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园艺·植保

  • 基于SSR标记的梨砧木分子身份证构建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于心怡;高雅楠;杨英杰;刘建龙;马春晖;崔振华;李鼎立;

    我国梨砧木遗传多样性丰富,进行砧木分子身份证构建意义重大。为了丰富梨砧木分子身份信息,筛选了17对多态性好的SSR引物,并对30份梨砧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了梨砧木的分子身份证体系。结果表明:17对SSR引物共检测到等位基因130个,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在5~23之间,平均为15个;共检测到基因型329个,每对引物检测到的基因型数在5~25之间,平均为19个,表明筛选获得的引物具有较高的鉴别力。筛选的17对SSR引物多态信息含量(PIC)差异较大,变异幅度在0.482~0.935之间,平均为0.847。对SSR扩增得到的基因片段大小进行赋值并组合,建立了30份梨砧木资源的分子身份证。最后基于SSR引物的梨砧木遗传多样性分析证明了筛选引物的合理性。研究结果为梨砧木识别、鉴定、保存提供了参考。

    2025年02期 v.42;No.157 7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培养皿的农杆菌侵染苜蓿根系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刘瑾萍;石胜华;冀超;孔祥久;张园园;宋亚军;赵君;

    为了后续观察细菌对苜蓿根系的侵染过程以及研究细菌和寄主的互作机制,以农杆菌(Agrobacterium)和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为研究对象,通过不断优化,建立了基于培养皿的农杆菌侵染苜蓿根系的体系,并利用不同侵染方法比较带有GFP标记的农杆菌菌株LBA4404(pB066-GFP)对苜蓿不同品种根系的侵染率。结果表明:无论根系表面是否进行消毒处理,在pB066-GFP接种后的不同时间点,在苜蓿品种‘WL319HQ’根系中均能发现农杆菌的存在,说明农杆菌可在‘WL319HQ’根系中高效定殖;比较不同接种方法(未剪根蘸根法和剪根蘸根法)对农杆菌在苜蓿根系中定殖数量的影响,发现剪根蘸根法能促使pB066-GFP在苜蓿根系中较好定殖,且随着接种后时间推移,根系中定殖菌落数量不断增加,从0~21 d呈现上升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pB066-GFP不仅能定殖在苜蓿根系表面,还能进入根系维管束并向上扩展蔓延至地上部组织。因此,基于培养皿的剪根蘸根法为研究细菌对苜蓿根系的侵染提供了重要实验基础。

    2025年02期 v.42;No.157 86-92+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生命科学

  • 山东省野生罗布麻表型与金丝桃苷含量关联性分析

    马文静;仝伯强;刘丹;王海龙;赵立波;辛华;

    罗布麻为传统中药,以干燥叶入药,主要活性成分为金丝桃苷。为比较不同产地野生罗布麻叶的品质,对山东沿海地区的野生罗布麻资源进行了调查,对叶中的金丝桃苷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探讨了金丝桃苷含量与各种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野生罗布麻常与芦苇、白茅、碱蓬等盐生植物伴生;在采集的20份罗布麻中,15份为直立型,4份为半直立型,1份为平卧型;不同地区的金丝桃苷含量在0.10%~1.75%之间,潍坊、威海、烟台、青岛等地的金丝桃苷含量相对较高。将罗布麻株高、叶长、叶宽、果实长、果实宽、种长、种宽和种子百粒重等8个性状与叶片中金丝桃苷含量进行多样性分析,发现罗布麻各指标的变异系数在16.19%~56.76%之间,其中种长的变异系数最小,金丝桃苷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表明,罗布麻的叶长与叶中金丝桃苷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将为评价这些地区的野生罗布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2期 v.42;No.157 93-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2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 新生比格犬实质器官的组织结构特点

    矫林燕;李方正;范修成;黄玉风;

    本实验旨在研究新生比格犬五种实质器官(肝、肾、肺、脾与胸腺)的组织结构。采集新生比格犬的各实质器官样品,常规石蜡制片,进行H&E染色与Masson三色染色,并观察。结果表明,新生比格犬肝小叶无明显分界,中央静脉与门管区明显,肝细胞索不规则,门管区较小。肾脏皮、髓质易于区分,髓放线与皮质迷路明显,可见从皮质浅层向深层逐渐发育的各阶段的肾小体。肺内可见小支气管至呼吸性细支气管的各级结构基本发育完善,但肺泡还处于进一步发育中。脾脏白髓仅观察到中央动脉及较薄的动脉周围淋巴鞘(PALS),无脾小结形成;红髓内脾索脾窦不易区分,边缘区尚未清晰界定。胸腺小叶及其皮髓质分界明显,髓质内有胸腺小体。综上所述:新生比格犬肺脏、肝脏与脾脏处于进一步的发育中,肾脏还处于一定的组织发生过程中,而胸腺已基本发育完全。

    2025年02期 v.42;No.157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9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水源地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监测

    吴洪潘;江晓珩;戚英杰;葛炎;阿依江·叶尔肯;初红军;

    有蹄类野生动物是荒漠、半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物种,其种群数量对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外对同域分布的荒漠有蹄类野生动物活动规律的研究鲜有报道。2016年4月至10月,在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的12处水源地布设了41台红外相机,对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蒙古野驴(Equus hemionus)、盘羊(Ovis ammon)和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进行调查监测。结果显示:1.在7 143个相机工作日拍摄到有蹄类动物的有效照片46 662张,独立照片4 257张。其中,蒙古野驴照片最多,鹅喉羚、盘羊次之,普氏野马最少。2.四种有蹄类动物日活动节律不一致,相对丰富度(RAI)和夜间相对丰富度(NRAI)也不同。鹅喉羚、蒙古野驴的夜间相对丰富度高,夜间活动性强,盘羊的昼行性相对不明显。而普氏野马的昼间活动相对较强,黄昏时段达到活动高峰。有蹄类动物在水源地的活动差异与体型大小、日活动节律、昼夜活动习性、水份的消耗有关。

    2025年02期 v.42;No.157 107-11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6—2023年烟台市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

    王晓玲;李璐君;李明祯;田召芳;

    为了提高烟台市兽医系统实验室监测预警能力,统计了2016年到2023年烟台市兽医系统实验室参加省级组织的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通报结果。显示:2016年、2020—2023年实验室结果全部正确,年份间实验室符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7.42,P=0.015),样品符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29.15,P=0.000 14);病原学检测项目实验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χ~2=2.927,P=0.403),样品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χ~2=5.22,P=0.156);血清学检测项目实验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χ~2=9.992,P=0.125),样品符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4.598,P=0.024);实验室间实验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0.452,P=0.490),样品符合率无统计学差异(χ~2=16.775,P=0.115)。建议烟台市兽医实验室继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保障检测人员的稳定,加大培训力度。

    2025年02期 v.42;No.157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资源与环境

  • 镁改性花生壳、水稻秸秆生物炭对磷素的吸附-解吸特征

    李振山;黄瑞寅;张猛;杨天乐;丁效东;王军;

    以花生壳和水稻秸秆为原料,使用氯化镁改性,制备并研究4种生物炭(花生壳生物炭,PSB;水稻秸秆生物炭,RSB;镁改性花生壳生物炭,Mg-PSB;镁改性水稻秸秆生物炭,Mg-RSB)对水体中磷素的吸附-解吸特征,分析原料及改性处理对生物炭吸附-解吸磷素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Mg-PSB表面较粗糙且凹凸不平,孔道分布相对无序,而Mg-RSB骨架间存在不规则凹槽;Mg-PSB的磷素平衡吸附量是PSB的1.9倍,Mg-RSB的磷素平衡吸附量是RSB的2.5倍;朗缪尔方程(Langmuir equation)和弗罗因德利希方程(Freundlich equation)均能较好地描述4种生物炭对磷素的吸附等温过程,其中RSB和PSB对磷素的吸附以单层吸附为主,而Mg-RSB和Mg-PSB对磷素的吸附同时存在单层吸附和多层吸附;PSB和RSB的磷素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7.0和18.3 mg/g,而Mg-PSB和Mg-RSB的磷素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4.1和28.1 mg/g,分别是改性前的1.6和1.5倍;4种生物炭的磷素平衡吸附量由大到小顺序为Mg-PSB、Mg-RSB、PSB、RSB。综上所述,花生壳生物炭吸附磷素的能力优于水稻秸秆生物炭,镁改性花生壳生物炭对磷素的吸附效果最佳。

    2025年02期 v.42;No.157 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8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海洋科学与工程

  • 一株溶藻弧菌噬菌体的筛选及生物学特性

    丁倩;杨超;周圣凯;陈师勇;王文琪;

    溶藻弧菌是导致人和水生生物弧菌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对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为防治溶藻弧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对环境样品进行检测,并从海水中分离出1株溶藻弧菌噬菌体CZ-X1。结果发现:CZ-X1属于长尾噬菌体科,最适pH为7,最适生长温度为30℃,可耐受50℃加热处理;CZ-X1的最佳感染复数为1×10~0,潜伏期约40 min,裂解期约50 min,裂解量为97;CZ-X1对溶藻弧菌具有特异性的裂解能力,能有效抑制液体培养基中溶藻弧菌的生长。为生产溶藻弧菌噬菌体制剂和绿色防控水生动物疾病奠定了基础。

    2025年02期 v.42;No.157 126-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基于离子液体功能化Fe3O4比色传感器用于多菌灵的快速检测

    谷思恬;吴洁;许刘润姿;刘倩文;杨庆利;侯秀丹;

    构建一种基于AuPt改性的Fe_3O_4磁性纳米酶比色传感器,用于多菌灵的可视化、快速、灵敏检测。采用不锈钢网作为比色生物传感器基底,并将适配体附着在SSM表面。通过离子液体的交联,将AuPt纳米颗粒沉积在Fe_3O_4材料表面,获得了具有高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磁性纳米酶。通过多菌灵和cDNA与适配体的竞争作用,分离AuPt@IL@Fe_3O_4信号探针,催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过氧化氢体系,肉眼观察颜色,紫外分光光度计记录652 nm处的吸光度。通过米氏方程,计算得到AuPt@IL@Fe_3O_4纳米酶的最大反应速度(V_(max))为6.45×10~(-8) mol/(L·s),米氏常数(K_m)为0.36 mmol/L,在优化条件下,多菌灵在5~200 ng/mL范围内与652 nm处的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A=0.003 2C+0.003 1(r~2=0.998 3),检出限为2.40 ng/mL。以生姜和苹果为实际样品,测定加标样品中多菌灵的含量,加标样品的回收率分别为83.37%~100.32%和93.71%~102.29%。结果表明,构建的离子液体Fe_3O_4传感器对多菌灵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2025年02期 v.42;No.157 132-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酶法提取海木耳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张晶;殷倩钰;邵斌;王凤舞;

    本文以海木耳(Sarcodia montagneana)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进行复合酶法提取海木耳多糖。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多糖的酶解条件,并对所得多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酶法提取的最佳条件如下:酶添加量为3%、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配比为1.5∶1、料液比为1∶30、在40℃条件下酶解90 min,多糖得率为20.2%。抗氧化实验表明:海木耳多糖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能力,其EC_(50)值分别为(3.47±0.08) mg/mL,(3.21±0.21) mg/mL和(3.19±0.04) mg/mL。此外,海木耳多糖的还原力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2025年02期 v.42;No.157 13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工程技术

  •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气力集排式小麦种子分配器设计与试验

    郑海峰;何晓宁;张杰;侯亚秀;董彤彤;李绪;马振家;刘佳军;

    为解决现有气力集排式小麦种子分配器分种不均匀的问题,选用圆弧形顶盖设计,采用水平分种方式,设计一款新型气力集排式小麦种子分配器。以常用小麦品种‘济麦22’种子为研究对象,利用Solidworks软件构建小麦种子分配器的三维模型,并使用Flow Simulation软件对种子分配器分配腔体进行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分析;试制小麦种子分配器样机并进行台架试验,以顶盖圆弧半径、排种器转速、风机风压为试验因素,以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试验指标,设计正交试验并确定最佳参数。结果表明:顶盖圆弧半径为100 mm、排种器转速为40 r/min、风机风压为35 000 Pa时,总排量稳定性变异系数0.46%,行排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2.31%,带有圆弧形设计的分配器顶盖有助于提高分配器内分种流场的均匀性。

    2025年02期 v.42;No.157 145-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5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锥柱型孔窝眼轮式丹参排种器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姚文彬;陈明东;周建东;尚书旗;连政国;

    丹参传统种植方式为先撒播育苗再移栽,整个过程人工成本高。结合丹参种植农艺要求,设计了一种锥柱型孔窝眼轮式丹参排种器。基于种子的实测物理参数,使用EDEM软件构建排种器仿真模型;通过正交旋转试验,确定窝眼轮最优工作参数为锥柱型孔倾角63°,工作转速20 r/min,型孔数量18个;通过台架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在最优工作参数工况下的穴粒数合格率为90.02%,满足丹参穴播作业要求。可为丹参播种整机设计提供思路。

    2025年02期 v.42;No.157 151-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