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伊真;王芝云;沙广利;张玉刚;祝军;戴洪义;
本文对不同砧穗组合的‘嘎啦’和‘烟富6’苹果果实生长发育期间总酚、类黄酮和果皮色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盛花期后50d至果实成熟,嫁接在不同砧木上的‘嘎啦’和‘烟富6’果实的果皮和果肉内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而且多在盛花后50d至90d内下降幅度较大;‘嘎啦’果皮中的花青素在开花后50d至70d含量下降,之后逐步上升,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开花后50d至110d期间逐渐下降,之后有明显上升;而‘烟富6’果皮中花青素含量从盛花期后50d至90d有小幅度的上升,90d至110d有小幅下降,而后呈现持续上升;‘烟富6’果皮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在盛花后50d至110d内持续下降,之后多数砧木上的小幅增加,2个砧木上的有所下降。同一发育时期,同一苹果品种,因砧木不同其果皮和果肉的的总酚和类黄酮、果皮的花青苷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有所不同。这表明砧木类型对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2014年03期 v.31;No.114 17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 ] |[阅读次数:172 ] - 黄曼娜;孙华丽;宋健坤;杨英杰;王然;
针对‘杏叶梨(Pyrus armeniacaefolia/杜梨(Pyrus betulifolia)’嫁接组合出现的"小脚"现象,以杜梨自体嫁接(杜梨/杜梨)为对照,进行了愈合过程解剖结构观察及生理变化分析,以探讨梨嫁接亲和性机理。结果表明:杏叶梨的材皮比显著小于杜梨;砧穗嫁接愈合过程解剖学观测可大致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隔离层形成、愈伤组织形成、砧穗愈伤组织相互接触及分化和新输导组织形成;‘杏叶梨/杜梨’嫁接口愈合速度滞后‘杜梨/杜梨’6d;与‘杜梨/杜梨’自体嫁接对照相比,‘杏叶梨/杜梨’嫁接口处多酚氧化酶(PPO)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幅度较大,除个别观测点(嫁接后18d)外,PPO活性大部分时期高于‘杜梨/杜梨’;木质素含量在两种嫁接组合的愈合后期均表现增加趋势,但‘杜梨/杜梨’增加趋势更明显;‘杜梨/杜梨’可溶性糖含量高峰早于‘杏叶梨/杜梨’;两种嫁接组合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相近,但‘杜梨/杜梨’嫁接口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杏叶梨/杜梨’。
2014年03期 v.31;No.114 177-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5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177 ] - 王洪波;张晓军;王月福;赵长星;王铭伦;
在电动防雨旱棚池栽条件下,以鲁花11号花生品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了结荚期淹水对花生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短时间抑制主、侧茎生长,之后促进节间伸长,最终使株高增加,但主、侧茎叶数减少,致叶面积系数降低;淹水减少分枝数、有效分枝数、总果针数和入土果针数。
2014年03期 v.31;No.114 183-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2 ] - 段艳欣;郭文武;
噻苯隆(Thidiazuron,TDZ)是一类人工合成的苯基脲衍生物,广泛用于多种植物的组织培养。本文以椪柑胚性愈伤组织和球形胚状体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TDZ对柑橘胚性愈伤组织增殖与胚状体发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TDZ对12种柑橘胚性愈伤组织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较低浓度的TDZ可促进椪柑胚性愈伤组织的增殖,以0.4mg/L为最佳,超过该浓度则起抑制作用。单独使用TDZ不能促进该品种体胚的发生与再分化,但可促进胚状体体积的增大。在筛选培养基和共培养培养基中附加0.4mg/L TDZ,可明显促进椪柑抗性愈伤组织的增加和提高多种柑橘胚性愈伤组织的GFP瞬时荧光表达率,从而提高转化率。
2014年03期 v.31;No.114 187-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4 ] - 汪建超;郑长英;
为了了解亚致死高温对西花蓟马雌性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作者研究了43℃不同暴露时段(2h、6h、12h、24h、36h)对不同生殖方式下西花蓟马雌性成虫寿命和第一代后代种群数量、存活率及代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模式下,西花蓟马在43℃暴露不同时段后,成虫寿命缩短,第一代后代种群数量明显变少、存活率降低、雌雄性比下降。表明43℃高温对西花蓟马雌性成虫寿命和繁殖力有很大影响,本试验为高温防治蓟马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2014年03期 v.31;No.114 19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2 ] - 李凤涛;鲁欣欣;王珍珍;杨锦忠;
为研究多光谱遥感在玉米科学中的应用,使用多光谱相机(近红外光)获取了玉米植株冠层的图像,并同步测定相应的叶绿素值、叶面积指数和地上生物量,分析冠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叶绿素值、叶面积指数(LAI)和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系,以期建立最佳的估算诊断模型。结果表明:NDVI与叶绿素值存在很好的直线相关关系,NDVI-地上生物量最佳估算模型为指数形式(y=1.5171e4.8238x),决定系数R2为0.9674,NDVI-LAI最佳估算模型为指数形式(y=0.3689e3.1371x),决定系数R2为0.9619。本文为遥感技术在玉米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4年03期 v.31;No.114 196-198+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68 ] - 刘永哲;黄翠艳;姜雯;崔日鲜;
利用青岛市1961年~2012年的逐日气温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Pettitt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青岛市年和四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和突变情况。近52年间,青岛市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为12.72℃、16.23℃和10.04℃,且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时间序列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升速率分别为0.248℃/10a、0.266℃/10a和0.250℃/10a,上升趋势均通过了0.001显著性水平检验;青岛市四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时间序列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所有时间序列上升趋势通过了至少0.05显著性水平检验,其中,春季和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上升趋势较夏季和秋季更明显。青岛市年、四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所有时间序列中出现增大突变,其中,年、春季和冬季突变通过了至少0.01显著性水平检验,突变点主要集中在1985年~1988年,夏季和冬季突变通过了至少0.05显著性水平检验,夏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突变点分别为1993年、1989年和1993年,秋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突变点则均为分别为1987年、1997年。
2014年03期 v.31;No.114 199-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3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34 ] - 赖宝春;胡先奇;
测定淡紫拟青霉YC0447菌株对灯盏花根结线虫致病性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处理12d后YC0447孢子悬浮液对卵的相对寄生率为83.50%;利用不同稀释浓度的YC0447发酵滤液处理灯盏花根结线虫2龄幼虫,稀释60%处理24h后相对死亡率达74%以上。在温室盆栽试验中,用剂量为20g/株淡紫拟青霉固体菌剂处理,60d后灯盏花地上部鲜重增加85.8%,根重增加46.5%,株高增加32.1%,防治效果为64.7%。
2014年03期 v.31;No.114 205-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46 ] - 焦玉生;张吉立;孙海人;孟蕾;王鹏;
以重茬4年烤烟(龙江911)为试验材料,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了对照(B1),本地常规施肥(B2),腐殖酸混肥(B3)3个处理,详细研究了不同处理(B1、B2、B3)对烤烟烟碱积累和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各器官内烟碱积累量表现为B3>B2>B1,其中茎B3比B2处理提高36.87%,B2高于B1处理0.14kg/hm2;下部叶B3比B2处理提高97.71%,差异显著,B2与B1之间无显著差异;中部叶B3分别高于B1、B2处理65.51%、48.15%,差异显著;上部叶B3比B2处理提高44.79%,差异显著;B3下部叶内烟碱分配比例显著高于B1、B2处理;B3产量与产值分别比B2提高6.94%、7.94%,上等烟比例提高9.06%。综合分析认为,腐殖酸对提高烤烟各器官烟碱积累量和产量产值效果优于常规施肥处理。
2014年03期 v.31;No.114 209-212+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