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风采

  • 王世清教授

    <正>王世清,男,1961年1月生,山东招远市人,教授,博士。1982年山东大学(原山东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果阳农学院任教。1993至1998年留学日本鹿儿岛大学,先后获农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回青岛农业大学,同年晋升教授职称。目前担任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食品研究所所长,山乐省重点学科"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负责人,

    2014年04期 v.31;No.115 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菌根学

  • 菌根真菌与其他生物联合修复污染与退化土壤的效应与机制

    任义芳;贾明强;刘润进;

    随着工农业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土壤污染和退化越来越严重,土壤修复亟不可待。作为重要环境功能生物之一的菌根真菌越来越显示出其高效、低耗、安全修复土壤的应用潜力。特别是近10年来菌根真菌与其他生物联合修复污染土壤的效应倍受关注。本文总结了菌根真菌与植物、菌根真菌与土壤动物、菌根真菌与细菌联合修复污染和退化土壤的效应;探讨了菌根真菌与其他生物联合修复污染和退化土壤的可能机制;旨在为今后进一步研发多种生物联合协同修复污染与退化土壤的绿色技术提供依据和思路。

    2014年04期 v.31;No.115 235-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92 ]
  • AM真菌对郁金香生长的影响

    孙龙燕;徐萌;刘宁;郭绍霞;

    球根花卉郁金香(Tulipa heterophylla)对菌根依赖性较大。为筛选促进该花卉生长的高效菌剂,作者于盆栽条件下试验了丛枝菌根(AM)真菌Acaulospora laevis(AC1)、Acaulospora appendicula(AC2)及Acaulospora laevis、Acaulospora appendicula和Acaulospora colossica(AC3)的混合菌种对郁金香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的郁金香叶片数目、株高、地径、地上鲜物质质量、地上干物质质量、根平均直径、根系总体积、根系长度、叶表面积、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叶片N、P、K含量高于对照,而丙二醛含量比对照降低,其中接种混合菌种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各指标分别提高了90%、45%、85%、45%、38%、78%、19%、84%、71%、63%、67%、5%、18%、9%、46%、100%、15%,丙二醛比对照降低21%。结论认为供试的3种AM真菌混合菌种促进郁金香幼苗生长的效应最大。

    2014年04期 v.31;No.115 242-245+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9 ]

动物遗传育种

  • 利用3个线粒体基因对马属动物系统发育的研究

    陈建兴;潘庆杰;孙玉江;陈海伟;李艳龙;张彦;

    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DNAMAN7.0对马属动物3个线粒体基因(COX1、Cytb和ND4)的DNA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检测单核苷酸突变(SNP)位点,对马属动物的系统发育进行分析,从分子水平上对马属动物的遗传分化、亲缘关系等方面的鉴定提供依据,为马属动物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并为生物学教学提供教学资料。结果表明,马属动物的3个线粒体基因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能够揭示出现存马属动物间的亲缘关系;利用3种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对照白犀牛群体作为外群,而马和普氏野马序列首先聚在一起,3种亚洲野驴聚在一起,所有的斑马聚在一起,驴和斑马再聚在一起。

    2014年04期 v.31;No.115 246-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下载次数:1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4 ]
  • 琅琊鸡体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李桢;刘福庆;马焕发;寇鑫;

    测定60只400日龄的琅琊鸡(♂30,♀30)的8个体型性状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为琅琊鸡的选育计划的制订以及性状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种公鸡的8个体型性状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4.21%,可从这4个主成分中选取体长(或体斜长)、胫长、胸宽、颈围为代表性的性状指标;母鸡的8个体型性状可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2.22%,可从这4个主成分中选取体长(或体斜长)、胫长、龙骨长、颈围为代表性的性状指标。

    2014年04期 v.31;No.115 251-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70 ]

农学·园艺·植保

  • 山东棉花生育期降水量和作物需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崔日鲜;陈明利;

    基于山东省20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对山东棉区棉花生育期降水量和作物需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棉区棉花全生育期多年平均降水量在457.7~701.9mm之间,其空间分布特征为西部、东北部少,由此向东、向南递增,东南部最多。棉花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成熟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与全生育期降水量的分布基本一致。棉花全生育期多年平均作物需水量在499.0~630.9mm之间,其空间分布特征为山东北部、东北部高,由此向东、向南递减,东南、山东半岛南部地区最低。棉花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成熟期的多年平均作物需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全生育期作物需水量的分布基本一致。近48年来,棉花全生育期、播种期、花铃期和吐絮成熟期的降水量在大部分站呈减小趋势,而苗期和蕾期则大部分站呈增大趋势,但仅10%站点的变化趋势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棉花全生育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成熟期作物需水量各有15、13、20、16和11个站呈减小趋势,而播种期则仅7个站呈减小趋势,且42%站点的变化趋势通过了显著性水平检验。

    2014年04期 v.31;No.115 255-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83 ]
  • 青岛市太阳总辐射的变化特征分析

    王芳超;姜雯;崔日鲜;

    利用青岛市1961—2012逐日日照时数资料,采用Angstrorm公式计算了逐日太阳总辐射,并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和Pettitt突变检验方法对青岛市年和四季太阳总辐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2年间青岛市年太阳总辐射呈明显减小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86.69 MJ/10a,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年太阳总辐射时间序列的减小突变发生在1993年。青岛市四季太阳总辐射均呈明显的减小趋势,其中夏季太阳总辐射的减小速率最大,春季减小速率最小,四季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8.41,-40.23,-17.79和-20.26 MJ/10a。夏季、秋季和冬季太阳总辐射时间序列出现减小突变,突变出现年份分别为1993,1998和1996。青岛市年太阳总辐射与年平均风速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年平均实际水汽压和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

    2014年04期 v.31;No.115 266-2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2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71 ]

资源与环境

  • 甘薯钾素营养研究进展

    汪顺义;李欢;史衍玺;李长志;

    甘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钾对甘薯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氮钾配比及不同的施钾时期对于甘薯的生理生化过程、形态和产量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对甘薯栽培中氮素和钾素的利用现状、吸收的生理机制及养分调控等进行回顾,围绕钾素后移和氮钾交互两个关键问题进行论述,分别概述了钾素和氮素对甘薯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氮钾交互作用对甘薯生长调控作用,强调了分期施钾和氮钾配比在甘薯栽培中的必要性。从不同的氮钾配比和施钾方式两个方面进行甘薯生长的调控研究,可以为甘薯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014年04期 v.31;No.115 272-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45 ]
  • 我国农业生产中的氮肥利用效率分析

    仇宏伟;栾江;孔祥永;井月;

    我国农业生产的氮肥过量使用对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利用国家统计数据、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和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整体和各省农业生产中氮肥利用效率及其过剩量。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农业生产氮肥使用总量为3 992.53万t,农作物吸收的氮肥总量为2 068.01万t,氮肥的总体利用效率为51.8%;全国耕地平均氮肥过剩177.86kg/hm2,其中,华南、华东地区氮肥过剩量最高,分别为350.4kg/hm2和280.9kg/hm2。根据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氮肥利用效率、减少氮肥过量使用的政策建议。

    2014年04期 v.31;No.115 277-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5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170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一株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牡蛎内生细菌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王凤舞;翟雅文;陈廉晨;杨悦;程子桐;

    基于内共生理论,从牡蛎体内分离内生细菌,采用改良Ellman法对获得的菌株进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筛选,对获得的活性菌株采用生理生化试验结合16SrDNA序列分析的方法鉴定其属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从牡蛎中共分离出8株内生细菌,其中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的只有1株,该菌株经鉴定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发酵的最佳条件为以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培养温度37℃,发酵时间78h,发酵培养基初始pH=7.8,接种量11.0%,摇床转速140r/min。该发酵条件下得到的发酵液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为22.4%,比未优化前提高了3.3倍。

    2014年04期 v.31;No.115 284-289+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4 ]
  • 藻朊酸盐对普通面粉粉质特性和拉伸特性的影响

    秦福敏;陈海华;王雨生;王慧云;

    采用粉质仪和拉伸仪研究海藻酸钠(AG-Na)、海藻酸钙(AG-Ca)、M/G适中的海藻酸钾(AG-KMGM)、高G的海藻酸钾(AG-KMGH)、粒径180μm的藻酸丙二醇酯(PGA-180)和粒径250μm藻酸丙二醇酯(PGA-250)对普通小麦粉粉质和拉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以上几种藻朊酸盐均增加了面团的吸水率。添加AGKMGM、AG-Ca缩短面团的形成时间,添加AG-K、AG-Ca、PGA-250提高其筋力。添加AG-Na、AG-KMGH、PGA-180增加面团的延展度,添加AG-KMGM、AG-Ca、PGA-250提高面团弹性。AG-K增加面团的软化度,其中AG-KMGH增加面团形成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而AG-KMGM使其降低。PGA增加面团形成时间和软化度,且PGA-250使其增加的程度较大;PGA降低粉质质量指数,且PGA-180使其降低的程度较大。AG-KMGM和PGA-250增加了面团的筋力、弹性和抗拉伸强度,然而AG-KMGH和PGA-180使其降低。

    2014年04期 v.31;No.115 290-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51 ]
  • 海藻酸钠对3种不同面筋含量面粉流变学性质和凝胶性质的影响

    王慧云;赵阳;陈海华;王雨生;

    采用动态流变仪、物性测试仪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海藻酸钠对3种面筋含量的面粉流变学性质、凝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影响3种面粉的流变性质和凝胶性质。随着海藻酸钠质量分数的增加,3种面粉的表观黏度、稠度系数逐渐增加,流动指数基本不变。添加4%的海藻酸钠后,与中筋粉、高筋粉相比,低筋粉的贮能模量G′最高,损耗角tanδ最低,较易形成弹性凝胶。添加海藻酸钠能促进3种面粉的老化,减弱其蠕变恢复特性。添加4%的海藻酸钠,撤去应力后中筋粉的应变下降幅度最大,约下降67.24%;且随着面筋含量的增加,面粉的凝胶硬度和弹性逐渐增加。

    2014年04期 v.31;No.115 295-3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81 ]
  • 香菇核桃酸奶的研制

    李飞;王凤舞;

    以牛奶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香菇核桃等辅料,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作为发酵剂,确定香菇核桃发酵乳的制作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出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香菇和核桃仁的比例为1∶2,香菇核桃混合汁和纯牛奶的比例为1∶1,蔗糖的添加量为7%,稳定剂(果胶、CMC)添加量为0.5%,接种量为5%,在44℃培养箱中发酵7h,4℃下后熟24h。利用此工艺制备的酸奶风味独特,口感细腻。

    2014年04期 v.31;No.115 302-3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5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25 ]

化学与药学

  • 中国南海扁小尖柳珊瑚化学成分研究

    周远明;

    以硅胶及Sephdex LH-20凝胶柱层析,以及semi-PHPLC等层析分离技术,对中国南海扁小尖柳珊瑚Muricella sibogae Nutting的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分别利用NMR和MS等波谱方法分析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共分离鉴定出5个化合物,包括2个9,10-开环甾体9,10-Secoergosta-1,3,5(10),24(28)-tetraen-9-one(1)和9,10-Secostigmasta-1,3,5(10),24(28)-tetraen-9-one(2),2个甾酮类化合物dendronesterone C(3)和ergosta-1,4-dien-3-one(4),以及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5)。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扁小尖柳珊瑚中分离得到。本研究为海洋天然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实验依据。

    2014年04期 v.31;No.115 307-3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16 ]

院系介绍

  • 园林与林学院

    <正>园林与林学院是在1993年创建的园林花卉技术专科专业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2000年增设园林本科专业,同年获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学位授权。先后历经园艺系、园林园艺系、环境艺犬系、环境艺术学院、园林园艺学院等变迁。2012年4月成立园林与林学院。

    2014年04期 v.31;No.115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