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兴雨;张志鹏;周欢敏;张焱如;孙玉江;董焕声;曹俊伟;潘庆杰;
将屠宰场采集的驴卵巢随机分别置于4℃,20~25℃,25~30℃三种不同温度的生理盐水中运回实验室进行体外培养。由于三个屠宰场距离不同,选取最优的保存温度分别在1~2h、3~4h、6~8h运回实验室,比较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下卵母细胞成熟率、孤雌激活发育卵裂率。结果表明:在不同保存温度的卵巢中,温度为25~30℃时卵母细胞成熟率(48.91%)与20~25℃(42.31%)、4℃(38.75%)无显著差异(P>0.05),卵裂率25~30℃(44.44%)、20~25℃(38.64%)显著高于4℃(16.13%)(P<0.05);保存时间1~2h的成熟率(48.91%)和卵裂率(44.44%)与3~4h(40.54%)、(36.67%)差异不显著,但保存时间在6~8h成熟率(24.53%)和卵裂率(15.38%)显著低于1~2h组和3~4h组。由此推断,驴卵巢最佳保存温度为25~30℃、保存时间4h以内较有利于卵母细胞成熟发育。
2016年01期 v.33;No.120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杜兴雨;张志鹏;周欢敏;张焱如;孙玉江;董焕声;曹俊伟;潘庆杰;
将屠宰场采集的驴卵巢随机分别置于4℃,20~25℃,25~30℃三种不同温度的生理盐水中运回实验室进行体外培养。由于三个屠宰场距离不同,选取最优的保存温度分别在1~2h、3~4h、6~8h运回实验室,比较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下卵母细胞成熟率、孤雌激活发育卵裂率。结果表明:在不同保存温度的卵巢中,温度为25~30℃时卵母细胞成熟率(48.91%)与20~25℃(42.31%)、4℃(38.75%)无显著差异(P>0.05),卵裂率25~30℃(44.44%)、20~25℃(38.64%)显著高于4℃(16.13%)(P<0.05);保存时间1~2h的成熟率(48.91%)和卵裂率(44.44%)与3~4h(40.54%)、(36.67%)差异不显著,但保存时间在6~8h成熟率(24.53%)和卵裂率(15.38%)显著低于1~2h组和3~4h组。由此推断,驴卵巢最佳保存温度为25~30℃、保存时间4h以内较有利于卵母细胞成熟发育。
2016年01期 v.33;No.120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杜兴雨;张志鹏;周欢敏;张焱如;孙玉江;董焕声;曹俊伟;潘庆杰;
将屠宰场采集的驴卵巢随机分别置于4℃,20~25℃,25~30℃三种不同温度的生理盐水中运回实验室进行体外培养。由于三个屠宰场距离不同,选取最优的保存温度分别在1~2h、3~4h、6~8h运回实验室,比较不同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下卵母细胞成熟率、孤雌激活发育卵裂率。结果表明:在不同保存温度的卵巢中,温度为25~30℃时卵母细胞成熟率(48.91%)与20~25℃(42.31%)、4℃(38.75%)无显著差异(P>0.05),卵裂率25~30℃(44.44%)、20~25℃(38.64%)显著高于4℃(16.13%)(P<0.05);保存时间1~2h的成熟率(48.91%)和卵裂率(44.44%)与3~4h(40.54%)、(36.67%)差异不显著,但保存时间在6~8h成熟率(24.53%)和卵裂率(15.38%)显著低于1~2h组和3~4h组。由此推断,驴卵巢最佳保存温度为25~30℃、保存时间4h以内较有利于卵母细胞成熟发育。
2016年01期 v.33;No.120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桢;于正青;董焕声;潘庆杰;
2013年4~7月,采用事件记录法记录并分析了海昌(青岛)极地动物世界圈养的2只(1♀1♂)北极熊的刻板行为的类型、发生频次(次·h-1)和时间分布。结果表明,圈养北极熊表现约有12种刻板行为,分别是:刻板踱步、甩头、头颈部上下伸缩、前进倒退交替行走、头部转圈、吐舌、吮掌、假咀嚼、自舔、持续张嘴、干呕食物、打呵欠,在刻板行为类型及其时间分配格局中,雌北极熊以持续张嘴最多,占76.70%,而雄北极熊则以打呵欠最多,占22.58%。
2016年01期 v.33;No.120 4-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桢;于正青;董焕声;潘庆杰;
2013年4~7月,采用事件记录法记录并分析了海昌(青岛)极地动物世界圈养的2只(1♀1♂)北极熊的刻板行为的类型、发生频次(次·h-1)和时间分布。结果表明,圈养北极熊表现约有12种刻板行为,分别是:刻板踱步、甩头、头颈部上下伸缩、前进倒退交替行走、头部转圈、吐舌、吮掌、假咀嚼、自舔、持续张嘴、干呕食物、打呵欠,在刻板行为类型及其时间分配格局中,雌北极熊以持续张嘴最多,占76.70%,而雄北极熊则以打呵欠最多,占22.58%。
2016年01期 v.33;No.120 4-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桢;于正青;董焕声;潘庆杰;
2013年4~7月,采用事件记录法记录并分析了海昌(青岛)极地动物世界圈养的2只(1♀1♂)北极熊的刻板行为的类型、发生频次(次·h-1)和时间分布。结果表明,圈养北极熊表现约有12种刻板行为,分别是:刻板踱步、甩头、头颈部上下伸缩、前进倒退交替行走、头部转圈、吐舌、吮掌、假咀嚼、自舔、持续张嘴、干呕食物、打呵欠,在刻板行为类型及其时间分配格局中,雌北极熊以持续张嘴最多,占76.70%,而雄北极熊则以打呵欠最多,占22.58%。
2016年01期 v.33;No.120 4-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战雪蕾;姜德志;王莹;顾耘;
2012至2014年在青岛农业大学校园内,采用野外投放猪尸体的方法,研究了本地区嗜尸性甲虫的种类及其在野外一年中的消长规律。结果显示:嗜尸性甲虫6科12种,分别为弯葬甲Thanatophilus sinuatus(L.)、双带皮蠹Dermestes coarctatus Harold、拟白腹皮蠹Dermestes frischii Kugelann、大隐翅虫Creophilus maxillosus L.、大赤隐翅虫Philonthus spinipes Sharp、Philonthus varians Paykull、吉氏分阎甲Merohister jekel(Marseul)、半纹腐阎甲Saprinus semistriatus(Scriba)、短角露尾甲Omosita colon(L.)、暗色露尾甲Nitidula rufipes Linnaeus、赤足郭公虫Necrobia rufipes(Degeer)和赤颈郭公虫Necrobia ruficollis(Fabricius)。嗜尸性甲虫从肿胀期开始出现,主要集中在干化期。肿胀期和腐败期的优势种是隐翅虫科昆虫,阎甲科昆虫因其捕食蝇类幼虫,所以在腐败期也大量出现,干化期的优势种是皮蠹科成虫和幼虫。
2016年01期 v.33;No.120 8-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战雪蕾;姜德志;王莹;顾耘;
2012至2014年在青岛农业大学校园内,采用野外投放猪尸体的方法,研究了本地区嗜尸性甲虫的种类及其在野外一年中的消长规律。结果显示:嗜尸性甲虫6科12种,分别为弯葬甲Thanatophilus sinuatus(L.)、双带皮蠹Dermestes coarctatus Harold、拟白腹皮蠹Dermestes frischii Kugelann、大隐翅虫Creophilus maxillosus L.、大赤隐翅虫Philonthus spinipes Sharp、Philonthus varians Paykull、吉氏分阎甲Merohister jekel(Marseul)、半纹腐阎甲Saprinus semistriatus(Scriba)、短角露尾甲Omosita colon(L.)、暗色露尾甲Nitidula rufipes Linnaeus、赤足郭公虫Necrobia rufipes(Degeer)和赤颈郭公虫Necrobia ruficollis(Fabricius)。嗜尸性甲虫从肿胀期开始出现,主要集中在干化期。肿胀期和腐败期的优势种是隐翅虫科昆虫,阎甲科昆虫因其捕食蝇类幼虫,所以在腐败期也大量出现,干化期的优势种是皮蠹科成虫和幼虫。
2016年01期 v.33;No.120 8-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战雪蕾;姜德志;王莹;顾耘;
2012至2014年在青岛农业大学校园内,采用野外投放猪尸体的方法,研究了本地区嗜尸性甲虫的种类及其在野外一年中的消长规律。结果显示:嗜尸性甲虫6科12种,分别为弯葬甲Thanatophilus sinuatus(L.)、双带皮蠹Dermestes coarctatus Harold、拟白腹皮蠹Dermestes frischii Kugelann、大隐翅虫Creophilus maxillosus L.、大赤隐翅虫Philonthus spinipes Sharp、Philonthus varians Paykull、吉氏分阎甲Merohister jekel(Marseul)、半纹腐阎甲Saprinus semistriatus(Scriba)、短角露尾甲Omosita colon(L.)、暗色露尾甲Nitidula rufipes Linnaeus、赤足郭公虫Necrobia rufipes(Degeer)和赤颈郭公虫Necrobia ruficollis(Fabricius)。嗜尸性甲虫从肿胀期开始出现,主要集中在干化期。肿胀期和腐败期的优势种是隐翅虫科昆虫,阎甲科昆虫因其捕食蝇类幼虫,所以在腐败期也大量出现,干化期的优势种是皮蠹科成虫和幼虫。
2016年01期 v.33;No.120 8-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亮;胡彦江;金静;鄢洪海;张茹琴;
为了探明花生网斑病菌(Phoma arachidicola Marasas,Pauer&Boerema)侵染致病的条件,研究了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黑暗、近紫光、全光照)对花生网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黑暗条件下,培养5.5h时分生孢子开始萌发,24h时萌发率为100%。分生孢子萌发率与温度之间的拟合模型符合二项式y=-0.570x2+28.97x-277.1(R2=0.808)。据此模型,得出分生孢子萌发的最低温为12.8℃,最适温为25.4℃,最高温为38.0℃。培养24h时,水膜中分生孢子萌发率(35.4%)极显著大于空气相对湿度为100%(8.8%)和98%(0%)的萌发率。培养24h时,黑暗(100%)和近紫光(97%)条件下的分生孢子萌发率极显著大于全光照下的萌发率(91%)。结论:分生孢子萌发的最有利条件是黑暗、温度为25.4℃,且有水膜存在。
2016年01期 v.33;No.120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亮;胡彦江;金静;鄢洪海;张茹琴;
为了探明花生网斑病菌(Phoma arachidicola Marasas,Pauer&Boerema)侵染致病的条件,研究了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黑暗、近紫光、全光照)对花生网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黑暗条件下,培养5.5h时分生孢子开始萌发,24h时萌发率为100%。分生孢子萌发率与温度之间的拟合模型符合二项式y=-0.570x2+28.97x-277.1(R2=0.808)。据此模型,得出分生孢子萌发的最低温为12.8℃,最适温为25.4℃,最高温为38.0℃。培养24h时,水膜中分生孢子萌发率(35.4%)极显著大于空气相对湿度为100%(8.8%)和98%(0%)的萌发率。培养24h时,黑暗(100%)和近紫光(97%)条件下的分生孢子萌发率极显著大于全光照下的萌发率(91%)。结论:分生孢子萌发的最有利条件是黑暗、温度为25.4℃,且有水膜存在。
2016年01期 v.33;No.120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陈亮;胡彦江;金静;鄢洪海;张茹琴;
为了探明花生网斑病菌(Phoma arachidicola Marasas,Pauer&Boerema)侵染致病的条件,研究了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黑暗、近紫光、全光照)对花生网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黑暗条件下,培养5.5h时分生孢子开始萌发,24h时萌发率为100%。分生孢子萌发率与温度之间的拟合模型符合二项式y=-0.570x2+28.97x-277.1(R2=0.808)。据此模型,得出分生孢子萌发的最低温为12.8℃,最适温为25.4℃,最高温为38.0℃。培养24h时,水膜中分生孢子萌发率(35.4%)极显著大于空气相对湿度为100%(8.8%)和98%(0%)的萌发率。培养24h时,黑暗(100%)和近紫光(97%)条件下的分生孢子萌发率极显著大于全光照下的萌发率(91%)。结论:分生孢子萌发的最有利条件是黑暗、温度为25.4℃,且有水膜存在。
2016年01期 v.33;No.120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徐丽丽;郭立忠;陆秀华;
采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方法观察野生型烟草和转基因不育烟草的花药及其横切结构,研究真姬菇热激蛋白HmHSP70导致烟草雄性核不育的机理,结果表明:转基因不育烟草花粉的小孢子和花药壁发育异常,小孢子无法进行有丝分裂而降解,而绒毡层细胞和中层细胞过度分裂不降解,药室遭到严重挤压,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
2016年01期 v.33;No.120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7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丽丽;郭立忠;陆秀华;
采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方法观察野生型烟草和转基因不育烟草的花药及其横切结构,研究真姬菇热激蛋白HmHSP70导致烟草雄性核不育的机理,结果表明:转基因不育烟草花粉的小孢子和花药壁发育异常,小孢子无法进行有丝分裂而降解,而绒毡层细胞和中层细胞过度分裂不降解,药室遭到严重挤压,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
2016年01期 v.33;No.120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7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徐丽丽;郭立忠;陆秀华;
采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方法观察野生型烟草和转基因不育烟草的花药及其横切结构,研究真姬菇热激蛋白HmHSP70导致烟草雄性核不育的机理,结果表明:转基因不育烟草花粉的小孢子和花药壁发育异常,小孢子无法进行有丝分裂而降解,而绒毡层细胞和中层细胞过度分裂不降解,药室遭到严重挤压,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
2016年01期 v.33;No.120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7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徐丽娟;董梅;王永香;王倩;
以蝴蝶兰品种‘兄弟女孩’的再生幼芽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增殖培养以及幼苗的生根培养,分析不同浓度及配比的细胞分裂素(6-BAP)与生长素(NAA)对蝴蝶兰丛生芽分化和增殖的影响,并研究了添加物椰子汁、香蕉泥、蛋白胨和酪蛋白对抑制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1/2 MS+10.0mg/L 6-BAP+0.1mg/L NAA+200mL/L椰子汁,丛生芽的增殖倍数最高;1/2 MS+2.0mg/L 6-BAP+1.0mg/L NAA+200mL/L椰子汁+2g/L活性炭,是蝴蝶兰壮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培养基中添加椰子汁能抑制褐化,提高丛生芽增殖倍数,利于芽苗生长。
2016年01期 v.33;No.120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丽娟;董梅;王永香;王倩;
以蝴蝶兰品种‘兄弟女孩’的再生幼芽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增殖培养以及幼苗的生根培养,分析不同浓度及配比的细胞分裂素(6-BAP)与生长素(NAA)对蝴蝶兰丛生芽分化和增殖的影响,并研究了添加物椰子汁、香蕉泥、蛋白胨和酪蛋白对抑制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1/2 MS+10.0mg/L 6-BAP+0.1mg/L NAA+200mL/L椰子汁,丛生芽的增殖倍数最高;1/2 MS+2.0mg/L 6-BAP+1.0mg/L NAA+200mL/L椰子汁+2g/L活性炭,是蝴蝶兰壮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培养基中添加椰子汁能抑制褐化,提高丛生芽增殖倍数,利于芽苗生长。
2016年01期 v.33;No.120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徐丽娟;董梅;王永香;王倩;
以蝴蝶兰品种‘兄弟女孩’的再生幼芽为外植体,进行丛生芽增殖培养以及幼苗的生根培养,分析不同浓度及配比的细胞分裂素(6-BAP)与生长素(NAA)对蝴蝶兰丛生芽分化和增殖的影响,并研究了添加物椰子汁、香蕉泥、蛋白胨和酪蛋白对抑制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1/2 MS+10.0mg/L 6-BAP+0.1mg/L NAA+200mL/L椰子汁,丛生芽的增殖倍数最高;1/2 MS+2.0mg/L 6-BAP+1.0mg/L NAA+200mL/L椰子汁+2g/L活性炭,是蝴蝶兰壮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培养基中添加椰子汁能抑制褐化,提高丛生芽增殖倍数,利于芽苗生长。
2016年01期 v.33;No.120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王晓杰;董梅;王永香;徐丽娟;
盐酸解离是果蝇唾腺染色体制片中的关键步骤,研究了盐酸浓度与处理时间对染色体解聚合与制片效果的影响。解离不充分时,压片后唾腺染色体仍团聚在一起;解离过度时,染色体结构受损,二者都达不到制片的要求。用2mol/L盐酸处理20min或者用3mol/L盐酸处理15min,染色体解聚适度,染色体分散,染色体臂及横纹均清晰可见,制片效果理想。用3mol/L盐酸解离,所需时间短,更适合于制片观察。
2016年01期 v.33;No.120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晓杰;董梅;王永香;徐丽娟;
盐酸解离是果蝇唾腺染色体制片中的关键步骤,研究了盐酸浓度与处理时间对染色体解聚合与制片效果的影响。解离不充分时,压片后唾腺染色体仍团聚在一起;解离过度时,染色体结构受损,二者都达不到制片的要求。用2mol/L盐酸处理20min或者用3mol/L盐酸处理15min,染色体解聚适度,染色体分散,染色体臂及横纹均清晰可见,制片效果理想。用3mol/L盐酸解离,所需时间短,更适合于制片观察。
2016年01期 v.33;No.120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晓杰;董梅;王永香;徐丽娟;
盐酸解离是果蝇唾腺染色体制片中的关键步骤,研究了盐酸浓度与处理时间对染色体解聚合与制片效果的影响。解离不充分时,压片后唾腺染色体仍团聚在一起;解离过度时,染色体结构受损,二者都达不到制片的要求。用2mol/L盐酸处理20min或者用3mol/L盐酸处理15min,染色体解聚适度,染色体分散,染色体臂及横纹均清晰可见,制片效果理想。用3mol/L盐酸解离,所需时间短,更适合于制片观察。
2016年01期 v.33;No.120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秦雯娜;赵坤;郭立忠;卢伟东;
从内蒙古腾格里沙漠红盐湖泥样中分离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 sp.),命名为Nocardiopsis sp.DN-A4。采用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产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适产酶条件:低粘度CMC 4%(w/v),明胶0.05g/100 mL,pH=7.0,NaCl3g/100mL,接种量60mL/100mL,装液量80mL/250mL,优化后纤维素酶活力达到1.25U/mL。部分酶学性质研究表明,酶反应最适温度55℃,pH=7.0,NaCl 0g/100mL,该酶具有较强的热、pH及盐度的稳定性,酶反应55℃保温8h,pH=6.0~10.0保温6h,NaCl(0~25)g/100mL保温12h,酶活力仍保持在80%以上。
2016年01期 v.33;No.120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秦雯娜;赵坤;郭立忠;卢伟东;
从内蒙古腾格里沙漠红盐湖泥样中分离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 sp.),命名为Nocardiopsis sp.DN-A4。采用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产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适产酶条件:低粘度CMC 4%(w/v),明胶0.05g/100 mL,pH=7.0,NaCl3g/100mL,接种量60mL/100mL,装液量80mL/250mL,优化后纤维素酶活力达到1.25U/mL。部分酶学性质研究表明,酶反应最适温度55℃,pH=7.0,NaCl 0g/100mL,该酶具有较强的热、pH及盐度的稳定性,酶反应55℃保温8h,pH=6.0~10.0保温6h,NaCl(0~25)g/100mL保温12h,酶活力仍保持在80%以上。
2016年01期 v.33;No.120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秦雯娜;赵坤;郭立忠;卢伟东;
从内蒙古腾格里沙漠红盐湖泥样中分离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根据菌株形态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为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 sp.),命名为Nocardiopsis sp.DN-A4。采用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产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适产酶条件:低粘度CMC 4%(w/v),明胶0.05g/100 mL,pH=7.0,NaCl3g/100mL,接种量60mL/100mL,装液量80mL/250mL,优化后纤维素酶活力达到1.25U/mL。部分酶学性质研究表明,酶反应最适温度55℃,pH=7.0,NaCl 0g/100mL,该酶具有较强的热、pH及盐度的稳定性,酶反应55℃保温8h,pH=6.0~10.0保温6h,NaCl(0~25)g/100mL保温12h,酶活力仍保持在80%以上。
2016年01期 v.33;No.120 2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7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硕;张士荣;巩小红;金圣爱;李俊良;丁效东;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花生饼肥、猪粪及化肥混合施用对烤烟根际土壤转化酶、脲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氮及腐殖酸总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转化酶活性高峰出现在现蕾期,而脲酶活性在团棵期最高。花生饼肥、花生饼肥+猪粪、花生饼肥+猪粪+化肥配施时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化肥和不施肥处理;花生饼肥+猪粪混施显著提高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纯施花生饼肥最高,其次是花生饼肥与化肥配施;不同生育时期内,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动态变化以微生物量碳在现蕾期达到最高值,而微生物量氮高峰出现在团棵期;施用花生饼肥提高了土壤腐殖酸总碳,花生饼肥比对照、化肥处理提高了52.2%;单施猪粪比对照、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26.1%;但饼肥+猪粪比对照、单施化肥提高143.48%。结果表明,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烤烟土壤中,通过混施一定比例不同碳氮比的猪粪与花生饼肥,不但能够调控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转化,而且增加根际土壤腐殖酸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烤烟品质的改善。
2016年01期 v.33;No.120 35-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硕;张士荣;巩小红;金圣爱;李俊良;丁效东;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花生饼肥、猪粪及化肥混合施用对烤烟根际土壤转化酶、脲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氮及腐殖酸总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转化酶活性高峰出现在现蕾期,而脲酶活性在团棵期最高。花生饼肥、花生饼肥+猪粪、花生饼肥+猪粪+化肥配施时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化肥和不施肥处理;花生饼肥+猪粪混施显著提高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纯施花生饼肥最高,其次是花生饼肥与化肥配施;不同生育时期内,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动态变化以微生物量碳在现蕾期达到最高值,而微生物量氮高峰出现在团棵期;施用花生饼肥提高了土壤腐殖酸总碳,花生饼肥比对照、化肥处理提高了52.2%;单施猪粪比对照、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26.1%;但饼肥+猪粪比对照、单施化肥提高143.48%。结果表明,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烤烟土壤中,通过混施一定比例不同碳氮比的猪粪与花生饼肥,不但能够调控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转化,而且增加根际土壤腐殖酸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烤烟品质的改善。
2016年01期 v.33;No.120 35-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张硕;张士荣;巩小红;金圣爱;李俊良;丁效东;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花生饼肥、猪粪及化肥混合施用对烤烟根际土壤转化酶、脲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氮及腐殖酸总碳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转化酶活性高峰出现在现蕾期,而脲酶活性在团棵期最高。花生饼肥、花生饼肥+猪粪、花生饼肥+猪粪+化肥配施时土壤酶活性显著高于化肥和不施肥处理;花生饼肥+猪粪混施显著提高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纯施花生饼肥最高,其次是花生饼肥与化肥配施;不同生育时期内,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动态变化以微生物量碳在现蕾期达到最高值,而微生物量氮高峰出现在团棵期;施用花生饼肥提高了土壤腐殖酸总碳,花生饼肥比对照、化肥处理提高了52.2%;单施猪粪比对照、单施化肥处理提高了26.1%;但饼肥+猪粪比对照、单施化肥提高143.48%。结果表明,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烤烟土壤中,通过混施一定比例不同碳氮比的猪粪与花生饼肥,不但能够调控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转化,而且增加根际土壤腐殖酸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烤烟品质的改善。
2016年01期 v.33;No.120 35-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李飞;王凤舞;潘越;张迎霜;孙修成;
为了实现苹果的综合有效利用,本文以苹果为主要材料进行自然发酵,对发酵过程中的苹果酵素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经天然发酵的苹果酵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在发酵过程中酵素的还原力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但还原力与酵素中总酚含量不具备相关性;酵素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发酵前后清除率分别提高了44%和17%;其抗氧化活性大小与酵素中总酚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24和0.878;酵素对超氧阴离子清除作用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与总酚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367,相关性不高。结果表明:苹果酵素在发酵过程中体现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基本呈现上升趋势。
2016年01期 v.33;No.120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1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李飞;王凤舞;潘越;张迎霜;孙修成;
为了实现苹果的综合有效利用,本文以苹果为主要材料进行自然发酵,对发酵过程中的苹果酵素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经天然发酵的苹果酵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在发酵过程中酵素的还原力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但还原力与酵素中总酚含量不具备相关性;酵素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发酵前后清除率分别提高了44%和17%;其抗氧化活性大小与酵素中总酚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24和0.878;酵素对超氧阴离子清除作用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与总酚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367,相关性不高。结果表明:苹果酵素在发酵过程中体现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基本呈现上升趋势。
2016年01期 v.33;No.120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1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李飞;王凤舞;潘越;张迎霜;孙修成;
为了实现苹果的综合有效利用,本文以苹果为主要材料进行自然发酵,对发酵过程中的苹果酵素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经天然发酵的苹果酵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在发酵过程中酵素的还原力呈波动上升的趋势,但还原力与酵素中总酚含量不具备相关性;酵素对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发酵前后清除率分别提高了44%和17%;其抗氧化活性大小与酵素中总酚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24和0.878;酵素对超氧阴离子清除作用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与总酚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367,相关性不高。结果表明:苹果酵素在发酵过程中体现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基本呈现上升趋势。
2016年01期 v.33;No.120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14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侯竹美;王凤舞;
通过米曲霉发酵黄豆和黑豆,测定豆豉的抗氧化能力。选用米曲霉发酵产生黄豆豉和黑豆豉,在相同条件下以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总酚含量为指标,研究了黄豆豉和黑豆豉抗氧化性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黑豆豉比黄豆豉抗氧化性高。黄豆豉和黑豆豉在发酵第24d时还原能力和总酚含量达到最高值,总酚含量分别为0.024mg/mL,0.026mg/mL。在发酵第27d时黑豆豉和黄豆豉对(·OH)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最大,对(·O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0.12%、36.07%,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9.78%和64.8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豆豉还原力和羟自由基清除率与总酚含量之间相关性很高,而黑豆豉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总酚含量之间相关性都很高。
2016年01期 v.33;No.120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侯竹美;王凤舞;
通过米曲霉发酵黄豆和黑豆,测定豆豉的抗氧化能力。选用米曲霉发酵产生黄豆豉和黑豆豉,在相同条件下以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总酚含量为指标,研究了黄豆豉和黑豆豉抗氧化性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黑豆豉比黄豆豉抗氧化性高。黄豆豉和黑豆豉在发酵第24d时还原能力和总酚含量达到最高值,总酚含量分别为0.024mg/mL,0.026mg/mL。在发酵第27d时黑豆豉和黄豆豉对(·OH)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最大,对(·O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0.12%、36.07%,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9.78%和64.8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豆豉还原力和羟自由基清除率与总酚含量之间相关性很高,而黑豆豉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总酚含量之间相关性都很高。
2016年01期 v.33;No.120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侯竹美;王凤舞;
通过米曲霉发酵黄豆和黑豆,测定豆豉的抗氧化能力。选用米曲霉发酵产生黄豆豉和黑豆豉,在相同条件下以还原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总酚含量为指标,研究了黄豆豉和黑豆豉抗氧化性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黑豆豉比黄豆豉抗氧化性高。黄豆豉和黑豆豉在发酵第24d时还原能力和总酚含量达到最高值,总酚含量分别为0.024mg/mL,0.026mg/mL。在发酵第27d时黑豆豉和黄豆豉对(·OH)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最大,对(·O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0.12%、36.07%,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59.78%和64.8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黄豆豉还原力和羟自由基清除率与总酚含量之间相关性很高,而黑豆豉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总酚含量之间相关性都很高。
2016年01期 v.33;No.120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4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宋祖伟;刘亚男;康武魁;李建忠;
以资源丰富的花生壳为原料,利用室温发泡方法制备了可降解生物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详细研究了花生壳用量、发泡剂以及泡沫稳定剂等对聚氨酯泡沫密度的影响;考察了花生壳含量对聚氨酯泡沫压缩强度的影响;利用土埋降解法,研究了生物质聚氨酯泡沫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当花生壳添加量为20%时,制备聚氨酯泡沫具有较低的密度(44kg·m-3)和较高的比压缩强度(2.4×103 N·m·kg-1)。另外,花生壳的加入,较大降低了聚氨酯泡沫的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6年01期 v.33;No.120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祖伟;刘亚男;康武魁;李建忠;
以资源丰富的花生壳为原料,利用室温发泡方法制备了可降解生物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详细研究了花生壳用量、发泡剂以及泡沫稳定剂等对聚氨酯泡沫密度的影响;考察了花生壳含量对聚氨酯泡沫压缩强度的影响;利用土埋降解法,研究了生物质聚氨酯泡沫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当花生壳添加量为20%时,制备聚氨酯泡沫具有较低的密度(44kg·m-3)和较高的比压缩强度(2.4×103 N·m·kg-1)。另外,花生壳的加入,较大降低了聚氨酯泡沫的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6年01期 v.33;No.120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宋祖伟;刘亚男;康武魁;李建忠;
以资源丰富的花生壳为原料,利用室温发泡方法制备了可降解生物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详细研究了花生壳用量、发泡剂以及泡沫稳定剂等对聚氨酯泡沫密度的影响;考察了花生壳含量对聚氨酯泡沫压缩强度的影响;利用土埋降解法,研究了生物质聚氨酯泡沫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当花生壳添加量为20%时,制备聚氨酯泡沫具有较低的密度(44kg·m-3)和较高的比压缩强度(2.4×103 N·m·kg-1)。另外,花生壳的加入,较大降低了聚氨酯泡沫的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6年01期 v.33;No.120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海飞;朱永哲;
采用富集培养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等方法,从青岛苹果种植地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1株螺螨酯高效降解菌。对该菌株进行了螺螨酯降解率测定并测定了该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和农药降解谱。结果显示:分离筛选出的菌株QD23-4在培养120h后对螺螨酯的降解率为74.50%,确定了该菌株最佳的生长温度为25℃、pH为7.0。该菌株在培养72h后对三氟羧草醚、烯酰吗啉和毒死蜱降解率为42.00~31.10%;对苯达松、乙嘧酚磺酸酯、丁醚脲和吡虫啉降解率为28.50~16.22%。
2016年01期 v.33;No.120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海飞;朱永哲;
采用富集培养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等方法,从青岛苹果种植地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1株螺螨酯高效降解菌。对该菌株进行了螺螨酯降解率测定并测定了该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和农药降解谱。结果显示:分离筛选出的菌株QD23-4在培养120h后对螺螨酯的降解率为74.50%,确定了该菌株最佳的生长温度为25℃、pH为7.0。该菌株在培养72h后对三氟羧草醚、烯酰吗啉和毒死蜱降解率为42.00~31.10%;对苯达松、乙嘧酚磺酸酯、丁醚脲和吡虫啉降解率为28.50~16.22%。
2016年01期 v.33;No.120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贾海飞;朱永哲;
采用富集培养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等方法,从青岛苹果种植地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出1株螺螨酯高效降解菌。对该菌株进行了螺螨酯降解率测定并测定了该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和农药降解谱。结果显示:分离筛选出的菌株QD23-4在培养120h后对螺螨酯的降解率为74.50%,确定了该菌株最佳的生长温度为25℃、pH为7.0。该菌株在培养72h后对三氟羧草醚、烯酰吗啉和毒死蜱降解率为42.00~31.10%;对苯达松、乙嘧酚磺酸酯、丁醚脲和吡虫啉降解率为28.50~16.22%。
2016年01期 v.33;No.120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树林;徐鹏民;吕光杰;盖凌云;秦剑锋;
对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国内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一直处于示范阶段,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为解决物联网传统数据融合算法的低鲁棒性和数据冗余浪费等问题,在已有数据融合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算法优化,并根据农业具体生产环境和科研项目需求,在已有的数据融合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限幅滤波平均算法和品质因数法。两算法具有低复杂度和易于实现等特点,可以良好的支持前端采集单片机,使农业生产环境信息数据及时有效的提交到后台数据库中,为上层决策处理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持。
2016年01期 v.33;No.120 57-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赵树林;徐鹏民;吕光杰;盖凌云;秦剑锋;
对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国内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一直处于示范阶段,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为解决物联网传统数据融合算法的低鲁棒性和数据冗余浪费等问题,在已有数据融合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算法优化,并根据农业具体生产环境和科研项目需求,在已有的数据融合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限幅滤波平均算法和品质因数法。两算法具有低复杂度和易于实现等特点,可以良好的支持前端采集单片机,使农业生产环境信息数据及时有效的提交到后台数据库中,为上层决策处理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持。
2016年01期 v.33;No.120 57-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赵树林;徐鹏民;吕光杰;盖凌云;秦剑锋;
对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国内物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一直处于示范阶段,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为解决物联网传统数据融合算法的低鲁棒性和数据冗余浪费等问题,在已有数据融合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算法优化,并根据农业具体生产环境和科研项目需求,在已有的数据融合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限幅滤波平均算法和品质因数法。两算法具有低复杂度和易于实现等特点,可以良好的支持前端采集单片机,使农业生产环境信息数据及时有效的提交到后台数据库中,为上层决策处理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持。
2016年01期 v.33;No.120 57-60+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徐振军;
燃气热泵驱动的冷库以天然气并辅少量电力作为能源输入。建立了燃气热泵冷库的系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获得了燃气热泵冷库的性能。研究发现燃气热泵驱动的冷库蒸发温度-22℃,制冷剂流量1.1kg/s。制冷压缩机耗功6.1kW,COP为2.2,一次能源利用率1.29。该系统具有良好制冷性能。燃气热泵冷库测试中降温所需要的时间约为40min,降温迅速。当扰动发生时,约30min内回复,系统调节性能良好。通过分析可知道,该系统具有很好的节能特性和调节特性。
2016年01期 v.33;No.120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振军;
燃气热泵驱动的冷库以天然气并辅少量电力作为能源输入。建立了燃气热泵冷库的系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获得了燃气热泵冷库的性能。研究发现燃气热泵驱动的冷库蒸发温度-22℃,制冷剂流量1.1kg/s。制冷压缩机耗功6.1kW,COP为2.2,一次能源利用率1.29。该系统具有良好制冷性能。燃气热泵冷库测试中降温所需要的时间约为40min,降温迅速。当扰动发生时,约30min内回复,系统调节性能良好。通过分析可知道,该系统具有很好的节能特性和调节特性。
2016年01期 v.33;No.120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徐振军;
燃气热泵驱动的冷库以天然气并辅少量电力作为能源输入。建立了燃气热泵冷库的系统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求解,获得了燃气热泵冷库的性能。研究发现燃气热泵驱动的冷库蒸发温度-22℃,制冷剂流量1.1kg/s。制冷压缩机耗功6.1kW,COP为2.2,一次能源利用率1.29。该系统具有良好制冷性能。燃气热泵冷库测试中降温所需要的时间约为40min,降温迅速。当扰动发生时,约30min内回复,系统调节性能良好。通过分析可知道,该系统具有很好的节能特性和调节特性。
2016年01期 v.33;No.120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许洋;
每一个顶点v∈V(G),若任意给定k种颜色的列表,G都存在一个L-染色,使得G的每个顶点至多有d个邻接点与其染相同的颜色,则称图G为(k,d)*-可选的。文章证明了每个可以嵌入到非负特征曲面的图,若不包含4-圈和7-圈,G是(3,1)*-可选的。
2016年01期 v.33;No.120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洋;
每一个顶点v∈V(G),若任意给定k种颜色的列表,G都存在一个L-染色,使得G的每个顶点至多有d个邻接点与其染相同的颜色,则称图G为(k,d)*-可选的。文章证明了每个可以嵌入到非负特征曲面的图,若不包含4-圈和7-圈,G是(3,1)*-可选的。
2016年01期 v.33;No.120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洋;
每一个顶点v∈V(G),若任意给定k种颜色的列表,G都存在一个L-染色,使得G的每个顶点至多有d个邻接点与其染相同的颜色,则称图G为(k,d)*-可选的。文章证明了每个可以嵌入到非负特征曲面的图,若不包含4-圈和7-圈,G是(3,1)*-可选的。
2016年01期 v.33;No.120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萍;程冰;孙金领;
本研究旨在探讨ARMIA模型在新城疫风险预测方面的可行性,主要以地区为单位预测新城疫月新发生次数,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指导。通过分析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新城疫月新发生次数的官方数据,建立具有时间序列属性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随机性、显著性和拟合度检验,从而确立风险预测模型中的参数,并使用分析预测模型对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的新城疫月新发生次数进行预测。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新城疫月新发生次数进行对比表明,基于ARIMA模型的新城疫风险预测误差较小,效果比较显著。
2016年01期 v.33;No.120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萍;程冰;孙金领;
本研究旨在探讨ARMIA模型在新城疫风险预测方面的可行性,主要以地区为单位预测新城疫月新发生次数,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指导。通过分析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新城疫月新发生次数的官方数据,建立具有时间序列属性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随机性、显著性和拟合度检验,从而确立风险预测模型中的参数,并使用分析预测模型对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的新城疫月新发生次数进行预测。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新城疫月新发生次数进行对比表明,基于ARIMA模型的新城疫风险预测误差较小,效果比较显著。
2016年01期 v.33;No.120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萍;程冰;孙金领;
本研究旨在探讨ARMIA模型在新城疫风险预测方面的可行性,主要以地区为单位预测新城疫月新发生次数,为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指导。通过分析2009年1月到2012年12月的新城疫月新发生次数的官方数据,建立具有时间序列属性的风险预测模型,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随机性、显著性和拟合度检验,从而确立风险预测模型中的参数,并使用分析预测模型对2013年1月到2013年6月的新城疫月新发生次数进行预测。将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新城疫月新发生次数进行对比表明,基于ARIMA模型的新城疫风险预测误差较小,效果比较显著。
2016年01期 v.33;No.120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9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梅竹;
切根虫是对葡萄生长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之一,它在夜间会从葡萄树根部爬到树冠上啃食新枝和嫩芽,对葡萄产量造成影响,因此必须有效的控制其危害。提出了精准对靶施药系统的设计理念,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给出了主要部件的设计过程。通过模拟试验与传统带状施药系统的效果进行对比,得出:环形对靶施药系统在相同条件下,着药率提高了72%,成本节约了67.1%,大大减少了施药量,降低了环境污染。
2016年01期 v.33;No.120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梅竹;
切根虫是对葡萄生长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之一,它在夜间会从葡萄树根部爬到树冠上啃食新枝和嫩芽,对葡萄产量造成影响,因此必须有效的控制其危害。提出了精准对靶施药系统的设计理念,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给出了主要部件的设计过程。通过模拟试验与传统带状施药系统的效果进行对比,得出:环形对靶施药系统在相同条件下,着药率提高了72%,成本节约了67.1%,大大减少了施药量,降低了环境污染。
2016年01期 v.33;No.120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梅竹;
切根虫是对葡萄生长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之一,它在夜间会从葡萄树根部爬到树冠上啃食新枝和嫩芽,对葡萄产量造成影响,因此必须有效的控制其危害。提出了精准对靶施药系统的设计理念,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给出了主要部件的设计过程。通过模拟试验与传统带状施药系统的效果进行对比,得出:环形对靶施药系统在相同条件下,着药率提高了72%,成本节约了67.1%,大大减少了施药量,降低了环境污染。
2016年01期 v.33;No.120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于淼;吕晓;陈昌玲;
基于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长江三角洲数据共享平台提供的江苏省1990年至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库,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区划方法分析了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990年至2010年的20年间,江苏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其中,耕地北增南减、总量在减少;耕地的减少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和长江两岸,增加的耕地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新增耕地的重心向苏北地区移动。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在全省范围内增加,其中增加最多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苏南东北部和苏北南部(即长江两岸),增长速度逐渐由南向北扩散。林草地在全省范围内总体减少,部分区域增加,在苏北东部沿海地区减少最多,在苏南西部和苏北西南部略微增加。水域面积增加,主要发生在苏北东部沿海、苏中西北部和苏南西部及太湖东侧。
2016年01期 v.33;No.120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于淼;吕晓;陈昌玲;
基于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长江三角洲数据共享平台提供的江苏省1990年至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库,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区划方法分析了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990年至2010年的20年间,江苏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其中,耕地北增南减、总量在减少;耕地的减少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和长江两岸,增加的耕地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新增耕地的重心向苏北地区移动。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在全省范围内增加,其中增加最多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苏南东北部和苏北南部(即长江两岸),增长速度逐渐由南向北扩散。林草地在全省范围内总体减少,部分区域增加,在苏北东部沿海地区减少最多,在苏南西部和苏北西南部略微增加。水域面积增加,主要发生在苏北东部沿海、苏中西北部和苏南西部及太湖东侧。
2016年01期 v.33;No.120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于淼;吕晓;陈昌玲;
基于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长江三角洲数据共享平台提供的江苏省1990年至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库,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区划方法分析了江苏省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990年至2010年的20年间,江苏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其中,耕地北增南减、总量在减少;耕地的减少主要集中在苏南地区和长江两岸,增加的耕地主要集中在苏北地区,新增耕地的重心向苏北地区移动。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在全省范围内增加,其中增加最多的地方主要集中在苏南东北部和苏北南部(即长江两岸),增长速度逐渐由南向北扩散。林草地在全省范围内总体减少,部分区域增加,在苏北东部沿海地区减少最多,在苏南西部和苏北西南部略微增加。水域面积增加,主要发生在苏北东部沿海、苏中西北部和苏南西部及太湖东侧。
2016年01期 v.33;No.120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4K] [下载次数: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正>日前,由青岛农业大学历时2年主持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垄6行花生播种联合作业机、4垄8行花生播种联合作业机取得突破性进展,2种机具试验指标均满足和高出国家相关作业标准的要求,作业效率比现有机具提高3~4倍以上,相关系列技术均为国内外首创,标志着我国花生播种机械正式迈人联合化、大型化、自动化、高效化的时代。
2016年01期 v.33;No.12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日前,由青岛农业大学历时2年主持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垄6行花生播种联合作业机、4垄8行花生播种联合作业机取得突破性进展,2种机具试验指标均满足和高出国家相关作业标准的要求,作业效率比现有机具提高3~4倍以上,相关系列技术均为国内外首创,标志着我国花生播种机械正式迈人联合化、大型化、自动化、高效化的时代。
2016年01期 v.33;No.12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正>日前,由青岛农业大学历时2年主持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垄6行花生播种联合作业机、4垄8行花生播种联合作业机取得突破性进展,2种机具试验指标均满足和高出国家相关作业标准的要求,作业效率比现有机具提高3~4倍以上,相关系列技术均为国内外首创,标志着我国花生播种机械正式迈人联合化、大型化、自动化、高效化的时代。
2016年01期 v.33;No.120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3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正>青岛农大科研团队成功克隆大豆种皮硬实性基因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物应用基因组研究团队成功克隆了控制大豆种皮硬实性的主效基因,2015年6月22日,学术论文"The calcineurin-like gene GmHs1-1 controls hard seededness in soybean"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影响因子33.463)发表。该研究
2016年01期 v.33;No.120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正>青岛农大科研团队成功克隆大豆种皮硬实性基因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物应用基因组研究团队成功克隆了控制大豆种皮硬实性的主效基因,2015年6月22日,学术论文"The calcineurin-like gene GmHs1-1 controls hard seededness in soybean"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影响因子33.463)发表。该研究
2016年01期 v.33;No.120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青岛农大科研团队成功克隆大豆种皮硬实性基因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物应用基因组研究团队成功克隆了控制大豆种皮硬实性的主效基因,2015年6月22日,学术论文"The calcineurin-like gene GmHs1-1 controls hard seededness in soybean"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影响因子33.463)发表。该研究
2016年01期 v.33;No.120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