ASR基因,本试验根据拼接的cDNA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克隆了甘薯ASR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其cDNA含有长324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的蛋白有107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为12.4 kDa。比对分析发现甘薯ASR蛋白与其它物种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50.0%~77.0%。
2012年04期 v.29;No.107 278-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隋炯明;赵丽兰;毕英娜;孙世孟;王晶珊;
ASR蛋白(脱落酸、胁迫、成熟诱导蛋白)属于LEA蛋白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参与植物对低温、干旱、渗透压、脱落酸的胁迫应答。为了获得甘薯ASR基因,本试验根据拼接的cDNA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克隆了甘薯ASR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其cDNA含有长324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的蛋白有107个氨基酸,推测分子量为12.4 kDa。比对分析发现甘薯ASR蛋白与其它物种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50.0%~77.0%。
2012年04期 v.29;No.107 278-2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谭玲玲;侯晓敏;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产于陕西省不同市区的北柴胡药材中柴胡总皂苷及柴胡皂苷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陕西省不同市区北柴胡药材中的柴胡总皂苷和柴胡皂苷a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汉中产北柴胡药材中柴胡总皂苷和柴胡皂苷a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898%和1.049%;而安康产北柴胡药材中两者含量均最低,分别为1.528%和0.231%。由此可见,由于药材的产地不同,药材的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2012年04期 v.29;No.107 282-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谭玲玲;侯晓敏;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产于陕西省不同市区的北柴胡药材中柴胡总皂苷及柴胡皂苷a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陕西省不同市区北柴胡药材中的柴胡总皂苷和柴胡皂苷a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汉中产北柴胡药材中柴胡总皂苷和柴胡皂苷a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898%和1.049%;而安康产北柴胡药材中两者含量均最低,分别为1.528%和0.231%。由此可见,由于药材的产地不同,药材的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2012年04期 v.29;No.107 282-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柳新伟;刘君;
利用网袋法研究大汶河湿地芦苇和香蒲凋落物处于水体表面和水下50cm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动态,测定了凋落物中N、P含量并计算了两者的积累系数(Accumulative Index,AI)。结果表明:①各处理分解动态相似,都呈现3个阶段:快速下降-平稳下降-快速下降;芦苇分解速度明显小于香蒲,10个月后芦苇和香蒲的干物质剩余率分别为38%和43%;上层分解速度明显快于下层,到试验结束时,各处理干物质剩余量分别为上层芦苇(FL)43.02%,下层芦苇(CL)58.01%,上层香蒲(FX)38.31%,下层香蒲(CX)53.27%;②芦苇和香蒲所含N、P含量及总量动态相似:各处理N、P含量都呈现波动趋势,至试验结束时分解较快的香蒲N和P含量明显小于芦苇;各处理N、P的AI也都呈现先降低后增及的趋势,但N表现为净释放,而P则表现为净积累。此结果对于了解湿地物质循环,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04期 v.29;No.107 28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柳新伟;刘君;
利用网袋法研究大汶河湿地芦苇和香蒲凋落物处于水体表面和水下50cm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动态,测定了凋落物中N、P含量并计算了两者的积累系数(Accumulative Index,AI)。结果表明:①各处理分解动态相似,都呈现3个阶段:快速下降-平稳下降-快速下降;芦苇分解速度明显小于香蒲,10个月后芦苇和香蒲的干物质剩余率分别为38%和43%;上层分解速度明显快于下层,到试验结束时,各处理干物质剩余量分别为上层芦苇(FL)43.02%,下层芦苇(CL)58.01%,上层香蒲(FX)38.31%,下层香蒲(CX)53.27%;②芦苇和香蒲所含N、P含量及总量动态相似:各处理N、P含量都呈现波动趋势,至试验结束时分解较快的香蒲N和P含量明显小于芦苇;各处理N、P的AI也都呈现先降低后增及的趋势,但N表现为净释放,而P则表现为净积累。此结果对于了解湿地物质循环,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04期 v.29;No.107 28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强;于专妮;赵明德;师进生;
本文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功能单体(HEA,HD-70)采用溶液自由基共聚的方法,制备出性能优越的有机硅丙烯酸树脂,并添加改性膨润土,制备缓释型涂层。实验采用室内抑藻实验对缓释型树脂的铜离子缓释性能进行评价;实验发现,改性膨润土吸附铜离子的涂层明显延长了抑制了硅藻的附着时间。
2012年04期 v.29;No.107 294-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强;于专妮;赵明德;师进生;
本文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功能单体(HEA,HD-70)采用溶液自由基共聚的方法,制备出性能优越的有机硅丙烯酸树脂,并添加改性膨润土,制备缓释型涂层。实验采用室内抑藻实验对缓释型树脂的铜离子缓释性能进行评价;实验发现,改性膨润土吸附铜离子的涂层明显延长了抑制了硅藻的附着时间。
2012年04期 v.29;No.107 294-2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崔桂玲;鲁莉华;董磊;付敏;蒋爱雯;
用微波辐射合成工艺代替了传统的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富马酸-丙烯酸共聚物(FAcoAA),研究了其助洗性能,并与微波辐射法所制备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FAcoAA)产品的助洗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得出微波辐射合成FAcoAA的较佳条件为:富马酸(FA)与丙烯酸(AA)的质量比为m(FA):m(AA)=1:10,引发剂过硫酸钠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6%,微波功率为600W,辐射时间为8min。
2012年04期 v.29;No.107 299-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崔桂玲;鲁莉华;董磊;付敏;蒋爱雯;
用微波辐射合成工艺代替了传统的溶液聚合法,制备了富马酸-丙烯酸共聚物(FAcoAA),研究了其助洗性能,并与微波辐射法所制备的马来酸酐-丙烯酸共聚物(FAcoAA)产品的助洗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得出微波辐射合成FAcoAA的较佳条件为:富马酸(FA)与丙烯酸(AA)的质量比为m(FA):m(AA)=1:10,引发剂过硫酸钠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6%,微波功率为600W,辐射时间为8min。
2012年04期 v.29;No.107 299-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孙健;
对2-(2-氨基噻唑-4-基)-2-三苯甲氧基亚氨基乙酸乙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合成去甲基氨噻肟酸乙酯。然后再与三苯基氯甲烷反应,得到2-(2-氨基噻唑-4-基)-2-三苯甲氧基亚氨基乙酸乙酯。并优化了反应条件,使总收率达到48.8%,高于现有文献值(35.3%)。2-(2-氨基噻唑-4-基)-2-三苯甲氧基亚氨基乙酸乙酯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确证。改进后的合成路线操作简单,收率高,易于实现工业化。
2012年04期 v.29;No.107 302-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健;
对2-(2-氨基噻唑-4-基)-2-三苯甲氧基亚氨基乙酸乙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以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合成去甲基氨噻肟酸乙酯。然后再与三苯基氯甲烷反应,得到2-(2-氨基噻唑-4-基)-2-三苯甲氧基亚氨基乙酸乙酯。并优化了反应条件,使总收率达到48.8%,高于现有文献值(35.3%)。2-(2-氨基噻唑-4-基)-2-三苯甲氧基亚氨基乙酸乙酯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确证。改进后的合成路线操作简单,收率高,易于实现工业化。
2012年04期 v.29;No.107 302-3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8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