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郝智慧,女,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10月出生,内蒙古赤峰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农用生物制药创制技术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中美"病原微生物与新药创制"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药学学科带头人,2011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兽医药理与毒理学专业,获得农学博士学位;2016年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博后出站,2015年美国马里兰大学药学院访问学者。
2017年02期 v.34;No.125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郝智慧,女,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10月出生,内蒙古赤峰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农用生物制药创制技术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中美"病原微生物与新药创制"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药学学科带头人,2011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兽医药理与毒理学专业,获得农学博士学位;2016年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博后出站,2015年美国马里兰大学药学院访问学者。
2017年02期 v.34;No.125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郝智慧,女,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10月出生,内蒙古赤峰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农用生物制药创制技术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中美"病原微生物与新药创制"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药学学科带头人,2011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兽医药理与毒理学专业,获得农学博士学位;2016年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博后出站,2015年美国马里兰大学药学院访问学者。
2017年02期 v.34;No.125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茹琴;尹永楠;张运涛;李敏;刘润进;
草莓(Fragaria×ananassa)根系分布浅、根量大、木质化程度轻和对菌根依赖性较强。本文在介绍草莓菌根形态特征及其丛枝菌根(AM)真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分析了AM真菌改善草莓植株营养与水分状况、增强抗逆性、促进生长、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探讨了草莓与AM真菌种性、土壤条件和农业技术等对草莓菌根发育及其功能的影响;论述了AM真菌在草莓栽培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认为AM真菌在草莓可持续绿色产业化栽培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017年02期 v.34;No.125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茹琴;尹永楠;张运涛;李敏;刘润进;
草莓(Fragaria×ananassa)根系分布浅、根量大、木质化程度轻和对菌根依赖性较强。本文在介绍草莓菌根形态特征及其丛枝菌根(AM)真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分析了AM真菌改善草莓植株营养与水分状况、增强抗逆性、促进生长、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探讨了草莓与AM真菌种性、土壤条件和农业技术等对草莓菌根发育及其功能的影响;论述了AM真菌在草莓栽培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认为AM真菌在草莓可持续绿色产业化栽培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017年02期 v.34;No.125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茹琴;尹永楠;张运涛;李敏;刘润进;
草莓(Fragaria×ananassa)根系分布浅、根量大、木质化程度轻和对菌根依赖性较强。本文在介绍草莓菌根形态特征及其丛枝菌根(AM)真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上,分析了AM真菌改善草莓植株营养与水分状况、增强抗逆性、促进生长、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探讨了草莓与AM真菌种性、土壤条件和农业技术等对草莓菌根发育及其功能的影响;论述了AM真菌在草莓栽培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前景。认为AM真菌在草莓可持续绿色产业化栽培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017年02期 v.34;No.125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丽娟;谭树朋;许琳;刘润进;
共同分布在相同生态位的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重要的种质资源。本研究旨在调查大田栽培的生姜和马铃薯根区土壤和根系中PGPR和AMF资源分布状况,为进一步研究其群落结构与功能提供依据。从山东龙口、临沂、青岛、平度和莱芜生姜样地分离获得拮抗生姜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R1)的PGPR 20株,其中,4个假单胞(Pseudomonus sp.)菌株s1-10、s3-11、s5-8和s6-4抑制能力最强;获得拮抗马铃薯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R2)PGPR 25株,其中,4个芽孢杆菌(Bacillus sp.)菌株m1-12、m3-4、m4-7和m5-13抑制能力最强。从上述生姜样地分离到AMF 3属11种,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ra)2种,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1种;球囊霉属(Glomus)8种;双网无梗囊霉(Acaulospra bireticulata)、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为优势种;从马铃薯样地则获得4属10种,其中,无梗囊霉属2种,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1种,球囊霉属6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根内根孢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摩西管柄囊霉和变形球囊霉为优势种。该调查结果丰富了我国PGPR和AMF资源,为今后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2017年02期 v.34;No.125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丽娟;谭树朋;许琳;刘润进;
共同分布在相同生态位的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重要的种质资源。本研究旨在调查大田栽培的生姜和马铃薯根区土壤和根系中PGPR和AMF资源分布状况,为进一步研究其群落结构与功能提供依据。从山东龙口、临沂、青岛、平度和莱芜生姜样地分离获得拮抗生姜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R1)的PGPR 20株,其中,4个假单胞(Pseudomonus sp.)菌株s1-10、s3-11、s5-8和s6-4抑制能力最强;获得拮抗马铃薯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R2)PGPR 25株,其中,4个芽孢杆菌(Bacillus sp.)菌株m1-12、m3-4、m4-7和m5-13抑制能力最强。从上述生姜样地分离到AMF 3属11种,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ra)2种,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1种;球囊霉属(Glomus)8种;双网无梗囊霉(Acaulospra bireticulata)、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为优势种;从马铃薯样地则获得4属10种,其中,无梗囊霉属2种,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1种,球囊霉属6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根内根孢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摩西管柄囊霉和变形球囊霉为优势种。该调查结果丰富了我国PGPR和AMF资源,为今后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2017年02期 v.34;No.125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徐丽娟;谭树朋;许琳;刘润进;
共同分布在相同生态位的植物根围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重要的种质资源。本研究旨在调查大田栽培的生姜和马铃薯根区土壤和根系中PGPR和AMF资源分布状况,为进一步研究其群落结构与功能提供依据。从山东龙口、临沂、青岛、平度和莱芜生姜样地分离获得拮抗生姜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R1)的PGPR 20株,其中,4个假单胞(Pseudomonus sp.)菌株s1-10、s3-11、s5-8和s6-4抑制能力最强;获得拮抗马铃薯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R2)PGPR 25株,其中,4个芽孢杆菌(Bacillus sp.)菌株m1-12、m3-4、m4-7和m5-13抑制能力最强。从上述生姜样地分离到AMF 3属11种,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ra)2种,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1种;球囊霉属(Glomus)8种;双网无梗囊霉(Acaulospra bireticulata)、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为优势种;从马铃薯样地则获得4属10种,其中,无梗囊霉属2种,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1种,球囊霉属6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根内根孢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摩西管柄囊霉和变形球囊霉为优势种。该调查结果丰富了我国PGPR和AMF资源,为今后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
2017年02期 v.34;No.125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维华;胡玉金;王小珅;赵洪海;刘润进;
丛枝菌根(AM)真菌是重要的种质资源。作者对青岛小麦种植区小麦根区土壤中AM真菌种类、分布、菌根侵染等状况进行调查,旨在初步了解该地区小麦产区AM真菌资源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山东省小麦主产区AM真菌群落结构及其生理生态功能奠定基础。自青岛城阳区和胶州小麦主产区采集小麦(济麦22)根围样品,共分离鉴定AM真菌4属17种,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ra)4种、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1种、球囊霉属(Glomus)11种和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其中,Acaulospra bireticulata、Acaulospra denticulate、Glomus geosporum、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和Gigaspora margarita是青岛小麦产区土壤中AM真菌的优势种。该区小麦根系AM侵染率在13%~30%之间,2月份侵染率最高,4~5月份则最低;AM真菌孢子数量4月份最多。本研究初步明确了山东青岛地区小麦根区土壤中AM真菌发育与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探究山东麦区麦根区土壤中AM真菌分布规律,筛选促进小麦生长的AM真菌提供了条件和技术基础。
2017年02期 v.34;No.125 90-94+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维华;胡玉金;王小珅;赵洪海;刘润进;
丛枝菌根(AM)真菌是重要的种质资源。作者对青岛小麦种植区小麦根区土壤中AM真菌种类、分布、菌根侵染等状况进行调查,旨在初步了解该地区小麦产区AM真菌资源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山东省小麦主产区AM真菌群落结构及其生理生态功能奠定基础。自青岛城阳区和胶州小麦主产区采集小麦(济麦22)根围样品,共分离鉴定AM真菌4属17种,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ra)4种、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1种、球囊霉属(Glomus)11种和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其中,Acaulospra bireticulata、Acaulospra denticulate、Glomus geosporum、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和Gigaspora margarita是青岛小麦产区土壤中AM真菌的优势种。该区小麦根系AM侵染率在13%~30%之间,2月份侵染率最高,4~5月份则最低;AM真菌孢子数量4月份最多。本研究初步明确了山东青岛地区小麦根区土壤中AM真菌发育与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探究山东麦区麦根区土壤中AM真菌分布规律,筛选促进小麦生长的AM真菌提供了条件和技术基础。
2017年02期 v.34;No.125 90-94+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维华;胡玉金;王小珅;赵洪海;刘润进;
丛枝菌根(AM)真菌是重要的种质资源。作者对青岛小麦种植区小麦根区土壤中AM真菌种类、分布、菌根侵染等状况进行调查,旨在初步了解该地区小麦产区AM真菌资源情况,为进一步开展山东省小麦主产区AM真菌群落结构及其生理生态功能奠定基础。自青岛城阳区和胶州小麦主产区采集小麦(济麦22)根围样品,共分离鉴定AM真菌4属17种,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ra)4种、管柄囊霉属(Funneliformis)1种、球囊霉属(Glomus)11种和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其中,Acaulospra bireticulata、Acaulospra denticulate、Glomus geosporum、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和Gigaspora margarita是青岛小麦产区土壤中AM真菌的优势种。该区小麦根系AM侵染率在13%~30%之间,2月份侵染率最高,4~5月份则最低;AM真菌孢子数量4月份最多。本研究初步明确了山东青岛地区小麦根区土壤中AM真菌发育与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探究山东麦区麦根区土壤中AM真菌分布规律,筛选促进小麦生长的AM真菌提供了条件和技术基础。
2017年02期 v.34;No.125 90-94+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鸣枭;刘政礼;文翠萍;刘蕾;王祎和;祝军;张玉刚;
为了分析柱型苹果杂交后代群体不同株型的幼树在形态及生理上的差异,本文以柱型苹果‘塔斯坎’、‘特珍’与普通型苹果‘富士’、‘嘎啦’杂交的3个群体为试材,进行了枝条、叶片以及光合参数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不同株型的表型存在很大差异,普通型植株节间长度分别是柱型植株的1.81、1.69和1.68倍,长粗比分别是柱型的1.62、1.59和1.57倍,成枝角度分别是柱型的2.07、1.89和1.93倍。柱型苹果植株容易形成大量短枝,短枝比例分别是普通型的1.57、1.85和1.83倍,普通型植株长枝较多,长枝比例分别是柱型植株的2.35、2.49和2.52倍。柱型苹果对光能的利用效率比普通型高,其叶面积指数分别是普通型的6.41、6.43和4.92倍。日周期中,柱型苹果树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均高于普通型苹果树,二者均呈双峰曲线,在13:00-14:00之间有一段"午休"现象。
2017年02期 v.34;No.125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鸣枭;刘政礼;文翠萍;刘蕾;王祎和;祝军;张玉刚;
为了分析柱型苹果杂交后代群体不同株型的幼树在形态及生理上的差异,本文以柱型苹果‘塔斯坎’、‘特珍’与普通型苹果‘富士’、‘嘎啦’杂交的3个群体为试材,进行了枝条、叶片以及光合参数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不同株型的表型存在很大差异,普通型植株节间长度分别是柱型植株的1.81、1.69和1.68倍,长粗比分别是柱型的1.62、1.59和1.57倍,成枝角度分别是柱型的2.07、1.89和1.93倍。柱型苹果植株容易形成大量短枝,短枝比例分别是普通型的1.57、1.85和1.83倍,普通型植株长枝较多,长枝比例分别是柱型植株的2.35、2.49和2.52倍。柱型苹果对光能的利用效率比普通型高,其叶面积指数分别是普通型的6.41、6.43和4.92倍。日周期中,柱型苹果树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均高于普通型苹果树,二者均呈双峰曲线,在13:00-14:00之间有一段"午休"现象。
2017年02期 v.34;No.125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鸣枭;刘政礼;文翠萍;刘蕾;王祎和;祝军;张玉刚;
为了分析柱型苹果杂交后代群体不同株型的幼树在形态及生理上的差异,本文以柱型苹果‘塔斯坎’、‘特珍’与普通型苹果‘富士’、‘嘎啦’杂交的3个群体为试材,进行了枝条、叶片以及光合参数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不同株型的表型存在很大差异,普通型植株节间长度分别是柱型植株的1.81、1.69和1.68倍,长粗比分别是柱型的1.62、1.59和1.57倍,成枝角度分别是柱型的2.07、1.89和1.93倍。柱型苹果植株容易形成大量短枝,短枝比例分别是普通型的1.57、1.85和1.83倍,普通型植株长枝较多,长枝比例分别是柱型植株的2.35、2.49和2.52倍。柱型苹果对光能的利用效率比普通型高,其叶面积指数分别是普通型的6.41、6.43和4.92倍。日周期中,柱型苹果树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均高于普通型苹果树,二者均呈双峰曲线,在13:00-14:00之间有一段"午休"现象。
2017年02期 v.34;No.125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姜仁珍;刘政礼;周亚平;侯鸿敏;祝军;戴洪义;张玉刚;
柱型苹果(Columnar apple)是苹果株型育种的珍贵资源。利用同源基因克隆方法,以柱型苹果‘威塞克旭’一年生枝上休眠期芽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了LOB DOMAIN家族(LBD)的2个同源基因,命名为MdCoLBD1/2,分别编码195和240个氨基酸。该基因有LBD家族的典型结构域,如C盒、GAS盒、亮氨酸拉链(Leu zipper)结构以及LOB Domain区域等。MdCoLBD1/2分别定位于第10条染色体Chr10:18985568..19005801和MdCoLBD2Chr10:18985594..19005850区间。MdCoLBD1/2与白梨、葡萄、草莓、椰子、梅、核桃的氨基酸的相似性均在60%以上。聚类分析表明MdCoLBD1和白梨、梅、草莓亲缘关系较近,MdCoLBD2与葡萄、核桃亲缘关系较近,MdCoLBD1/2与亚洲棉、陆地棉的聚类关系均较远。通过测序分析了MdCoLBD1/2基因在30个不同类型材料中的碱基序列差异,得到MdCoLBD1有8个碱基差异位点,MdCoLBD2有5个碱基差异位点。
2017年02期 v.34;No.125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仁珍;刘政礼;周亚平;侯鸿敏;祝军;戴洪义;张玉刚;
柱型苹果(Columnar apple)是苹果株型育种的珍贵资源。利用同源基因克隆方法,以柱型苹果‘威塞克旭’一年生枝上休眠期芽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了LOB DOMAIN家族(LBD)的2个同源基因,命名为MdCoLBD1/2,分别编码195和240个氨基酸。该基因有LBD家族的典型结构域,如C盒、GAS盒、亮氨酸拉链(Leu zipper)结构以及LOB Domain区域等。MdCoLBD1/2分别定位于第10条染色体Chr10:18985568..19005801和MdCoLBD2Chr10:18985594..19005850区间。MdCoLBD1/2与白梨、葡萄、草莓、椰子、梅、核桃的氨基酸的相似性均在60%以上。聚类分析表明MdCoLBD1和白梨、梅、草莓亲缘关系较近,MdCoLBD2与葡萄、核桃亲缘关系较近,MdCoLBD1/2与亚洲棉、陆地棉的聚类关系均较远。通过测序分析了MdCoLBD1/2基因在30个不同类型材料中的碱基序列差异,得到MdCoLBD1有8个碱基差异位点,MdCoLBD2有5个碱基差异位点。
2017年02期 v.34;No.125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姜仁珍;刘政礼;周亚平;侯鸿敏;祝军;戴洪义;张玉刚;
柱型苹果(Columnar apple)是苹果株型育种的珍贵资源。利用同源基因克隆方法,以柱型苹果‘威塞克旭’一年生枝上休眠期芽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了LOB DOMAIN家族(LBD)的2个同源基因,命名为MdCoLBD1/2,分别编码195和240个氨基酸。该基因有LBD家族的典型结构域,如C盒、GAS盒、亮氨酸拉链(Leu zipper)结构以及LOB Domain区域等。MdCoLBD1/2分别定位于第10条染色体Chr10:18985568..19005801和MdCoLBD2Chr10:18985594..19005850区间。MdCoLBD1/2与白梨、葡萄、草莓、椰子、梅、核桃的氨基酸的相似性均在60%以上。聚类分析表明MdCoLBD1和白梨、梅、草莓亲缘关系较近,MdCoLBD2与葡萄、核桃亲缘关系较近,MdCoLBD1/2与亚洲棉、陆地棉的聚类关系均较远。通过测序分析了MdCoLBD1/2基因在30个不同类型材料中的碱基序列差异,得到MdCoLBD1有8个碱基差异位点,MdCoLBD2有5个碱基差异位点。
2017年02期 v.34;No.125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环宇;贾春青;胡赵华;王建林;
为探索黄河三角洲轻度和中度盐碱地的小麦水肥管理模式,为该地区的小麦生产提供理论支撑,设置不灌水,灌底墒水,灌底墒水和拔节水,灌底墒水、拔节水和灌浆水4种灌水方式;不施肥,施有机肥,施有机肥与无机复合肥和施无机复合肥4种施肥方式,研究水肥耦合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小麦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肥料价格的情况下:(1)灌3次水无机复合肥处理的小麦叶面积指数最高,可以提高叶面积持续期。(2)无机复合肥和拔节水有助于小麦株高的增加。(3)无机复合肥和灌拔节水可以减少小麦受到的胁迫,且旗叶的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脯氨酸含量在各处理中均为最低。(4)灌3次水无机复合肥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并且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由此确定,在考虑肥料价格的情况下,灌3次水,施无机复合肥更适合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小麦种植,有利于促进产量提升。
2017年02期 v.34;No.125 107-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环宇;贾春青;胡赵华;王建林;
为探索黄河三角洲轻度和中度盐碱地的小麦水肥管理模式,为该地区的小麦生产提供理论支撑,设置不灌水,灌底墒水,灌底墒水和拔节水,灌底墒水、拔节水和灌浆水4种灌水方式;不施肥,施有机肥,施有机肥与无机复合肥和施无机复合肥4种施肥方式,研究水肥耦合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小麦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肥料价格的情况下:(1)灌3次水无机复合肥处理的小麦叶面积指数最高,可以提高叶面积持续期。(2)无机复合肥和拔节水有助于小麦株高的增加。(3)无机复合肥和灌拔节水可以减少小麦受到的胁迫,且旗叶的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脯氨酸含量在各处理中均为最低。(4)灌3次水无机复合肥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并且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由此确定,在考虑肥料价格的情况下,灌3次水,施无机复合肥更适合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小麦种植,有利于促进产量提升。
2017年02期 v.34;No.125 107-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环宇;贾春青;胡赵华;王建林;
为探索黄河三角洲轻度和中度盐碱地的小麦水肥管理模式,为该地区的小麦生产提供理论支撑,设置不灌水,灌底墒水,灌底墒水和拔节水,灌底墒水、拔节水和灌浆水4种灌水方式;不施肥,施有机肥,施有机肥与无机复合肥和施无机复合肥4种施肥方式,研究水肥耦合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小麦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肥料价格的情况下:(1)灌3次水无机复合肥处理的小麦叶面积指数最高,可以提高叶面积持续期。(2)无机复合肥和拔节水有助于小麦株高的增加。(3)无机复合肥和灌拔节水可以减少小麦受到的胁迫,且旗叶的丙二醛、还原型谷胱甘肽、脯氨酸含量在各处理中均为最低。(4)灌3次水无机复合肥处理的小麦产量最高,并且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由此确定,在考虑肥料价格的情况下,灌3次水,施无机复合肥更适合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小麦种植,有利于促进产量提升。
2017年02期 v.34;No.125 107-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3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传森;薛明超;杨英杰;李鼎立;马春晖;王然;
‘青砧D1’是青岛农业大学选育的一个梨矮化砧优系。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TDZ、6-BA、IBA及IAA配比对‘青砧D1’叶片离体再生培养的影响,从而为该砧木的快速繁殖和应用推广奠定基础。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附加适宜浓度和配比的6-BA与IBA能提高初代培养外植体的成活率,以6-BA 1.0mg·L~(-1)与IBA 0.1mg·L~(-1)浓度配比的外植体成活率最高,达86.3%。NN69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浓度的TDZ与IBA或IAA能有效地诱导叶片外植体不定芽再生,以TDZ和IBA配合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外植体比例高,在TDZ 4.0mg·L~(-1)与IBA 0.3mg·L~(-1)配比组合下可达到100%,但平均外植体再生芽数为3个,低于TDZ与IAA配比组合(3.9个/外植体)。在所试的不同浓度TDZ与IAA配比组合中,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仅为68%。MS培养基中附加6-BA 1.0mg·L~(-1)和IBA 0.2mg·L~(-1)时芽增殖系数最高,达4.42。在1/2 MS培养基中附加IBA 0.3mg·L~(-1)时生根率最高,达87.3%,移栽成活率达95%。
2017年02期 v.34;No.125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传森;薛明超;杨英杰;李鼎立;马春晖;王然;
‘青砧D1’是青岛农业大学选育的一个梨矮化砧优系。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TDZ、6-BA、IBA及IAA配比对‘青砧D1’叶片离体再生培养的影响,从而为该砧木的快速繁殖和应用推广奠定基础。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附加适宜浓度和配比的6-BA与IBA能提高初代培养外植体的成活率,以6-BA 1.0mg·L~(-1)与IBA 0.1mg·L~(-1)浓度配比的外植体成活率最高,达86.3%。NN69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浓度的TDZ与IBA或IAA能有效地诱导叶片外植体不定芽再生,以TDZ和IBA配合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外植体比例高,在TDZ 4.0mg·L~(-1)与IBA 0.3mg·L~(-1)配比组合下可达到100%,但平均外植体再生芽数为3个,低于TDZ与IAA配比组合(3.9个/外植体)。在所试的不同浓度TDZ与IAA配比组合中,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仅为68%。MS培养基中附加6-BA 1.0mg·L~(-1)和IBA 0.2mg·L~(-1)时芽增殖系数最高,达4.42。在1/2 MS培养基中附加IBA 0.3mg·L~(-1)时生根率最高,达87.3%,移栽成活率达95%。
2017年02期 v.34;No.125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王传森;薛明超;杨英杰;李鼎立;马春晖;王然;
‘青砧D1’是青岛农业大学选育的一个梨矮化砧优系。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TDZ、6-BA、IBA及IAA配比对‘青砧D1’叶片离体再生培养的影响,从而为该砧木的快速繁殖和应用推广奠定基础。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附加适宜浓度和配比的6-BA与IBA能提高初代培养外植体的成活率,以6-BA 1.0mg·L~(-1)与IBA 0.1mg·L~(-1)浓度配比的外植体成活率最高,达86.3%。NN69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浓度的TDZ与IBA或IAA能有效地诱导叶片外植体不定芽再生,以TDZ和IBA配合诱导产生不定芽的外植体比例高,在TDZ 4.0mg·L~(-1)与IBA 0.3mg·L~(-1)配比组合下可达到100%,但平均外植体再生芽数为3个,低于TDZ与IAA配比组合(3.9个/外植体)。在所试的不同浓度TDZ与IAA配比组合中,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率最高仅为68%。MS培养基中附加6-BA 1.0mg·L~(-1)和IBA 0.2mg·L~(-1)时芽增殖系数最高,达4.42。在1/2 MS培养基中附加IBA 0.3mg·L~(-1)时生根率最高,达87.3%,移栽成活率达95%。
2017年02期 v.34;No.125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纪婧嫄;赵洪海;
为探讨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CCN)在山东省麦田的寒冬前孵出和侵染情况,于2014和2015年12月份在山东省部分地区分别对48和65个CCN病田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014和2015年在部分病田CCN有2龄幼虫(J_2)孵出,孵出病田率分别为75.0%和93.8%。2014年在菏泽、德州、聊城和泰安部分病田有CCN J_2对小麦根系的侵入以及少量白色雌虫的产生,各地累计J_2侵入和雌虫形成的病田率分别为18.8%和10.4%。2015年在菏泽、聊城和青岛部分病田有CCN J_2对小麦根系的侵入、3龄幼虫(J_3)和4龄幼虫(J_4)的发育以及少量白色雌虫的产生,各地累计J_2侵入、J_3+J_4发育和雌虫形成的病田率分别为7.7%、7.7%和1.5%。CCN的冬前侵染在山东省不同地区的发生存在差异,在菏泽、聊城和德州CCN的冬前侵染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2017年02期 v.34;No.125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纪婧嫄;赵洪海;
为探讨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CCN)在山东省麦田的寒冬前孵出和侵染情况,于2014和2015年12月份在山东省部分地区分别对48和65个CCN病田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014和2015年在部分病田CCN有2龄幼虫(J_2)孵出,孵出病田率分别为75.0%和93.8%。2014年在菏泽、德州、聊城和泰安部分病田有CCN J_2对小麦根系的侵入以及少量白色雌虫的产生,各地累计J_2侵入和雌虫形成的病田率分别为18.8%和10.4%。2015年在菏泽、聊城和青岛部分病田有CCN J_2对小麦根系的侵入、3龄幼虫(J_3)和4龄幼虫(J_4)的发育以及少量白色雌虫的产生,各地累计J_2侵入、J_3+J_4发育和雌虫形成的病田率分别为7.7%、7.7%和1.5%。CCN的冬前侵染在山东省不同地区的发生存在差异,在菏泽、聊城和德州CCN的冬前侵染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2017年02期 v.34;No.125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纪婧嫄;赵洪海;
为探讨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CCN)在山东省麦田的寒冬前孵出和侵染情况,于2014和2015年12月份在山东省部分地区分别对48和65个CCN病田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014和2015年在部分病田CCN有2龄幼虫(J_2)孵出,孵出病田率分别为75.0%和93.8%。2014年在菏泽、德州、聊城和泰安部分病田有CCN J_2对小麦根系的侵入以及少量白色雌虫的产生,各地累计J_2侵入和雌虫形成的病田率分别为18.8%和10.4%。2015年在菏泽、聊城和青岛部分病田有CCN J_2对小麦根系的侵入、3龄幼虫(J_3)和4龄幼虫(J_4)的发育以及少量白色雌虫的产生,各地累计J_2侵入、J_3+J_4发育和雌虫形成的病田率分别为7.7%、7.7%和1.5%。CCN的冬前侵染在山东省不同地区的发生存在差异,在菏泽、聊城和德州CCN的冬前侵染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2017年02期 v.34;No.125 121-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钱恒伟;迟梦宇;赵颖;黄金光;
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c1)是Rho族蛋白主要成员,在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的侵染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目的是采用结构生物学的方法进一步探究Rac1结构与功能以及与其他蛋白互作的机制,进一步阐释其致病机制。试验以稻瘟菌的cDNA为模板,根据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基因(MoRac1)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了MoRac1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HAT2-Rac1,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与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HAT2-Rac1在BL21(DE3)中表达,大小为25kD。通过亲和层析、离子交换与分子筛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该蛋白的表达与纯化对其结构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7年02期 v.34;No.125 126-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钱恒伟;迟梦宇;赵颖;黄金光;
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c1)是Rho族蛋白主要成员,在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的侵染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目的是采用结构生物学的方法进一步探究Rac1结构与功能以及与其他蛋白互作的机制,进一步阐释其致病机制。试验以稻瘟菌的cDNA为模板,根据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基因(MoRac1)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了MoRac1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HAT2-Rac1,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与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HAT2-Rac1在BL21(DE3)中表达,大小为25kD。通过亲和层析、离子交换与分子筛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该蛋白的表达与纯化对其结构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7年02期 v.34;No.125 126-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钱恒伟;迟梦宇;赵颖;黄金光;
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c1)是Rho族蛋白主要成员,在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的侵染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目的是采用结构生物学的方法进一步探究Rac1结构与功能以及与其他蛋白互作的机制,进一步阐释其致病机制。试验以稻瘟菌的cDNA为模板,根据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基因(MoRac1)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了MoRac1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HAT2-Rac1,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与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HAT2-Rac1在BL21(DE3)中表达,大小为25kD。通过亲和层析、离子交换与分子筛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该蛋白的表达与纯化对其结构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7年02期 v.34;No.125 126-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爱华;伊铖铖;姜国勇;邹积华;崔从光;
海带孢子体的培育是海带育种育苗技术中的关键步骤,通过转基因技术与海带孢子体育苗相结合来实施有目的的海带品种改良是一项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本研究利用基因枪法将抗除草剂Bar(bialaphos resistance)基因转入海带雌配子体中,再将转化获得的雌配子体细胞与雄配子体细胞进行杂交,获得了含有抗除草剂基因的海带孢子体幼苗,为海带的转基因技术条件下的育种应用开拓了新的途径。经PCR扩增证明,利用基因枪法转化海带雌配子体细胞,Bar基因已整合到海带配子体细胞的核基因组中,目标基因的转化率可达16.7%。雌配子体的转化体细胞与雄配子体细胞在15℃下共培养10天,就会有大量的合子形成,共培养20天以后许多合子形成孢子体,大约80%左右的合子细胞发育成孢子体,到了30天就会有肉眼可见的2mm左右的孢子体幼苗。
2017年02期 v.34;No.125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爱华;伊铖铖;姜国勇;邹积华;崔从光;
海带孢子体的培育是海带育种育苗技术中的关键步骤,通过转基因技术与海带孢子体育苗相结合来实施有目的的海带品种改良是一项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本研究利用基因枪法将抗除草剂Bar(bialaphos resistance)基因转入海带雌配子体中,再将转化获得的雌配子体细胞与雄配子体细胞进行杂交,获得了含有抗除草剂基因的海带孢子体幼苗,为海带的转基因技术条件下的育种应用开拓了新的途径。经PCR扩增证明,利用基因枪法转化海带雌配子体细胞,Bar基因已整合到海带配子体细胞的核基因组中,目标基因的转化率可达16.7%。雌配子体的转化体细胞与雄配子体细胞在15℃下共培养10天,就会有大量的合子形成,共培养20天以后许多合子形成孢子体,大约80%左右的合子细胞发育成孢子体,到了30天就会有肉眼可见的2mm左右的孢子体幼苗。
2017年02期 v.34;No.125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爱华;伊铖铖;姜国勇;邹积华;崔从光;
海带孢子体的培育是海带育种育苗技术中的关键步骤,通过转基因技术与海带孢子体育苗相结合来实施有目的的海带品种改良是一项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本研究利用基因枪法将抗除草剂Bar(bialaphos resistance)基因转入海带雌配子体中,再将转化获得的雌配子体细胞与雄配子体细胞进行杂交,获得了含有抗除草剂基因的海带孢子体幼苗,为海带的转基因技术条件下的育种应用开拓了新的途径。经PCR扩增证明,利用基因枪法转化海带雌配子体细胞,Bar基因已整合到海带配子体细胞的核基因组中,目标基因的转化率可达16.7%。雌配子体的转化体细胞与雄配子体细胞在15℃下共培养10天,就会有大量的合子形成,共培养20天以后许多合子形成孢子体,大约80%左右的合子细胞发育成孢子体,到了30天就会有肉眼可见的2mm左右的孢子体幼苗。
2017年02期 v.34;No.125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红光;刘志深;倪志伟;林鲁成;杨然兵;
针对我国黄淮海地区马铃薯种植模式特点和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两垄四行马铃薯播种机。该机主要由机架总成、整地装置、地轮动力驱动装置、施肥装置、排种装置、覆膜装置、开沟器等组成,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起垄和覆膜等作业。通过对关键零部件的研究分析,确定了其相关结构和工作参数。样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性能稳定、作业效果较好,种薯间距合格指数为95.0%,重种指数为2.7%,漏种指数为2.3%,种植深度合格率为91.1%,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6.5%,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5.2%,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马铃薯播种相关要求。
2017年02期 v.34;No.125 137-140+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红光;刘志深;倪志伟;林鲁成;杨然兵;
针对我国黄淮海地区马铃薯种植模式特点和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两垄四行马铃薯播种机。该机主要由机架总成、整地装置、地轮动力驱动装置、施肥装置、排种装置、覆膜装置、开沟器等组成,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起垄和覆膜等作业。通过对关键零部件的研究分析,确定了其相关结构和工作参数。样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性能稳定、作业效果较好,种薯间距合格指数为95.0%,重种指数为2.7%,漏种指数为2.3%,种植深度合格率为91.1%,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6.5%,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5.2%,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马铃薯播种相关要求。
2017年02期 v.34;No.125 137-140+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杨红光;刘志深;倪志伟;林鲁成;杨然兵;
针对我国黄淮海地区马铃薯种植模式特点和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两垄四行马铃薯播种机。该机主要由机架总成、整地装置、地轮动力驱动装置、施肥装置、排种装置、覆膜装置、开沟器等组成,可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起垄和覆膜等作业。通过对关键零部件的研究分析,确定了其相关结构和工作参数。样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性能稳定、作业效果较好,种薯间距合格指数为95.0%,重种指数为2.7%,漏种指数为2.3%,种植深度合格率为91.1%,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6.5%,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5.2%,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马铃薯播种相关要求。
2017年02期 v.34;No.125 137-140+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张信杰;张皓;肖文生;崔俊国;张啸;张鹏;
电机优化设计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电机工作效率,降低电机齿槽转矩。油田用潜油电机工作空间狭窄、散热环境恶劣,电机损耗产生的热量若不能及时散发,将对电机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以114系列闭口槽12极36槽油田用低速潜油永磁同步电机为载体,对电机进行电磁参数的优化设计:首先提出影响潜油永磁同步电机损耗和齿槽转矩的电磁结构参数,并根据初始条件确定各参数的初始值以及取值范围;其次构建径向基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并进行拟合分析;最后通过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让损耗较小,齿槽转矩较低的满意解。
2017年02期 v.34;No.125 14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信杰;张皓;肖文生;崔俊国;张啸;张鹏;
电机优化设计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电机工作效率,降低电机齿槽转矩。油田用潜油电机工作空间狭窄、散热环境恶劣,电机损耗产生的热量若不能及时散发,将对电机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以114系列闭口槽12极36槽油田用低速潜油永磁同步电机为载体,对电机进行电磁参数的优化设计:首先提出影响潜油永磁同步电机损耗和齿槽转矩的电磁结构参数,并根据初始条件确定各参数的初始值以及取值范围;其次构建径向基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并进行拟合分析;最后通过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让损耗较小,齿槽转矩较低的满意解。
2017年02期 v.34;No.125 14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信杰;张皓;肖文生;崔俊国;张啸;张鹏;
电机优化设计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电机工作效率,降低电机齿槽转矩。油田用潜油电机工作空间狭窄、散热环境恶劣,电机损耗产生的热量若不能及时散发,将对电机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以114系列闭口槽12极36槽油田用低速潜油永磁同步电机为载体,对电机进行电磁参数的优化设计:首先提出影响潜油永磁同步电机损耗和齿槽转矩的电磁结构参数,并根据初始条件确定各参数的初始值以及取值范围;其次构建径向基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并进行拟合分析;最后通过多目标优化方法得到让损耗较小,齿槽转矩较低的满意解。
2017年02期 v.34;No.125 14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燕亚民;王双;
为保证烟草实时移栽,提高移栽质量,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移栽成本,实现烟草移栽机械化、规模化,设计了一种导苗管式烟草移栽机。整机主要由悬挂架、地轮、仿形装置、投苗装置、导苗管、送苗装置、覆土压实轮、开沟器、动力传动链等组成。采用转盘式投苗机构把烟苗投入导苗管;采用曲柄摇杆机构、摆杆机构的可靠协调配合,把烟苗推入开沟器开好的沟中;曲柄摇杆机构摆动时把浇水阀门打开,实现移栽、浇水的同步;推入沟中的烟苗由覆土压实轮完成覆土和挤压;通过改变向投苗机构、送苗机构输送动力的链轮齿数实现株距的调整。该机具由拖拉机牵引,作业时地轮的转动经链传动、齿轮传动驱动转盘式投苗装置、曲柄摇杆机构、摆杆机构动作完成烟苗的移栽。该机具可完成移栽株距(500~650mm)、移栽深度(80~120mm)、灌水量(300~500mL)可调以及效率高的目标,同时具有结构合理紧凑、维护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
2017年02期 v.34;No.125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7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燕亚民;王双;
为保证烟草实时移栽,提高移栽质量,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移栽成本,实现烟草移栽机械化、规模化,设计了一种导苗管式烟草移栽机。整机主要由悬挂架、地轮、仿形装置、投苗装置、导苗管、送苗装置、覆土压实轮、开沟器、动力传动链等组成。采用转盘式投苗机构把烟苗投入导苗管;采用曲柄摇杆机构、摆杆机构的可靠协调配合,把烟苗推入开沟器开好的沟中;曲柄摇杆机构摆动时把浇水阀门打开,实现移栽、浇水的同步;推入沟中的烟苗由覆土压实轮完成覆土和挤压;通过改变向投苗机构、送苗机构输送动力的链轮齿数实现株距的调整。该机具由拖拉机牵引,作业时地轮的转动经链传动、齿轮传动驱动转盘式投苗装置、曲柄摇杆机构、摆杆机构动作完成烟苗的移栽。该机具可完成移栽株距(500~650mm)、移栽深度(80~120mm)、灌水量(300~500mL)可调以及效率高的目标,同时具有结构合理紧凑、维护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
2017年02期 v.34;No.125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7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燕亚民;王双;
为保证烟草实时移栽,提高移栽质量,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移栽成本,实现烟草移栽机械化、规模化,设计了一种导苗管式烟草移栽机。整机主要由悬挂架、地轮、仿形装置、投苗装置、导苗管、送苗装置、覆土压实轮、开沟器、动力传动链等组成。采用转盘式投苗机构把烟苗投入导苗管;采用曲柄摇杆机构、摆杆机构的可靠协调配合,把烟苗推入开沟器开好的沟中;曲柄摇杆机构摆动时把浇水阀门打开,实现移栽、浇水的同步;推入沟中的烟苗由覆土压实轮完成覆土和挤压;通过改变向投苗机构、送苗机构输送动力的链轮齿数实现株距的调整。该机具由拖拉机牵引,作业时地轮的转动经链传动、齿轮传动驱动转盘式投苗装置、曲柄摇杆机构、摆杆机构动作完成烟苗的移栽。该机具可完成移栽株距(500~650mm)、移栽深度(80~120mm)、灌水量(300~500mL)可调以及效率高的目标,同时具有结构合理紧凑、维护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
2017年02期 v.34;No.125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下载次数:7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黄国富;
软件定义网络(SDN)是一种新型网络架构,通过分离控制平面和数据转发平面,对二者进行解耦的同时实现对网络的集中管理和灵活控制。随着传统校园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封闭的网络设备内置了过多的复杂协议,增加了管理员定制和优化网络的难度。同时,校园网内网络流量快速增长,各种新型服务不断出现,传统层次架构网络管理的工作量和运维成本在不断上升。为此,提出基于SDN的新型校园网络架构方案,Openflow交换机作为网络节点,Opendaylight作为控制器,结合改进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对校园网中数据包转发路径进行优化,以减小端到端间的延时,满足多变的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文中利用Opendaylight控制器和Mininet网络仿真工具建立校园SDN网络模型,并通过实验仿真和数据分析来验证文中所提路径优化策略的有效性,为下一步校园网大规模设计部署SDN网络提供有力的参考。
2017年02期 v.34;No.125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国富;
软件定义网络(SDN)是一种新型网络架构,通过分离控制平面和数据转发平面,对二者进行解耦的同时实现对网络的集中管理和灵活控制。随着传统校园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封闭的网络设备内置了过多的复杂协议,增加了管理员定制和优化网络的难度。同时,校园网内网络流量快速增长,各种新型服务不断出现,传统层次架构网络管理的工作量和运维成本在不断上升。为此,提出基于SDN的新型校园网络架构方案,Openflow交换机作为网络节点,Opendaylight作为控制器,结合改进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对校园网中数据包转发路径进行优化,以减小端到端间的延时,满足多变的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文中利用Opendaylight控制器和Mininet网络仿真工具建立校园SDN网络模型,并通过实验仿真和数据分析来验证文中所提路径优化策略的有效性,为下一步校园网大规模设计部署SDN网络提供有力的参考。
2017年02期 v.34;No.125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国富;
软件定义网络(SDN)是一种新型网络架构,通过分离控制平面和数据转发平面,对二者进行解耦的同时实现对网络的集中管理和灵活控制。随着传统校园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封闭的网络设备内置了过多的复杂协议,增加了管理员定制和优化网络的难度。同时,校园网内网络流量快速增长,各种新型服务不断出现,传统层次架构网络管理的工作量和运维成本在不断上升。为此,提出基于SDN的新型校园网络架构方案,Openflow交换机作为网络节点,Opendaylight作为控制器,结合改进的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对校园网中数据包转发路径进行优化,以减小端到端间的延时,满足多变的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文中利用Opendaylight控制器和Mininet网络仿真工具建立校园SDN网络模型,并通过实验仿真和数据分析来验证文中所提路径优化策略的有效性,为下一步校园网大规模设计部署SDN网络提供有力的参考。
2017年02期 v.34;No.125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