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洪海;丁海燕;
为探讨山东省小麦禾谷孢囊线虫(CCN)秋冬季节孵出和侵染情况,于2009―2013年10―12月连续5年对青岛市城阳区CCN病田展开系统监测,并于2010、2012和2013年12月在山东省部分地区进行52病田次的抽样调查。城阳区的系统监测结果表明,CCN的2龄幼虫(J2)在2009、2012和2013年最早于12月份有孵出,而在2010和2011年10―12月份均无孵出;J2的孵出与11月份的气温有一定关系,在月平均气温低于10℃的年份,J2可以孵出或孵出机率大。抽样调查发现,2010年J2在所有10个病田均无冬前孵出,2012和2013年在部分病田发生冬前孵出,孵出病田率分别为90%和59%。2013年J2孵出病田率地区间差异很大,菏泽和烟台偏高,而青岛和潍坊较低。系统监测和抽样调查均未发现J2对小麦根系的侵入。
2014年02期 v.31;No.113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08 ] - 周贺;李浩男;蔡斌华;乔玉山;
从褐色砂梨品种‘黄花’(Pyrus pyrifolia Nakai‘Huanghua’)色泽形成期的果皮转录组数据开发SNP分子标记。检测了75764条unigene(总长度55676271bp)序列信息后,在25589条unigene(33.77%)中共发现SNP位点162048个,SNP发生频率为1/344bp,其中转换(transition)102342个,颠换(transversion)59706个。在所有变异类型中,A/G和C/T发生频率最高,分别达31.66%和31.50%。为进一步对得到的SNP所在基因功能进行分析,将包含SNP位点的25589条unigene序列注释到GenBank Nr蛋白数据库、Nt核苷酸数据库和Swiss-prot数据库中,并对其进行GO分类、COG分类注释和代谢通路注释(KEGG pathway),结合已有研究,筛选到1178个可能与果皮色泽形成相关的SNP标记。
2014年02期 v.31;No.113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281 ] - 安可良;
从2000年开始,日照地区先后从烟台农科院等多家单位引入了甜樱桃品种。本文主要介绍了引种试验的早大果、桑缇娜、美早、先锋、雷尼、萨米脱、黑珍珠、拉宾斯、友谊等9个甜樱桃新品种在日照地区的表现情况,包括主要物候期、果实经济性状、生长结果特性等方面。观察结果表明,上述9个甜樱桃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可以作为日照地区的主栽品种发展。
2014年02期 v.31;No.113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80 ]
- 黄国清;肖军霞;张玉洁;张如芝;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脂溶性色素,利用微乳技术可以实现油溶性到水溶性的转变,使其成为水分散性辣椒红色素。本文系统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助表面活性剂种类、油相种类、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及温度对辣椒红色素微乳液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吐温80和司盘80以85∶15混合形成复配表面活性剂,再与助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以4∶1混合,然后加入由辣椒红色素和食用油组成的油相,其中玉米油与辣椒红色素的质量比为1∶5时,60℃下边搅拌边添加水,体系会经过先澄清后浑浊的变化,当水添加到一定量时体系会突然再次变得澄清透明,此时即得到水分散性的辣椒红色素微乳液,色素含量最高可达4.06%。
2014年02期 v.31;No.113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23 ] - 秦福敏;冷云;陈海华;王雨生;
本文以金枪鱼皮为研究对象,通过醋酸法和酶法的单因素试验制备金枪鱼皮酸溶性胶原蛋白(TASC)与金枪鱼皮酶溶性胶原蛋白(TPSC)的得率分别为28.4%、49.8%。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流变仪等研究了2种方法制备的金枪鱼皮胶原蛋白功能特性,结果表明:2种胶原蛋白热稳定性均较好,酸性条件下溶解度高,NaCl、中性及碱性条件溶解度低,有较好的吸水性、吸油性、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与TASC相比,TPSC热变性温度(32.43℃)、热收缩温度(55.83℃)、热焓(21.56J/g)较高,且吸水性(2.84mL/g)、吸油性(3.99mL/g)、乳化性(31.6%)较高。
2014年02期 v.31;No.113 120-124+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47 ] - 赵阳;陈海华;王雨生;白彩云;
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动态流变仪、粉质仪、拉伸仪研究了海藻酸钠(AG)对高筋粉、中筋粉、低筋粉加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G影响3种面粉的糊化特性和不同温度下的动态黏弹性,改善其加工品质。质量分数一定的AG增加3种面粉糊的稠度、热稳定性和抗老化性,阻碍面粉糊形成黏弹性凝胶。AG质量分数为0.05%~0.25%时,3种面粉中,低筋粉的面粉糊峰值黏度、末值黏度最高,衰减值最低,高筋粉的面粉糊胶凝性最弱。AG增加3种面粉的吸水率、延展性,增加中筋粉和低筋粉面团的稳定性,增加高筋粉和低筋粉的抗拉伸性。
2014年02期 v.31;No.113 125-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45 ] - 王莹;仇宏伟;
本文对RC2-3产岩藻多糖酶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种类,并利用正交实验及人工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联合优化确定了培养基浓度。结果表明最佳碳、氮源分别为岩藻多糖、牛肉膏,最佳无机盐为NaCl。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得到了最佳培养基浓度为岩藻多糖0.6%,牛肉膏0.8%,NaCl5%,在该条件下可以获得酶活力68.8±3.2U/mL;进一步利用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联合优化培养基浓度,得到最优组合为岩藻多糖0.54%,牛肉膏0.40%,NaCl6.66%,此条件下能够获得酶活力78.4±5.3U/mL。利用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联合优化的结果比优化前酶活力提高了45%,比正交实验优化结果提高了14%,证明该方法在培养基优化中具有显著优越性。
2014年02期 v.31;No.113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43 ] - 秦云;朴美子;王凤舞;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在辅酶Q10的分离、纯化及生物活性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综述了辅酶Q10的3种制备方法:动植物组织提取法,微生物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分离纯化常用的3种方法以及辅酶Q10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抗氧化、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增强免疫力等方面,这些生物活性使其在食品、医药、美容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4年02期 v.31;No.113 136-141+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8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