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园艺·植保

  •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软枣猕猴桃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陈家琦;胡丽诗;李方杰;刘莉娟;李艳华;杨绍兰;原永兵;程晨霞;徐晓召;

    为解决软枣猕猴桃(Actinidia arguta)果实采后快速软化、不耐贮运问题,比较了6个不同品种软枣猕猴桃果实外观及食用品质,发现‘龙成二号’果形美观,商品性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为进一步延长‘龙成二号’果实的贮藏时间,对其进行1.0μL·L~(-1)的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1-MCP)熏蒸处理,通过测定贮藏期间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呼吸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及香气成分变化,探究1-MCP处理对软枣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降低了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速率,延缓呼吸高峰出现时间和果实成熟,与对照相比,经1-MCP处理的果实可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MCP处理可延缓软枣猕猴桃果实香气挥发。综上所述,1-MCP处理可以延缓软枣猕猴桃果实硬度下降速度,降低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速率峰值,从而达到保鲜的效果,延长贮藏期。研究结果将为软枣猕猴桃的采后保鲜提供科学的技术方案,对减少果实采后损失、提升产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3期 v.42;No.158 157-162+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9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秋月梨’品质分析与适宜栽培区域筛选

    孙秀文;朱彦林;杨英杰;刘建龙;李鼎立;

    ‘秋月梨’原产日本,近年来在我国种植面积急剧增加。为评价‘秋月梨’产业价值,对发展面积较大的山东省、河南省和河北省16个产地的‘秋月梨’进行了品质评价和营养分析。结果表明:山东乳山市的‘秋月梨’粘性、胶着性、咀嚼性优于其他产地;山东昌邑市的‘秋月梨’内聚性、弹性优于其他产地;河南西华县的‘秋月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7.2%±0.8%;河北威县的‘秋月梨’木质素含量最高,为5.46%±0.83%;各产地‘秋月梨’品质和营养均表现较好,适合规模化种植。同时,研究以优势产地为参考,以温度为限制因子筛选了‘秋月梨’的适宜栽培区域,分析表明,适合‘秋月梨’栽培的冬季极端低温为-23.0℃,冬季平均温度最高为8.9℃,夏季极端高温为43.0℃,夏季平均温度最低为24.9℃。‘秋月梨’适宜栽培区域包括我国的山东省、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等中部省份。研究结果为‘秋月梨’在我国不同生态区的优质化生产提供参考。

    2025年03期 v.42;No.158 163-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土壤太阳能消毒对设施瓜类蔬菜根结线虫病的长期控制效果

    张紫琪;蔡昕悦;宋雯雯;史倩倩;梁晨;赵洪海;

    为了评价土壤太阳能消毒(soil solarization, SS)处理对由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引起的设施瓜类蔬菜根结线虫病的控制效果,在2021和2022年进行田间小区试验,采用根结指数作为防效评价标准。结果发现,2021年覆膜22 d(未淹水暴露)的SS (2021SS),仅在第1个生长季的前期对根结线虫病有较高的相对防效(63.4%),SS与微生物发酵菌液结合可提升和延长防效。2022年淹水暴露且覆膜32 d的SS (SS32D),前3个生长季对瓜类根结线虫病的季内平均相对防效依次为99.0%、80.4%和64.8%,均明显优于噻唑膦,第四生长季与噻唑膦效果相当;SS32D在4个生长季的后期防效均明显高于2021SS处理生长季的后期防效,表现出对土壤中根结线虫持续且很好的控制效果。2022年淹水暴露且覆膜16 d的SS (SS16D),在前2个生长季的季内平均相对防效依次为82.4%和61.3%,比噻唑膦的高或与之相当,季内平均和后期相对防效均比2021SS明显提高,对根结线虫具有一定持续且较好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土壤淹水暴露可大幅度提升SS对根结线虫的控制效果,SS与土壤淹水相结合可获得对根结线虫的长期有效控制。因此,规范覆膜和土壤高含水量保持的SS能够成为设施蔬菜根结线虫病绿色和可持续治理的核心技术措施。

    2025年03期 v.42;No.158 171-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山东省小麦赤霉病菌分离鉴定及其对戊唑醇抗药性检测

    李浩宇;翟福坤;杨超;赵彦翔;黄金光;

    为确定引起山东省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组成及病原菌对戊唑醇的抗药性差异,利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的方法对山东省16个地市小麦赤霉病菌分离鉴定,得到4株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4株亚洲镰刀菌(Fusarium asiaticum)、3株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在本采样地区内首次发现了小麦赤霉病菌中存在假禾谷镰刀菌,并鉴定了11株菌株的产毒化学型及交配型。结果表明:禾谷镰刀菌和假禾谷镰刀菌产毒化学型均为15-AcDON,亚洲镰刀菌产毒化学型为3-AcDON和NIV;禾谷镰刀菌跟亚洲镰刀菌同时携带2个相反的交配型MAT1和MAT2,而假禾谷镰刀菌只有MAT1或MAT2中的1种。生测结果表明:在戊唑醇为5μg/mL的鉴别剂量下,有3株菌株不能生长,其余8株均能生长,抗性菌株占比72.7%;戊唑醇对这11株菌株的最低抑制浓度为15μg/mL,11株菌株的EC_(50)范围为0.241~0.693μg/mL,平均为(0.452±0.161)μg/mL;11株菌株中有5株属于抗性菌株,6株属于敏感菌株。因此,在山东省小麦赤霉病的防治中应避免单一使用戊唑醇,以减少用药风险并延长药剂的使用寿命。

    2025年03期 v.42;No.158 179-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海洋科学与工程

  • 不同种群野生黄鳝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王腾;叶建勇;朱传坤;单金峰;王信海;

    对来自上海市崇明区、江苏省宿迁市、安徽省六安市和安徽省铜陵市的4个野生黄鳝种群生长性状和肌肉营养品质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黄鳝良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发现:4个野生黄鳝种群的体质量和肌肉质量差异明显,但体长和含肉率无显著差异;黄鳝肌肉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和水分质量分数分别为18.60%~20.04%、1.91%~2.29%、0.64%~0.72%和76.11%~78.21%;共检出氨基酸17种,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必需氨基酸指数为97.65~102.47,不同种群间赖氨酸、组氨酸和甘氨酸质量分数差异显著;共检出脂肪酸17种,其中不饱和脂肪酸12种,不同种群间脂肪酸组成结构差异明显;检测的5种常量元素(Na、K、P、Ca、Mg)和5种微量元素(Zn、Mn、Fe、Cu、Se)中,Mg、Fe和Se的质量分数在不同种群间差异显著。研究表明,4个野生黄鳝种群中,崇明种群的野生黄鳝在生长潜力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方面有一定优势,铜陵种群、六安种群、宿迁种群的野生黄鳝则分别在肌肉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含量方面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2025年03期 v.42;No.158 189-196+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4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环保型工船养殖舱涂料对大黄鱼肾脏的影响

    许炫;宋华玉;吴会才;张璐;张晓旭;陈崇慧;

    深远海工船养殖是一种新兴的养殖方式,发展工船养殖对拓展我国深远海养殖空间、带动渔业产业升级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探究工船养殖舱所使用的环保型涂料对养殖鱼类的影响,可以为工船涂料的科学使用及我国深远海工船养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为研究对象,根据工船养殖舱内壁涂料与养殖水体体积之比(料水比,c),设置料水比分别为1c、10c、20c、40c、80c的5个处理,以不含涂料的海水为对照,在浸泡大黄鱼12、24、48、72、96 h时,对大黄鱼肾脏组织进行采样,测定肾脏组织的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通过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肾脏组织变化,并检测参与细胞凋亡及免疫响应过程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c组的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80c组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分别与对照、1c处理相比,80c处理对肾脏组织造成的病理变化更明显,形成更多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现象;80c组中,参与抗氧化、细胞凋亡及免疫响应过程的相关基因显著差异表达,其中gpx7基因表达显著上调,ccr6、cxcl12和ccl20基因表达显著下调,且与1c组相比,基因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为工船养殖舱涂料的科学使用以及海水鱼类养殖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3期 v.42;No.158 197-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常见畜禽骨汤熬制和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郭婉华;田宁宁;纪忠妍;刘亮;孙庆杰;董绪燕;

    骨汤骨肽作为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生物活性的物质,正逐渐成为健康与食品领域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常压熬煮、高压熬煮、复合熬煮等骨汤熬制方法,总结了猪骨汤、鸡骨汤、牛骨汤、羊骨汤的主要风味成分以及骨汤调味料(高汤、清汤)、汤块、养生汤和骨肽等产品的应用,为畜禽骨汤的工业化生产和高值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食品工业的实际生产和技术应用提供了关键指引。

    2025年03期 v.42;No.158 207-2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具有潜在美白和抗光老化功能的燕窝活性肽酶解工艺优化

    易海丽;郭训卿;秦敏;陈芊汝;朴美子;陈铁军;张璐;

    通过酶法制备具有潜在美白及抗光老化功能的燕窝活性肽,分别以酪氨酸酶抑制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水解度、可溶性多肽含量及多肽相对分子量分布为评价指标,从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中筛选出最佳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研究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量、料液比、酶解时间分别对酪氨酸酶抑制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并利用正交法对制备燕窝肽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酶解获得具有潜在美白活性肽的最佳酶解工艺为:酶添加量为3 500 U/g,酶解时间为6 h,料液比为1∶40,最佳条件下获得的酶解产物酪氨酸酶抑制率为55.78%;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燕窝肽的最佳酶解工艺为:酶添加量为3 500 U/g,料液比1∶50,酶解时间4 h,最佳条件下得到酶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19.86%。

    2025年03期 v.42;No.158 213-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工程技术

  • 面向果树机械疏花的图像识别分析与试验

    迟俊康;张倩;李胜多;胡彩旗;韩业超;刘栋宇;邓鹏;

    为改进传统果园疏花机械,在疏花机中增加了图像识别功能,对采集的果树图像进行RGB色彩模式预处理,提高花朵部分像素相对亮度,减少图像噪点数量。采用YOLOv5s模型对预处理图像进行学习,将图像部分裁剪并重新进行单元化矩阵卷积,以优化模型。试制果园疏花机试验平台并在苹果果园中进行测试,花朵识别率为73%,花朵覆盖率为90%,满足果树机械疏花工作要求。

    2025年03期 v.42;No.158 22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1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YOLOv10网络的玉米施药机器人导航线提取算法

    侯鹏标;

    针对玉米施药机器人在复杂农田环境中作物导航线提取效果不佳和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10网络的导航线提取算法:以玉米植株核心为识别对象,在YOLOv10的部分自注意力(PSA)机制中引入高效多尺度注意(EMA)模块,提出改进的网络模型——EMAPSA-YOLOv10,用以提升对玉米植株核心的检测精度;根据植株上部、中部、下部3个点坐标提取玉米作物的特征点,结合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算法拟合作物行线。测试结果显示:与YOLOv7、YOLOv8s、YOLOv10等网络模型相比,EMAPSA-YOLOv10能有效提取玉米植株核心,平均精度、调和平均值分别升至92.7%、92.6%,作物行线拟合精准度达95.27%。说明该算法能满足玉米施药机器人在复杂农田中的导航需求。

    2025年03期 v.42;No.158 227-2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